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高等教育场域中,我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正在发生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组织同形变迁过程。文章在组织分析的新制度主义理论视野中,分析了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的两种同形模式:竞争性同形和制度性同形;重点分析了制度性同形的三种机制:强制机制、模仿机制和规范性机制。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同形夯实了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合法性基础,拓展了其学术交往和学术创新空间。同时,组织同形也带来了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形式单一化、办院特色消失以及学术取向和政治取向的内部冲突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教育场域中的制度同形与组织绩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新制度主义分析视角,教育场域中的高校运行于高度制度化的组织环境,高校对制度理性的仪式性遵从导致了场域中惊人的制度同形.但是,高校藉此确立自身合法地位的制度同形过程,与以竞争和绩效为导向的不确定性技术活动存在强烈冲突,为解决这一冲突,高校有必要通过结构要素脱藕与关注信心逻辑来达成合法性与组织绩效的适度平衡.  相似文献   

3.
学校特色的根本是其文化特色。同一时代的学校群体,因为强制性机制、模仿性机制和规范性机制产生制度性同形,形成千校同面的局面,使学校特色的产生和形成十分困难。学校特色的形成虽然阻力重重,却是可能的。资源差异性、教育实践的丰富性和价值体系的独特性为学校特色的形成提供了三种可能。不同的学校可以通过价值重塑显著其文化特色,通过场域干预突出其项目特色。  相似文献   

4.
科研一直是高职院校常规的制度化活动。随着高职院校对科研重视程度的提高,科研“学术漂移”愈演愈烈,主要表现为科研导向重数量轻质量、科研定位“学术漂移”、科研评价标准趋同,这与国家关于高职教育的类型定位相悖。依照组织同形理论,高职院校科研在竞争同形和制度同形机制共同驱动下形成了“学术漂移”。为治理科研“学术漂移”,可以从如下四个方面进行:以类型教育为根本,明确高职院校科研定位;以协同治理为主题,发挥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在科研中的作用;以破“五唯”为抓手,优化科研评价体系;以市场需求和服务教学为导向,贯通科研成果转化的渠道。  相似文献   

5.
新建本科院校组织趋同已经成为地方院校转型中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本研究以东、中、西部15所新建本科院校为样本,对其组织目标、组织结构、组织行为的样本进行了统计分析,并运用新制度主义理论对其趋同的动力机制进行了理论解释:地方院校的组织趋同现象是由于其对政府资源过度依赖所导致的强制性趋同、办学目标模糊所形成的组织间的模仿性趋同、以及组织专业化进程中产生的规范性同形。  相似文献   

6.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随着高等教育的扩张而增大,提升高职生的就业竞争力就需要改变其人力资本构成和人力资本积累的方式,同时也需要改变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人力资本构成,改变并积累高职院校培养特定规格毕业生的能力。2006年,我国高职教育场域启动以培养模式改革为核心的示范校建设项目。本文考察了示范校的建设过程,认为组织学习是高职院校新能力生成与组织变革的重要机制,但该机制的作用效果受到高职院校领导与组织管理体制、资源获得与激励机制、既有知识和可能获得的知识等因素的影响,并指出项目制虽能促进组织学习,也会产生学习陷阱,影响场域内的知识创新。  相似文献   

7.
我国大学的行政化乱象主要表现为大学在组织目标设定、权力结构安排、资源利益分配、组织整合机制等方面趋同于行政机构。从新制度主义组织分析的视角来看,这种现象实质上是大学在来自环境的合法性压力下趋同于行政化的制度环境的一种"制度性同形",它反映了特定的制度规则、文化框架与利益博弈对大学的共同制约。政治与行政层面的规制性要素、扭曲了的规范形态和文化—认知性规则以及行政主导的资源与利益配置,分别构成了大学行政化的重要制度归因、深层文化根源与关键利益触媒。  相似文献   

8.
面对由数字化、智能化以及大数据等新技术引发的挑战,在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日益增加而出现技能型人才严重短缺的困局之时,既要保证实体经济不因技能人才匮乏而使国家竞争力受损,又要拓展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途径和生涯发展的空间。德国推出"职业教育+",即由附加资格学习、职业进修教育和双元高等教育组成的三大措施,从职普两个方面予以积极应对,其所凸显的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在制度建设上的同形性,可用新制度主义组织理论加以诠释。结合我国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制度建设中由分离的话语到同形的建构,提出"教育+"的概念和格局,以促进普职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9.
王亮 《华章》2013,(22)
中国和日本是一衣带水的邻国,两国在历史文化经济等各个领域都有很深的关系,语言也不例外。众所周知,日语当中有很多汉字,并且中日两国文字中也有很多互相借用的词汇,所以中日两国的语言中也就产生了很多同形语。从整体上来看,同形语主要可以分为两类,一个是同形同意语,另外一个是同形异意语。中日同形语是中日语言比较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语言学者在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由于中日同形语的存在,特别是同形异意语,让很多日语学习者在学习的时候容易望文生义,产生混淆。本论文从同形语翻译的角度出发,对中日同形语的意思以及用法上的差异进行总结,从而进一步探究在日语教学过程中同形语的注意点,如何更好的把握中日同形语。  相似文献   

