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我国古代 ,大诗人、大散文家为了找到一个准确传神的动词 ,往往煞费苦心 ,有的甚至达到了忘我的地步。如 :贾岛“推敲”的故事 ,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一词的故事等。在小学语文教材中 ,也有不少传神准确的动词 ,抓住这些动词 ,含英咀华 ,比较品味 ,能培养语感 ,陶冶情操 ,起到“四两拨千斤”之效。请看以下教例 :飞”出来的情谊教例 :草原》师 :请同学们仔细读下面两句话 ,注意划线的词。“群马疾驰 ,襟飘带舞 ,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车跟着马飞过小丘。”联系课文想想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生 :我体会到了穿着色彩鲜艳…  相似文献   

2.
徐昌才 《现代语文》2004,(12):24-24
鲁迅先生的小说《孔乙己》意蕴丰厚,笔法老到,脍炙人口其中动词运用的精炼妥贴是主要妙处之一。纵观小说情节的发展,透视孔乙己人生命运,我以为“偷”“摸”“爬”“窃”四个字精当传神地揭示了孔乙己悲剧命运的前因后果:细加赏析,对我们深透理解小说的社会意义必将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3.
动词“踱”、“跨”、“逃”、“飞”用于描写人物的步态,步幅由小到大,步速由慢到快。鲁迅运用这四个动词因人因境而异,准确传神,蕴含着丰富的语境信息,值得鉴赏。  相似文献   

4.
师:《泊船瓜洲》诗中有这样一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请同学们读读这句诗。古人写诗讲究炼字,因为一个字选得是否恰当往往会影响整首诗的成功与否。据说“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北宋诗人王安石在作诗过程中曾经改过多次,最后定稿时才用了“绿”字,请想象一下,诗人可能用过哪些字?  相似文献   

5.
“可”是古汉语中常用的一个副词,它经常用于数量结构之前,也经常修饰动词或形容词,表示“大约”、“约数”。中古汉语中,“可”修饰动词或形容词时位置不十分固定,既可以位于动词或形容词前,也可以位于动词或形容词后,“可方”就是这种用法的体现。《搜神记》中“可方”或并非“辟方”之误。  相似文献   

6.
先说炼字、所渭“炼”者也,即反复锤炼,以求诗歌最大限度的生动形象。所炼之字,一般以动词、形容词、数词、副词等居多,因为这类词,有更大的锤炼空间,贾岛的“推敲”故事中的“敲”,齐己《早梅》中“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的“一”,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等都为人津津乐道,这些都是比较典型的例子。  相似文献   

7.
杨书平 《现代语文》2006,(12):13-13
《咬文嚼字》2005年第8期第14页有篇文章名为《“抢婚”抢错了对象》,指出《齐鲁晚报》上的文章《妻子提出离婚,丈夫执意不从法庭上上演“抢婚”闹剧》中“抢婚”一词用得不准确。事情是这样的:《齐鲁晚报》某日刊登了一篇题为《妻子提出离婚,丈夫执意不从法庭上上演“抢婚”闹剧》的文章,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一四川女子和一山东夏津男子结婚后,关系一直不和,女方就借回娘家探亲之机一去不回。后来女方回到夏津,向当地法院提起离婚诉讼。男方召集了10多名亲戚朋友赶至法庭表示拒绝离婚,并强行将女方带回家中。《咬文嚼字》上的文章《“抢婚”抢错了对象》认为《晚报》上的这篇文章中“抢婚”一词用得不准确,并追根溯源地指出抢婚应该是在没有成婚的情况下,通过“抢劫”的方式逼迫女子成婚。  相似文献   

8.
“于”“於”两个虚词,在上古汉语中是通用的,在《诗经》中用法则比较复杂。“于”多用在动词或名词前面,而“於”多用为叹词。“于”在动词前作动词词头,在名词前起到介词的作用。少数“于”在句子中起到凑足音节的作用。“於”“於乎”“于嗟”在《诗经》中的意义完全一样,都是表示感叹,叹息等。固定用语“于以”应理解为“如何”,“于时”应理解为“于是”。还是两种特殊用法:“于”通“为”,“於(于)”表示疑问,同“安”。  相似文献   

9.
文有文眼,诗有诗眼。诗眼是指古诗中最为准确、生动、传神的字、词、句。诗眼最能体现古人炼字的功夫。卢延让“吟安一个字,捻断数根须”,说的就是炼字。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中说:“‘红杏枝头春意闹’,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云破月来花弄影’,着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这“闹”和“弄”字即是诗句中生动传神之字,即为诗眼。(一)找准诗眼如何准确找出古诗中的诗眼?一般古诗的诗眼常常表现为两类。第一类,表现在写景状物诗中传神动词的运用上。写景状物诗中最生动传神之处通常表现在动词上。例如:春兴武元衡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  相似文献   

10.
导写目标:感悟并学会用准确、细腻、传神的语言描摹人物、动物或其他事物的动作或者动态。导写难点:学会挑选、推敲词语来准确、细腻、传神地表现人物、动物或者其他事物的动作或者动态。导写课型:单课时活动课型。导写程序:一、引入课题:(教室里播放着轻音乐。)教师走上讲台,提问:同学们,我是怎样走进教室走上讲台的?请你们仔细回忆老师刚才走进教室走上讲台的连续动作过程,用几句话描述出来。话里至少要有四个动词,做到准确、细腻、传神。请学生个别口述,让全班同学自由讨论修改,指出其中哪些动词用得好,哪些描述得不准确…  相似文献   

