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对具有较高专业外语水平的旅游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在培养学生专业外语能力时,采用双语教学模式,将专业和外语教育相结合,提高学生将英语在工作中的应用能力。本文在分析学生在英文导游现场考试中出现的问题的基础上,针对考试的要求提出了双语教学的课程及课程标准、旅游专业双语教学的方法及教材的开发。  相似文献   

2.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主要的旅游目的地国家之一,高质量的旅游服务需要旅游双语人才。我国大学旅游专业承担着培养旅游双语人才的重任,研究我国大学旅游专业双语教学和人才培养的现状以及社会和市场对旅游双语人才的需求度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重视旅游专业双语教学,充分利用双语人才会有效提高我国旅游业对入境游客服务的质量。  相似文献   

3.
刘莹 《继续教育研究》2014,(11):120-121
近年来,哈尔滨旅游业呈现出快速、持续发展的良好势头。伴随着"世界冰雪旅游名城"建设的不断发展,旅游英语人才将会出现大量需求。结合哈尔滨地域特色旅游发展需求,将旅游英语实践教学与哈尔滨旅游产业发展相结合,进行高职旅游英语有效课程改革,培养学生的专业语言能力及对地域文化的探索精神,鼓励学生用英语对地域文化进行正确解说和宣传的能力,从而激发学生对旅游产业的热爱和未来职业的规划。  相似文献   

4.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施双语教学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需要。通过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施双语教学的可行性分析,说明了双语教学是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培养人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施双语教学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需要。通过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施双语教学的可行性分析,说明了双语教学是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培养人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旅游业是我国第十二五规划中政府大力倡导发展的产业,它的发展能够带来积极的连动式效应。大学旅游专业双语课教学可培养跨文化交际的旅游管理和服务人才,我国旅游业发展需要1+2(即旅游专业加双语语言)模式的人才。我国旅游资源丰厚,世界闻名,为吸引更多的入境游客,做好入境游客的管理和合理化服务,双语管理和服务人才在行业管理和语言上具有优势。研究和推进我国大学旅游专业双语教学,培养社会需要的双语服务和管理人才,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探讨和完善旅游双语课教学的成果,总结旅游专业双语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7.
旅游专业开设双语教学是旅游产业国际化、教育国际化的需求,同时也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然而在双语教学实践过程中双语教师的匮乏、学生英语基础的薄弱以及双语教材的短缺使旅游专业双语教学的效果受到很大的影响。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引进编制简明实用的双语教材,完善双语教材建设,改革教学方法,循序渐进地推进双语教学是改善教学效果的良好手段。  相似文献   

8.
寿红霞 《考试周刊》2012,(28):96-97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国家对导游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能和快速发展的旅游业衔接,我们需要越来越多的拥有一定英语口头交际能力的导游人员。但目前培养导游人员的职校旅游专业学生英语口语能力较薄弱,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所以解决这一问题成为提高职校旅游专业教学质量的迫切之需。本文立足职校旅游专业学生的现状,从多方面分析了影响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因素,结合教学经验,通过改变课堂交际环境、教学模式,对英语口语教学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旅游酒店专业要面向市场和国际化的特点,明确了高职旅游酒店专业学生实施双语教学的意义。从师资、教材、学生英语水平几个方面对高职旅游酒店专业双语教学作了可行性分析,针对旅游酒店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岗位专业技能,进行了相应的课程设计,使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与服务规范得到统一。  相似文献   

10.
孙丽 《考试周刊》2009,(31):18-19
自从加入世贸组织,中国把国内旅游业推向了全世界,同时又把国人推向了国际旅游的行列。随着中国GDP的持续增长,国民已经具备了与国际旅游业接轨的能力。在这样的趋势下,原有高等职业学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已经不能满足中国旅游业的发展需要。本文分析了现有的高等职业学校旅游管理专业的英语教学实际,结合旅游业人才的发展趋势,探讨了这类专业推动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高职旅游专业由于其生源的特殊性而应创设独特的培养方式。本文在充分分析高职学生的特点和旅游业对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需求的基础上,探讨了适合于高职旅游专业学生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2.
高职旅游专业由于其生源的特殊性而应创设独特的培养方式.本文在充分分析高职学生的特点和旅游业对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需求的基础上,探讨了适合于高职旅游专业学生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旅游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在此背景下如何提高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从业能力,是高校在优化人才培养、深化教学改革过程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因此,高校要以旅游业的发展趋势为导向,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找准定位,通过优化专业教育提升学生的从业能力,使之具备从事旅游服务工作的人文素质,进而使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成长为旅游业发展留得住、用得上的人才。  相似文献   

14.
我国旅游大环境的飞速发展和旅游行业人才需求的变化,为旅游高校教育双语课程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和挑战,建设既符合高校专业建设又顺应社会需求的双语教学模式,是未来高校旅游教育的必然趋势。本文主要分析了目前我国旅游专业双语课程教学存在的四大问题,并提出了以学生为本,加强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开发校本教材体系来促进旅游专业双语课程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旅游业虽然受此次新冠病毒疫情影响巨大,然而从长远来看,中职旅游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机会并不会减少。可挑战与机遇同在,旅游专业毕业生一定要在专业能力素养方面表现优异,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为此,中职学校应当积极引入现代化学徒制模式,给学生提供充足的专业能力素养的提升机会。现以福建省龙岩华侨职业中专学校高星级酒店管理专业为例,重点指出现代学徒制模式的内涵及其优势,针对中职旅游专业能力素养的提升存在的和用人单位需求不符、和学生应用需求相背问题,提出具体应用时校企联合、方案制定等策略。  相似文献   

16.
徐丽平 《文教资料》2012,(11):145-146
中国旅游业的发展要求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教育要与社会接轨,与企业接轨,同时还要考虑到学生的知识需求、技能需求及学生的职业趋向的设定,因此旅游管理专业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专业。高校通过选择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方式,让学生走出校门之际就能直接进入职场参与工作,具有胜任工作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针对高职高专院校旅游专业教学的实际,探索了情景模拟双语教学法。情景模拟双语教学结合实地和虚拟体验,着力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素养。"河北旅游"课程运用情景模拟双语教学,能够增强现场导游讲解的真实感,动态把握学生对旅游专业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涉外导游能力。  相似文献   

18.
旅游管理学科开设双语教学和旅游业的涉外属性密切相关。广西毗邻东盟,在中国-东盟旅游合作中大有可为。分析广西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双语教学实施过程中在师资、教材和学生双语教学适应性上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这些问题应强化师资队伍,引进难易适中的国外原版教材,合理安排课程,创新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体系等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9.
孙鹏 《文教资料》2013,(18):177-178
旅游业是当今世界增长最快和最大的产业之一,中国作为世界旅游业大国的地位日益巩固。但是,我国旅游人才发展却远远滞后于产业规模和发展需求,成为旅游业进一步发展的桎梏。本文基于高校旅游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深入系统地分析了高校旅游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应对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高职旅游专业学生培养模式探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高职旅游教育由于其生源的特殊性而应创设独特的培养方式。在充分分析高职学生的特点和旅游业对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需求的基础上,探讨了适合于高职旅游专业学生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