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北京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教育也很发达.魏、晋时期幽州私人讲学授业之风浓厚,当时幽州不仅有私学还有官学.  相似文献   

2.
张鹏 《北京档案》2010,(5):48-49
正北京是世界上著名的古都之一,古代称燕、蓟,又称幽州。从一个诸侯国都邑、北方重镇,到全国都城、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在这个漫长历史沧桑中,城市建设、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活生产都与水息息相关。古人在灌溉、航运、防洪、供水及皇家园林水环境等方面,都创造了伟大不朽的功绩,时至今日有的仍在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北京历史上的今天》是北京日报新闻版上的一个专栏。自1981年8月1日创办,基本上每日一篇,每篇四五百字,至今已刊登一千七百余期,成为本报具有北京风味、深受读者欢迎的一个专栏。北京是我们社会主义祖国的首都,又是举世闻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开辟《北京历史上的今天》专栏,就是企图从这座古城的取之不  相似文献   

4.
<正>这是一套给孩子的中国文化历史通识绘本,分为《北京》《西安》《南京》《杭州》四册,每册讲述一个城市的故事,从时间维度带孩子去了解中国历史名城,讲解重要历史时期的城市建设、经济特色、政治制度,还有推动历史的名人和普通人的生活状态。  相似文献   

5.
刘鹏 《北京档案》2008,(8):42-43
“先有潭柘,后有幽州”,这是北京人常说的一句话,可见潭柘寺历史的悠久。潭柘寺始建于晋代(265年-316年),原名嘉福寺,后改名龙泉寺、万寿寺、岫云寺等。因寺后有“龙潭”,山上有“柘树”,所以人们叫它潭柘寺。  相似文献   

6.
陈芳 《中国记者》2012,(10):56-57
二十年,三本书 中国记者:从《城记》到《采访本上的城市》再到《拾年》,这三本书之间是个什么样的逻辑? 王军:在北京分社工作的十多年,正赶上北京掀起了两次大规模的拆除.我在思考改造和保护之间的矛盾、这段历史及其背景,这些孕育了《城记》.  相似文献   

7.
浅谈档案与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浅谈档案与文化任振朝最近,北京市档案馆编辑出版了《北京寺庙历史资料》和《北京会馆档案史料》两部汇编,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北京的人文景观,它们不仅是我们研究会馆与寺庙建设的第一手材料,同时也是对老北京文化的再现与回顾。因此,注意挖掘档案史料中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8.
北京,是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又是一座著名的文化古城,这里发生过许多惊天动地、可歌可泣的事件。为了使人们了解北京、热爱北京、热爱祖国,北京日报设有《在北京》《话北京》《北京文物》《北京园林》《京华剪影》等专栏。而我打开北京日报,总要先看一下《北京历史上的今天》。这个栏目在今年第七届全国  相似文献   

9.
公元938年,占领北京的辽太宗将唐幽州城(今北京西南广安门一带)升为"南京",又称燕京。1012年(开泰元年)改称南京析津府。街道分大街、小街、火巷、衖通四等。北京建都后的第一条胡同,是三庙街的胡同,位于现北京城内西南角,长椿街国华商场的后面。这是900多年前辽代建立的,当时名为檀州街。这条街由于历史上里共建有3座关帝庙,后得名三庙街胡同。到元朝后,规定大街  相似文献   

10.
一、辅佐赵匡胤夺取政权 赵普字则平,五代初年出生于战火纷乱的幽州蓟县(今北京西南)的一个平民家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