11.
《中学教学语法新编》(庄文中〈在《动词谓语句》的第五种句式“主语+‘动+补’中,讲到“谓语由‘动+补’的动词短语充当。”举“⑥树叶‖绿〈得可爱〉。(巴金《鸟的天堂》)为例。该书将谓语“绿〈得可爱〉”理解为“动+补”的动词短语充当,是错误的。一、这样讲,就与该书紧接着的一节《形容词谓语句》中的(三)主语+“形+补”的例“⑦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朱自清《春》)(?)矛盾,使人无所适从。二、“树叶‖绿〈得可爱〉。”句中的“绿”应是形容词,不是动词。“绿”的后边没有动态助词,也不能加动态助词“着、了、过”。“绿”后没有趋向动词,也没有带宾语,“绿”没有动词的特点。“绿”前可以加程度副词“更”、“越发”等把“绿”看作形容词才是正确的。“树叶  相似文献   

12.
一位教师在教学《泊船瓜洲》(义务教育教材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一册)一诗时针对“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让学生展开讨论:“绿”好在哪?可讨论的结果却不令人满意,就连老师的结论也不外乎是些生动呀、形象呀等空洞概念。“绿”确为精警之作。相传王安石数易始成,先后用过“到”、“过”、“入”、“满”等字,终不如意,最后才选用了“绿”。那么“绿”究竟好哪呢?首先,运用“绿”体现了动态效果。“到”、“过”、“入”、“满”等字只从风的流动着想,抽象而缺乏生动,为了突出个性,作者进行了思维移位,以形容性词语“绿”代替普通动词,从…  相似文献   

13.
宋代大文学家王安石,为表达他对钟山的怀念之情,曾写了一首《泊船瓜州》的绝句。诗中的第三句“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本来是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是“使之变绿”之意。一个“绿”字,就把春风带来的景象非常形象地表达出来了。“绿”字之妙,不言而喻。而据记载,王安石开始并不是用的“绿”字,而是先用“到”字,又用“过”字,再经过几十次的改动,最后从王维的“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等诗句中得到启发,才用了这个“绿”字。这首诗流传至今,不能不说和“绿”字的锤炼运用有极大的关系。以上的故事告诉我们,大凡不朽的名作,都做到了…  相似文献   

14.
《绿》这篇散。最为传神的便是“女儿绿”艺术感觉的抒写。选段中。梅雨潭的绿。像妩媚动人的少妇,像顾盼生情的姑娘,像活泼天真的女孩,像百媚横生的玉人。作立足于多种感觉从多维透视.一层一层地描画出“绿”的女性美。  相似文献   

15.
人教版新课标教材八年级《语》上册《三峡》中有一句“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教材释“素湍”为“白色的急流”,释“回清”为“回旋的清波”。笔认为,教材的前一个注释是正确的。后一个注释是错误的。因为原中的“回清倒影”是两个动宾短语的并列,前面的“素湍绿潭”是它们的主语,是两个偏正短语的并列。把它们直译出来就是:“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着清波,  相似文献   

16.
龙文余 《语文知识》2005,(12):14-14
人教版高中课文《我的空中楼阁》中有这样一句:“山上有了小屋,好比一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风帆……”人教版国标本课文《欢迎台湾小朋友》中也有一句:“一只船,扬白帆,飘呀飘呀到台湾。”这两句中的“飘”都是别字,应改为“漂”。 “飘”和“漂”虽然读音相同,都是动词,  相似文献   

17.
诗歌翻译以“意美,音美,形美并最终达到传神”为圭臬。分析唐诗《江雪》的四种英译,能够明确实现“三美”从而达到译诗“神似”的具体要求和衡量办法,“三美”的有机统一是“传神”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一、情形描述 中国古典诗歌语言非常凝炼,诗人非常讲究“炼字”,力求画龙点睛,一字传神,使全诗生色。于是便有了“推敲”的典故,“诗眼”的说法,如“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等等。品味诗歌中形象和精练的“字眼”,对于鉴赏古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我在教学《钱塘湖春行》时设计了“炼字”教学。  相似文献   

19.
在《易经》中,“用”是一个用法比较特殊的词。《易经》中的“用”共出现58次,分别用作助动词、动词、介词和连词。其中作动词的“用”,有“使用”、“任用”之义。从配价结构的角度对《易经》动词“用”进行了考察和分析,探索了“用”的发展演变轨迹,也以此来见证《易经》在语言运用上的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20.
曾学红 《四川教育》2006,(10):29-29
[案例] 一位教师上《草船借箭》,在就课题质疑时.大多数学生都围绕“是谁借,怎样借.借到没有”等提出问题.唯独一个学生提出:“《草船借箭》这个题目不准确,因为‘借’是要经人同意的.而这个故事中是曹操中了诸葛亮的计。我认为题目应该是‘草船诈箭’或‘草船骗箭’。”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室里顿时搞闹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