10.
陈晖 《中国语文》2016,(4):438-447,511
本文对湖南省泸溪县梁家潭乡话的人称代词进行研究,重点关注并试图解释以下几种现象:一、第一、三人称代词单数复数同形现象。文章通过对单复数同形的用法、并存的多种单复数形式、同形现象的发展趋势等问题的考察,认为主语、宾语以及领属结构一般名词前第一人称的单复数同形,是复数形式单数化,还是类似上古汉语的单数兼表复数,尚需进一步探讨;而第三人称的单复数同形,更宜看作单数兼表复数。二、领属结构中人称代词复数形式单数化。文章考察了领属结构中亲属称谓及集体单位名词前的复数形式单数化现象,认为领属语位置的复数形式单数化与核心名词的私有化或公有化程度、领有者和领有对象之间的亲密程度等有关系,提出了梁家潭乡话领属语复数形式单数化其核心名词的等级序列:集体、单位("家"除外)>亲属称谓、"家">一般称谓、一般名词。三、第三人称代词复数与旁称采用同一形式。这两种代词关系密切,出现同形容易理解,但是两者的历时演变关系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同形字作为一种常见常用的文字现象,从古至今,许多学者都意识到了它的存在并做了或多或少的评论。本文纵览古今八方,从同形字的定义、学者们对“同形字”的初步认识、同形字产生的原因、同形字的类别以及同形字与异体字和异读字的区别等多个角度对“同形字”做了全身“检查”。  相似文献   

12.
湖南方言特殊的多音多义现象表现为两种情况:一是普通话为同形同音词,它们 在湖南某些方言中因意义不同而有不同的读音,形成多音多义现象;二是普通话为一词多义,它们在湖南一些方言中因意义不同而读音不同,形成多音多义现象。  相似文献   

13.
鲁烨 《教育评论》2022,(3):93-100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组织的动力要素通过系统化和结构化的组合,构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组织发展的场域,这种特殊场域中的“场力”影响着其组织内容、组织形式、组织规模和组织效能等发展质态。按照内外因共同作用的事物发展规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组织发展的动力分为外源性和内生性两种类型,外源性动力来源于组织外部的指令性或竞争性压力,内生性动力来自自身内部的主动性发展诉求和期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组织发展,需要协同内外部的动力并形成合力,从而构建推动组织发展的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14.
从社会学新制度主义的视角来看,我国大学的行政化本质上是大学在来自环境的合法性压力下趋同于行政化的制度环境的一种制度性同形,它反映了特定的制度规则、文化框架与利益博弈对大学的共同制约。相应地,作为组织的一种去制度化变迁,大学的去行政化改革有必要从行政化高等教育场域的解构、大学抵制行政化压力的反抗策略、相关支持性行动者能动作用的激活、行政主导型利益分配结构的破解以及大学内外部文化生态的重建等方面着手,以求标本兼治。  相似文献   

15.
同形字现象要不要在字典辞书中体现,这是一个值得进一步探讨的学术问题。但是,对于近代汉字研究来讲,辨析同形字十分必要。朝鲜本《龙龛》是一部增字本《龙龛》,对同形字现象给予了关注,收录了200多例同形字,文章对其中的20例同形字进行了考辨。分析同形字的成因和规律,对于古籍的阅读和整理,字典辞书的编纂以及汉字发展史的研究,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第五轮学科评估有序开展以及"双一流"建设快速推进的背景下,亟需审视学科评估这一重要手段对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实际效用,因此本文选取W大学作为个案,以制度逻辑为理论视角,采用质性研究方法探讨学科评估对组织实践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W大学以资源分配与学科调整、吸引优质师资、激励科研产出以及边缘化考量社会服务与人才培养四项组织实践策略回应这一价值评估工作.进一步分析发现,组织中以管理主义为轴心的绩效优先的简化逻辑、制度性同形的逻辑以及劳动控制的逻辑三重制度逻辑并存.而组织理性化的策略引发了非理性的意外后果,学科评估对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预期效用尚未完全达成.  相似文献   

17.
大学组织内部的质量文化是连结高等教育功能和活动的纽带,是以学生为核心的多重文化作用下的动态结构.它不仅是学术文化、产业服务文化、行政管理文化相互循环作用而形成的一种整合的"情境化"的场域,更是一种教师、学生和管理人员"心力"的场域.随着高等教育逐步由精英教育阶段步入大众化教育阶段,中国大学组织内部质量文化由无意识地存在向有意识地生成转变,学生入学率的变化导致大学组织内部质量文化隐性形态和关系形态的变化,质量文化经历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大学组织内部要形成一种独特风格的质量文化有赖于三个要素:大学自反性功能的形成;大学学术评价模式的变革;大学、政府和市场新型交往关系的建构.  相似文献   

18.
古文字中,饰笔是对文字具有美化作用的装饰性笔划,关乎文字自身形体的变化;分化是汉字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调整手段,其实质与记词功能相关。添加饰笔属于繁化现象,古文字中的饰笔在文字构形中与文字的音、义无关,绝大多数都因不符合汉字经济化原则而淘汰。但也有一部分饰笔产生了异体字和同形字,而后因为分化词义的需要,部分异体字和同形字开始分化。同形字的性质与异体字正好相反,异体字的外形不同,但只能起一个字的作用;同形字的外形相同,实际上却是不同的字。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甲骨文中的异字同形例为研究对象,以<甲骨文字典>为研究材料,对其中的异字同形例进行穷尽式统计并分类、分析其成因,进一步阐述异字同形现象与其他易发生混淆的文字现象的关系,以及研究此问题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独立学院制度化构建之动力机制——组织社会学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组织社会学的视角看,推动独立学院制度化构建之动力机制有三个,即理性选择机制、认知与合法性机制、社会关系网络机制。这些机制在某种程度上规定和调整着独立学院制度化构建的方式与进程。对这些机制进行深入分析有助于了解独立学院组织如何被嵌入中国高等教育组织场域,并寻求独立学院制度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