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粗糙集理论,以2004年教育学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结果为倒,对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进行的全国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工作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此次评估存在以下问题:人才培养指标对一级学科整体水平的判定结果不起作用;用来判定一级学科整体水平的学术队伍、科学研究和学术声誉三个指标之间存在较大的相关性,学位授权点整体水平如何主要取决于学术队伍和科学研究的评价情况.  相似文献   

2.
提出学位授予单位的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产出能力归根结底在于学科产出能力的观点.通过对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结果的深入分析,提炼出与学科相关的重要特征.基于“学科竞争激烈度”和“学科产出能力”这两个全新概念,设计了一种比较新颖的方法,以实现对各高校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产出能力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3.
现有的学科评估普遍存在声望调查法不客观、量化评估法缺乏代表性、评价指标缺少人才培养质量因素的问题。本研究借鉴期刊引文分析和PageRank网页排序判定质量的基本原理,基于博士毕业院校与就业院校之间互聘网络的客观数据,提出在现有的学科排名体系中增加客观的人才培养质量的维度,以解决学科评估中的问题。博士互聘网络中博士和学系基于利益最大化的相互选择,既代表了学科点博士培养的质量,形成的学科之间自然的同行评议过程,同时网络数据又具有客观可量化的优势。本研究基于中国社会学博士互聘网络的数据,对比分析历次学科评估的结果与博士互聘网络排序结果的差异,发现结果具有很强的一致性。但是,基于博士互聘网络排序的学科排名仅体现了博士学术就业质量,缺少海归学者质量分析。  相似文献   

4.
《河北自学考试》2011,(6):143-160
学科排名: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对除军事学门类外的全部一级学科进行整体水平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排名,又称“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学科评估采取“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相结合、以客观评价为主”的指标体系,与国际上主流的教育排名评估指标体系接轨,同时结合我国学科建设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5.
基于爱思唯尔Scopus数据库的学科规范化的论文影响力(FWCI)和基于汤森路透Web of Science数据库的学科规范化的论文影响力(CNCI)是衡量基础研究质量的较好指标。与全球一流大学群体的美国大学协会(AAU)、澳洲八校联盟(Go8)、罗素集团(RG)相比,代表中国大学最高水平的C9高校,在论文规范化影响力上差距较大。虽然与世界一流大学群体的论文产出差距在快速缩小,但面对"跟班式科研"的质疑,我国一流大学应该着力提升基础研究质量,并在实质性国际合作、质量评价导向、高端人才引进等方面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6.
在国际重要刊物上发表科研论文的情况是评估一所研究型大学学术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运用科学计量学方法,以北京大学历年来被SCI数据库收录的科学论文为基础,统计分析了各学科发表论文、收录期刊的影响因子,特别着重分析了发表论文的被引频次,进而深入分析北京大学理科各院系和研究人员的学术成就,并且与一些世界知名大学的数据进行比较。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于大学的学术评估和科研发展战略的制订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使用篇均引文数、中外文引文比例、普赖斯指数等6项指标,研究了大连理工大学13个院系2005-2009年提交的971篇博士学位论文的文末引文;基于院系分布考察了引文分布与引文衰变的学科差异。研究发现,不同学科的博士学位论文的引文分布与引文衰变存在着明显差别。通过博士学位论文和期刊论文的普赖斯指数比较,分析了二者反映国际研究前沿水平的差异及原因。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了博士论文进入国际前沿领域和评价博士学位论文学术水平的规范建议。  相似文献   

8.
基于X省2014年硕士学位论文抽检结果数据,从总体质量和分项质量两个维度对学术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的学科差异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X省2014年学术型硕士学位论文抽检的整体合格率为98.94%,表明该省学术型硕士学位论文的质量整体上是有保障的。按学科门类划分,学位论文抽检全部合格的学科有哲学、法学、文学、历史学和农学五个学科,其余学科合格率由高到低分别为工学、医学、理学、艺术学、管理学、经济学和教育学。分项质量方面得分由高到低分别为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基础知识、论文工作量、写作规范性、结构严谨性、文献综述和创新性。  相似文献   

9.
学位论文是评价学位申请人学术水平的重要依据,也是获得相应学位的必要条件之一。在以传统学科分类为基础的单一学科组织模式下,学科交叉学位论文在评审中面临学科知识体系认知差异和评审准则解释差异的挑战。借鉴刻板印象心理学理论,在现有博士学位论文匿名评审的基础上,通过交叉送审,采用自评表和评审表信息交互策略,搭建评阅专家与论文作者之间的隐性沟通桥梁,协调二者在论文评审中的潜在冲突,以体现评审过程的多元化和适应性,实现学科交叉博士学位论文的科学评审。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2015年全国博士论文抽检材料,对学科文化与博士学位论文的创新标准这一命题展开研究,得出如下三点主要结论:其一,在学科文化各异的学科中,同行专家对博士学位论文的创新标准评价呈现明显差异,哲学、社会学倾向于将学位论文视为一种带有学术训练性质的学业评价,物理学则将学位论文视为一种强调原创性的学术评价.其二,从一致度看,与软学科相比,硬学科中同行专家对学位论文创新标准界定的一致性和共识度明显更高;从严松度看,同行专家对创新性的评价尺度在硬学科中较为严格而在软学科中则相对宽松.其三,博士学位论文质量保障具有涵盖"规范性底线"和"创新性底线"在内的双重底线,但底线保障程度与学科文化呈现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