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语文学科在学生思想培育方面有其明显的学科优势,语文老师一定要借助这个平台,加强孝亲敬老课程内容的开发,尤其现行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中"综合性学习"有《孝亲敬老,从我做起》这一专题,这给语文老师培养学生的孝亲敬老思想提供了抓手。教师可以立足学科内容,做好德育渗透,创新"孝亲敬老"主题活动,让学生设计海报,做好宣传实践活动,重视日常行为规范,培育"孝亲敬老"品德意识,发扬传统文化,落实"孝亲敬老"行动。  相似文献   

2.
孝亲思想是我国传统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思想主要保存在《论语》、《孝经》、《丰L记》等儒家经典著作当中。儒家尊亲重孝。“孝”不仅是指孝顺父母,还包括敬爱兄长,并且扩大到行孝于天下,爱天下之众人,达到儒家“仁”的境界。这些孝亲思想在S.5588残卷也普遍有所反映。佛教为赢得信徒与减少传教阻力积极调和儒释之争,主动吸纳儒家孝亲思想,再加上敦煌独特的地理位置,使这一地区的佛教俗文学中存在大量的孝亲思想,这对佛教的中国化进程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孝亲思想是我国传统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思想主要保存在《论语》、《孝经》、《丰L记》等儒家经典著作当中。儒家尊亲重孝。“孝”不仅是指孝顺父母,还包括敬爱兄长,并且扩大到行孝于天下,爱天下之众人,达到儒家“仁”的境界。这些孝亲思想在S.5588残卷也普遍有所反映。佛教为赢得信徒与减少传教阻力积极调和儒释之争,主动吸纳儒家孝亲思想,再加上敦煌独特的地理位置,使这一地区的佛教俗文学中存在大量的孝亲思想,这对佛教的中国化进程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孝"是家庭伦理道德的核心,"百善孝为先",千百年来,规范着人们的思想行为和社会人伦关系,推动着社会向前发展。而如今社会上出现孝亲观念淡化现象,导致大学生孝亲道德出现滑坡。对大学生强化孝亲品德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孝亲行为,增强社会责任意识,使其成为社会化的人,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5.
侯辉 《文教资料》2010,(1):117-119
“孝”是我国家庭伦理道德的核心,“百善孝为先”,《礼记》对儒家孝道思想有较多的论述,重温《礼记》所述的有关孝亲思想,对当今未成年独生子女的孝亲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6.
佛经中的孝亲观,具有张扬宇宙自然亲情,重视对母恩的报答,凸显自然心理的虔诚,通过善恶业报理论展开等特征。它包括子女之孝、弟子之敬、夫妇之爱、朋友之信、友爱众生等内容。佛经中的孝亲观从其传入始即开始了中国化的进程,它是佛教思想的重要内容,是伴随着佛教中国化、世俗化的过程而发展的。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经历了作为主流的儒学与作为一种外来思想文化的佛教的交涉。这种交涉是既反对、抵抗,又同情、接受,以至交渗互涵、趋于统一的过程。而“孝亲观”便是这一过程的矛盾集中点。以佛教传入中国的进程为背景,以儒家文化为参照,探讨佛教与儒家“孝亲观”问题,分别通过对二者“孝亲观”的纵向和横向的交叉分析,力图解读二者在“孝亲观”问题上求同存异之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8.
"敬老孝亲"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现如今,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国家大力弘扬"敬老孝亲"精神,加大对老年人的社会保障力度,鼓励国民善待老人、关爱老人、孝敬老人,让老年人老有所乐,乐有所享。但是,在现实社会中,部分群体的"敬老孝亲"意识淡薄,对老年人缺乏关爱,目无尊长、见危不救等现象频发。当然这里面也包括部分大学生,他们受社会、家庭、他人等不良环境的影响而偏离正确的价值轨道。因此,加强对大学生"敬老孝亲"观念的培养刻不容缓。本文主要从大学生敬老孝亲的现状、敬老孝亲文化对社会发展的意义以及培养大学生敬老孝亲观念的实践路径三方面展开论述,以期增强大学生敬老孝亲的观念。  相似文献   

9.
《唐律》是典型的中国封建社会的国家法律,在巩固君主专制的统治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通观全,可知孝治思想是其各项法令条的指导核心和根本依据,统治阶级利用手中的权力,将宗法家族内的孝亲伦理思想发展为国家政治领域的忠君思想,并且使之法典化。同此而来,以孝治天下借助了法律的强制力而得以推行开来。  相似文献   

