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大学教师精神的内涵可理解成:为师者的"爱",为学者的"自由",为公共知识分子的"良知"。而如今,大学教师却由于受到物化世界的遮蔽、世俗权力的挤压、自我顺从的伤害,导致应有的爱已妥协于工具主义,自由思想逢迎于世俗权力,良知责任蒙蔽于媚俗文化。我们需要让大学教师走出工具主义,唤醒教育爱;消解官本位主义,营造自由生活;尊重高雅情趣,重建知识分子的良知。  相似文献   

2.
基于缄默知识的认识轨迹及其在课堂结构中的生成机理,可以看出课堂教学结构对缄默知识具有一定的规定性。传统控制型课堂教学结构的模式化与唯理化倾向造成了对缄默知识的漠视和对缄默知识关注点的错位,标准化和同质化倾向形成了对缄默知识的隐藏与阻滞,技术化倾向导致了对缄默知识的忽略,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对缄默知识事实上的隐化与知识生成价值的缺失。在学习型课堂结构中,教师要基于愿景培育情境,彰显缄默知识显化的理念;依托共同体培养研究力,搭建缄默知识显化的平台;通过创新学习机制,形成缄默知识显化的保障,进而实现对缄默知识的解蔽。  相似文献   

3.
教师生命意义关系着教师的生存状态、生命质量,而现实中教师的生命意义在一定程度上被遮蔽了。因此,需要教师唤醒自身生命意识,体验职业内在的尊严与欢乐,并以合理的角色定位来促使其本真生命意义得以澄明,诗意的栖息于教育生活中。  相似文献   

4.
教师生命意义关系着教师的生存状态、生命质量,而现实中教师的生命意义在一定程度上被遮蔽了。因此,需要教师唤醒自身生命意识,体验职业内在的尊严与欢乐,并以合理的角色定位来促使其本真生命意义得以澄明,诗意的栖息于教育生活中。  相似文献   

5.
大学教师的教学与劳动、工作和行动等人类的主要活动间有一定的联系,但与行动在本质上最接近。然而现实中大学教师的教学行动却矮化为了教学劳动或教学工作,教学行动被遮蔽。要彰显大学教师的教学行动,教师需要积极进行教学思考,唤醒自主教学意识;以探究超越研究,解决具体问题;回归教学原点,使人成为人;价值自觉,充分发掘教学的教育性;反思实践,凝炼个人的教学哲学。  相似文献   

6.
真理是古今中外的科学家哲学家始终探讨和解决的问题。但是,什么是真理?真理是客观的,还是主观的,两者有没有关系?如果有关系,是主观符合客观,还是客观符合主观是一直争论的问题。因为这两种符合必须解决主观和客观之间的连接和沟通问题。马克思主义提出了实践是连接主观和客观的桥梁,是把两个异质性的东西沟通起来的有效途径。但是要把两者联系起来需要进一步探索深化,寻找更源始的基础,使理论和结果更加有效统一起来,将真理看作是一个从遮蔽到解蔽的辩证过程,揭示真理的内在意蕴。  相似文献   

7.
叶澜教授讲到“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也就是说教育过程是以生命滋养生命、以生命润泽生命的过程,为的不仅是学生生命的丰富与发展,更是教师生命意义的彰湿与绽放,而现实的教育活动,在关注学生生命发展的同时却忽视r教师生命意义的探寻,教师的生命意义被遮蔽了。  相似文献   

8.
教师自由包括教师个体的生命自由和教学生活中的教学自由。教师自由的遮蔽是伴随着两条线索形成的:一是教师与生活的脱离,一是教学内容(课程)与教师的分离。这为我们重现教师自由提供了视角:通过教师回归生活世界实现教师的个体生命自由;通过还课程于教师和教师回归课程实现教师的教学自由。  相似文献   

9.
教师自由包括教师个体的生命自由和教学生活中的教学自由。教师自由的遮蔽是伴随着两条线索形成的:一是教师与生活的脱离,一是教学内容(课程)与教师的分离。这为我们重现教师自由提供了视角:通过教师回归生活世界实现教师的个体生命自由;通过还课程于教师和教师回归课程实现教师的教学自由。  相似文献   

