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强调课程的"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和综合性"。"思想性、人文性"是思想品德课程的一贯要求,"实践性、综合性"是课程标准重新提出的要求。"实践性"要求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相联系,通过学生自主参与丰富多样的活动,扩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生活经验,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  相似文献   

2.
许红芳 《学子》2014,(10):29
正新一轮课程改革对品德课程进行了整体的改革,它涉及时代背景的变迁、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课程任务的重新定位、课程目标的明确界定、课程内容的全面更新以及教学方式方法的变革等一系列重大改革,因此,要在品德课上出实效,就应该呈现出"生活性"、"开放性"和"活动性"。故事讲解法,既能体现出课堂的生活性,又能启发学生思考与探索,实现课堂的开放性,还能和学生一起讲述  相似文献   

3.
生成性课程开发蕴涵了追求全人发展的理念、回归生活世界的理念、关注过程的理念和倡导对话的理念。生成性课程开发的策略包括:关注表现性课程目标和展开性目标;弹性化的课程设计;关注课程实施中的突发性课程事件和问题;建立"我—你"型的师生、生生关系;加强教师的生成课程意识、提高教师的课程能力和赋予教师课程权利;尊重学生的兴趣和个性差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程活动。  相似文献   

4.
杨菊芬 《广西教育》2014,(5):121+127-121,127
正爱是一种情感,是对人或事物亲近、关切、扶助、投入的心理取向。"爱祖国""爱学习""爱劳动"(以下简称"三爱")是当代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正能量。"爱祖国"是个人成长的根基,"爱学习"是衡量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标准,"爱劳动"是学生走向幸福生活的根本途径。《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是促使小学生走向生活、适应生活、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学会做人的重要课程。小学品德课程具有生活性、综合性、活动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特点,它  相似文献   

5.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综合型的活动课程,教学时必须紧紧围绕"培养具有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这个总目标,必须突出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学生品德的形成既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因而品德与社会教学目的在于引起学生对已有的生活进行道德反思,丰富学生的体验、感悟,在课堂教学中促使学生由感知生活经历上升到形成生活经验、生成生活智慧,从而促进有效的学习,实现个人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正《初中地理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是一门兼有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性质的基础课程,具有区域性、综合性、思想性、生活性、实践性的特征。同时明确指出:"地理课程内容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突出反映学生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地理现象和可能遇到的地理问题,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生活质量和生存能力。地理课程含有丰富的实践内容,包括图表绘制、学具制作、实验、演示、野外观察、社会调查和乡土地理考察等,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所以,在地  相似文献   

7.
詹柏水 《小学生》2012,(11):85-87
《品德与生活》是对小学一、二年级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和生活教育的一门综合型课程,它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具有开放性、生活性、互动性等特点。无论在课程设置、目标定位、教学方式的选择应用,还是教学板块的组成上都体现了新课程"道德教育要回归生活"的理念。  相似文献   

8.
[热门话题]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与学科课程有着本质区别的新的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结构性突破.它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的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开发与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我国面向21世纪课程改革的新举措,也是我国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整体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的特点,为我国中小学开展开放式、个性化教育,促进学生的发展搭建了操作平台.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之道德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可结合该课程的基本特征之"生活性"和"开放性",立足课堂,统整教材,创设班本课程,让学生走向生活,生发感恩之心,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主要探讨感恩父母之心的班本课程的生发教学。  相似文献   

10.
在遵循以"生"为本,师生共成长的理念下,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兴趣、能力与需求出发,拓展性课程就是对基础性课程的有力补充,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艺术感知空间。本文从反思美术课程改革现状入手,打破学科本位,以教材为中心的观念,提出小学美术拓展性课程"共育圈"平台模式,并对"共育圈"平台的立体建构做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1.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生活课程具有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活动性。本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学生直接参与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学生活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通过动手、动脑构建知识和能力,从而形成内化的道德品质。活动是教和学共同的中介。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选择适合学生年龄和身心特点、切合学生能力和认知水平  相似文献   

12.
《〈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儿童从幼儿生活向小学生活过渡并逐步适应学校生活的重要时期,也是儿童品德和行为习惯、生活态度、认知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因此,道德与法治课程要着重打造"充满探究与创造乐趣的童年生活"为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做人打下基础",要突显课程"生活性、活动性、综合性、开放性"的基本特征。在课程的落实中,要不断强化"儿童的知识是通过其在生活及活动中的直接体验、思考、积累而逐步建构起来的"观念才能创造"丰富多彩的生活实践"引导儿童通过参与与外部环境积极互动而逐步发展。  相似文献   

13.
"品德与社会"是以小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其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促进学生和社会性发展是该课程的核心价值所在,对学生成长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合格公民具有极其重要的奠基作用。一、注重过程中的发展性评价  相似文献   

14.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有它独特的开放性和生活性.这门课程要求我们执教老师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模式,为学生创设一个开放武的教学环境,让每一位学生在一个轻松的氛围中学习.同时还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让生活走进课堂,让课堂贴近生活,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中获得直接体验,促进学生品德的内化.  相似文献   

15.
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在发展中不断发现、探究与成长。而在品德与生活(社会)的课程教学中,落实学生的发展性评价尤为重要。新修订的《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评价观是发展性评价观,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理念。教师在教学中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发展,将过程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有机融合,以评价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课程不是孤立的而是生活世界的有机构成;课程不能把学生与生活割裂开来,而应使学生与生活有机融合。因此,新课程背景下的课程应该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从语文教学"生活化"和学生生活"语文化"两个方面阐述了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做到与生活融合。  相似文献   

17.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和条件,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不同的研究课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独立自主地开展研究,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从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和学习活动."研究型课程"是一类专门体现研究性学习性质的课程载体.今天倡导的"研究性学习"既具有历史性,又具有时代性,洋溢着浓郁的人文精神,体现着鲜明的时代特色.开设"研究型课程"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研究性学习"具有学习目标的多元性、学习内容的开放性、学习过程的自主性、解决问题的探究性、学习形式的灵活性、学生参与的全员性、课程层次的多样性和学习结果的创造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8.
文摘荟萃     
<正>视界"四生教育"是澳大利亚学生教育的主体澳大利亚学校非常重视对学生的"四生教育",即生活教育、生存教育、生命教育和生态教育。并且"四生教育"的载体是课程和课堂。课程体现研究性,课题性,课堂体现开放式、合作式、探究式。澳大利亚非常重视劳动技术课的教学,非常注重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在我们参观的7  相似文献   

19.
刘云峰 《山东教育》2012,(13):54-55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与各学科课程领域有着显著区别的新的课程领域,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结构性突破。它立足于学生的经验和生活,倡导课程向学生生活世界的回归,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它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课程。因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关注的核  相似文献   

20.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课程标准指出,这两门课程都是以学生生活为基础的综合课程,是帮助学生"学习做人"的学科。课程在学生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设置生活化的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力求"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社会责任感"的目标在学习活动中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