10.
“孝”是传统儒家仁学思想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其顺乎人情的自然性特点使得孝道成为道德自觉和道德实践的普遍性要求,仍然是当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不可忽视的思想资源。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性质宗旨,从思想、情感、目标三个层面对儒家孝道进行现代转化,通过坚守为政以德的道德底线、胸怀人民至上的执政情怀、践行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立场,彰显着君子孝亲的主体底蕴,积极落实到治国理政的方略和制度设计当中。  相似文献   

11.
人的观念分为两种类型 :一种是纯粹的理论观念 ,另一种是实践观念。纯粹理论观念和实践观念是就普遍关系而言的。而本文所谓的实践—技术观念则是面对生产力的。实践—技术观念是指在生产实践之前根据科学理论以及人们的需要这双重尺度 ,将生产的目的、原理、过程、流程、结果等等以计划、设计、方案、规划、模型的形式在思想中建构而形成的观念。实践—技术观念是理论—科学观念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必要条件 ,是理论—科学观念向生产实践飞跃的中介环节  相似文献   

12.
论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理念与人才理念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实际出发,提出了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教育理念:确立三大办学理念--市场理念、产业理念、特色理念;确立三大人才理念--素质理念、创新理念、创业理念.  相似文献   

13.
走向目的型司法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司法观念的现代化则是司法现代化的先导,它要求摒弃工具型司法观,走向目的型司法观。工具型司法观从本质上否认了司法自身独立的价值追求,具有很大的现实危害性,它表现为维护封建皇权的工具、阶级斗争的工具、经济建设的工具等。目的型司法观就是“以人为本”的司法观,强调充分保障人的权利,这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理性要求。2004年宪法修正案为目的型司法观的构建奠定了宪政基础,但这一司法观的构建将是一个漫长而痛苦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大学理念决定着大学的发展方向,办学者要深刻认识到大学理念建设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大学校长应成为大学理念的职业研究者和实践者,引领大学理念的建设。大学内部的高教研究机构应以大学的改革和发展为主要研究对象,为大学理念建设提供理论基础并承担起信息咨询功能。正确处理好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之间的关系,为大学理念的建设提供检验的实践平台。呼唤全员认同和广泛参与,为大学理念的升华和实践提供群众基础。  相似文献   

15.
历代对朱熹的解读和评价主要是从哲学思想的角度着眼的。朱熹关于《诗经》的“淫诗”说可以说是他理学思想与文学思想的和谐与矛盾的一个统一。从此观点中挖掘出他所具有的睿智的文学思想的一隅 ,来揭开其理学宗师的光圈对其文学家身份的遮蔽 ,以便更完整地认识朱熹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巨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大学办学理念的历史嬗变及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大学发展远景与方向指导原则的办学理念,是构建大学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全面考察大学办学理念历史嬗变、共同特征、当代发展,可以确定当代中国大学办学理念五个方面的主要向度:特色理念、国际理念、多元理念、服务理念和人本理念。这五个方面的有机结合,构成了当代中国大学办学过程中的行动策略。  相似文献   

17.
针对易洪川先生《笔顺规范化问题研究》一文中提出的"强调‘一个汉字只有一种写字笔顺’,确实不大合时宜;对于有多种写字笔顺的汉字应该而且可以多开门"两个观点的论据逐一提出质疑和商榷。  相似文献   

18.
办学理念是人们追求的办学理想,是大学精神的重要内容。本在全面分折了办学理念及其内涵的基础上,结合云南师范大学的办学实践,论述了学校改革发展的定位、办学基本思想及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19.
《鲁迅思想三题》序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迅思想三题,指根柢在人是鲁迅思想的元点;立人是鲁迅思想的核心;一要生存———不是苟活,二要温饱———不是奢侈,三要发展——不是放纵及自他两利是鲁迅思想的纲要。以上三题,构成了鲁迅思想的要义与根本特质。  相似文献   

20.
办学理念的形成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本文从时代精神和社会需要、校长的办学理念、大学职能观三个方面来研究任职教育办学理念的成因,分析它们对任职教育办学理念的深刻影响。尤其在大学校长办学理论方面,本文从校长的教育目的观、教师观和教育理念进行分析,从而对任职教育办学理念的形成给予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