10.
张培 《全球教育展望》2011,(11):25-30,41
当代教师生存状态在总体上是倦怠的、被动的和疏离的,根源在于对现代性的迷思。在现代性规定下,教师的生存陷入了现代性困境:科学主义对教师实践智慧的贬抑,使教师生存陷入了技术化困境;工具理性对教师自主发展的僭越,使教师生存陷入了外在化困境;主体性迷失对教师生命意义的消解,使教师生存陷入了虚无化困境。重新发现教师存在的生命价值,重新唤醒教师的生命情感、生命体验、生命创造,促进教师生命由"遮蔽"走向"解蔽"。  相似文献   

11.
大学场域的生成,并不是场域自我扩展的结果,而是大学自身发展与完善的过程。大学的独特性在于,它很少受社会上各种因素的困扰,因而有较大的自主性。但是与此同时存在的二律背反定律又表明,它必须融入到社会中去。面对现代大学场域的遮蔽愈来愈明显,如何解蔽以促进大学场域良性发展,需要我们对大学进行再认识与再创造。  相似文献   

12.
当下中小学教师主体性不足、人文消解,不仅影响了其在教育实践中创造性的充分发挥,影响学生主体性的发展,也阻抑其作为生命体的进一步发展。教师主体性被遮蔽既有社会历史原因,也有学校原因和个体原因。重建教师的主体性,不仅要有理性思考、观念转变,更要有可行的实践路径和行动策略。  相似文献   

13.
意义的传达,靠语言。人们必须使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受、认识和思想。没有语言,就没有人类社会,就没有万事万物的显现,世界就变得漆黑一团。而语言在传达意义的同时又遮蔽了许多东西,无法完全表达清楚事物的本相和最元初意义。怎样突破语言的遮蔽、使事物完全澄明于人的面前,禅与文学正好代表了两个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4.
15.
中西方传统行政法理论在研究上部分或全部地遮蔽了行政决策行为。解蔽行政决策行为,有利于强化理论对现实的回应与理性把握行政决策的规律特点,有助于对行政决策之自由裁量权进行必要的法律规制。  相似文献   

16.
大学教师文化的基本特征及教育学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大学教师文化的基本特征 1.专业性。大学教师文化的专业性来源于大学教师所从事的工作内容和教师职业本身的专业性。大学教师总是归属于某一学科专业,一生中大部分时间是在某一学科专业领域里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在工作内容上表现出很强的专业性。这是大学教师文化有别于中小学教师文化的重要方面。教师与学生及其他社会成员之间的文化交流更多地是以自己所从事的学科专业为纽带的,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大学教师在文化交流上具有某种局限性和自我封闭性。其中既有客观条件的制约,也有主观上的因素,他们往往不愿意或不屑于和别的学科专业的人进行文化上的交往。  相似文献   

17.
教师信念决定课堂教学质量高低和教学改革成败,目前国际上对大学教师信念比较研究的重视正日益凸显。加强中外大学教师信念比较研究一方面能够拓展高等教育中的教学问题,尤其是促进大学教师信念这一新兴领域的研究与发展,另一方面可以推进不同文明之间大学教育的交流与对话。其实践价值表现在: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需要改革者和教师共同关注教师信念;全球化时代的教与学需要大学教师理解他国的教师信念。我国教育研究界应加强对大学教师信念研究的重视,并创造机会开展跨文化比较研究,为我国大学教师发展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8.
经验是生活的经历和体验,是人的过往经历的总结和积淀。当下教师的教育经验存在着低端性、遮蔽性、重复性、个适性的弊端,其超越的路径是:理论援手、实践反思、方法凝练。  相似文献   

19.
自我反思是大学教师职业成长的重要途径。具体而言,自我反思有助于大学教师适应教育改革的要求,可以缩短大学教师职业成长的周期,有助于完善大学教师的知识结构,可以减少大学教师课堂教学的遗憾。  相似文献   

20.
对意义问题的研究比较系统而又深入的要数哲学。哲学界关于意义问题的研究成果给道德教育带来了极大的启示。在道德教育中关注意义是道德及道德教育的本真体现;是青少年道德成长及人性完善的必要元素;是来自学校德育的现实呼唤;是挽救当下青少年意义危机的最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