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通过对高校辅导员管理角色分析,解构辅导员管理能力结构,以期构建完整的管理能力结构体系。高校辅导员管理者能力主要包括日常事务管理能力和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基于"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维度,根据比例标度表对维度层的比较,日常事务管理能力可分为基础能力、自我效能感、成就愿望和工作行为,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可分为应对方式、成就满足感、平和心态和培训技能。  相似文献   

2.
高校辅导员胜任模型及其在教育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有效地选拔和优化配置辅导员,是辅导员队伍建设中的首要关注点。以高校行政工作为背景、以胜任力相关理论为指导构建的辅导员胜任模型包括学历层次、高校类别、工作年限、薪酬激励、性别、聘用性质等维度。在高校教育管理中胜任模型可应用于职务分析、教育培训、绩效管理、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  相似文献   

3.
《集宁师专学报》2021,(1):38-42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辅导员工作作为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工作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笔者从高校辅导员意识形态工作能力提升的必要性以及其工作主客体现状的分析,提出从辅导员自身和高校两个维度来探究新时代高校辅导员意识形态工作能力提升的路径。  相似文献   

4.
构建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知识体系对于实现辅导员工作的科学化、丰富学科体系、提高辅导员队伍素质都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以"两层次三维度多线索模块化结构"构建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知识体系框架,提出基于学生发展的学习生命周期理论,分析学生事务管理知识模块、学生事务管理工具方法和管理成熟度模型等,并提出了构建学生事务管理知识体系的对策和建议,为全面提高高校辅导员工作科学化提供可借鉴的理论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本文界定了高校辅导员与班导师的工作职责,分析高校辅导员与班导师协作管理机制构建的重要意义,提出构建辅导员与班导师协作管理机制的前提以及对于引导学生选择多元化的自主学习指导原则的重要作用,真正实现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实际效果,提升辅导员层次和能力水平,补充辅导员管理模式中的不足,创新教育教学手段。  相似文献   

6.
李双贵 《职教通讯》2017,(10):68-72
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和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等指导性文件明确规定的高校辅导员的职位要求,基于胜任力的职务分析,通过文献分析、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得出20项"辅导员胜任特征条目",并根据冰山模型从知识技能、职业态度和品质素养三个层次进行归类分析,构建出"高校辅导员胜任力模型"。  相似文献   

7.
高校辅导员作为高校教师的关键组成部分,担负着服务育人、教育育人和管理育人的重要责任,但目前存在着职业能力欠缺、综合素质不高等普遍问题,因此,有必要对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模型的构建进行研究。本文首先总结了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模型构建的依据,然后讨论了职业能力构建的原则和要求,最后分析了职业能力模型的具体构建过程,包括模型元素分析和空间架构两部分,这对于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提升有重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高校将平衡记分卡方法引入辅导员绩效评估,从成本维度、学生维度、高校内部管理维度,学习与成长维度等四个方面构建高校辅导员绩效评估体系。要处理好基于平衡计分卡的高校辅导员绩效评估指标的选择及量化问题;要强化不同院系高校辅导员之间的沟通协作,最大化的动员各个相关方的参与;要配套完善基于平衡计分卡的高校辅导员绩效评估的人力资源信息系统建设;要重视基于平衡计分卡的高校辅导员绩效评估的实施宣导和评估培训工作等高校辅导员绩效评估实施对策。  相似文献   

9.
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情绪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情绪智力是高校辅导员能力的指示器,是推动学生工作的重要力量。情绪管理作为现代管理方法之一,对高校辅导员的身心健康、师生关系、工作效能有着重要影响。高校辅导员应从认知情绪、调控情绪、宣泄情绪三个方面着力提高自身情绪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0.
黄妍妍 《成人教育》2013,33(8):59-60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辅导员的工作标准不断提高,工作内容不断丰富,迫切要求辅导员开展深度辅导工作。文章结合高职学生工作特点,指出当前辅导员工作纠缠于事务性工作的"浅层次"辅导现象,在分析实施"深度辅导"的紧迫性基础上,提出实施"深度辅导"的具体做法,即构建"一个"体系;占领"两个"阵地;促进"三个"结合;实现"四个"转变;进而保证深度辅导工作的可持续性开展。  相似文献   

11.
高校辅导员素质结构模型的构建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根据统计分析,高校辅导员的素质可以归结为三类管理能力素质、专业知识素质和个人思想政治素质。由此构建高校辅导员素质的三维结构(“MKI模型”)在“工作目标”维度,管理能力素质包括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分析判断能力、自我控制能力、沟通能力和应变能力;在“知识”维度,专业知识素质主要包括专业知识、综合知识、知识的学习与创新等;在“价值”维度,个人思想政治素质主要包括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等。个人思想政治素质在高校辅导员素质结构中最为重要,管理能力素质次之,专业知识素质再次。  相似文献   

12.
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与人格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产生有多种因素。本研究从高校辅导员的人格特征角度来分析职业倦怠情况。对江苏省部分高校280名高校辅导员发放了问卷。最后得出人格特征中的进取能力、社交风度、适意感、自我控制、宽容性、好印象、智力效能这七个因子与职业倦怠的三个维度都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3.
高校辅导员职业素养的应然分析阐明,高校辅导员的职业素养结构是一个由价值维度、能力维度和知识维度构成的"三维"结构。高校辅导员职业素养的提升策略是提高待遇、进修培训、学历提升、和实践反思。  相似文献   

14.
在以往有关高校辅导员胜任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依据其工作特点,结合行为事件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采用因子分析方法,构建了知识技能维度、社会角色和自我认知维度、个性与态度维度、动机维度之上的的高校辅导员胜任力洋葱模型,以期为高校辅导员的选拔、配置、培养和绩效提升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对辽宁省10所高校141名辅导员的调查表明,部分辅导员职业价值目标趋于多元化、功利化,存在较高的职业价值评价和较低的职业价值认同的矛盾性。性别和年龄对于“个人发展”、“个人生活”两个维度有显著差异,学校层次在“个人发展”、“物质保障”维度有显著差异。应构建辅导员职业价值观教育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6.
提升高校辅导员工作效能,必须先了解辅导员行为背后的驱动力。借鉴尼廷·诺里亚、鲍里斯·格鲁斯伯格等人提出的人类行为的四种基本情感驱动力,设计高校辅导员工作效能的四维驱动力模型,分析获取、结合、理解、防御这四种驱动力对高校辅导员工作效能的影响,并就每一种驱动力高校可采用的相应激励措施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胜任力模型"与民办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建设的比对分析,得出两者间的密切关系,以"胜任力模型"理论为基础,分析泉州地区民办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和辅导员胜任力的关系,构建了7个维度47个特征的民办高校辅导员胜任力模型。  相似文献   

18.
工作平台是高职院校辅导员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依托和载体,辅导员能力发展应定位于以满足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而优化自身的能力结构,重视自身职业能力的培养。本文分析了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发展的维度与结构,基于优化辅导员职业能力的视角,通过搭建学习提高平台、交流沟通平台、科研助推平台、"传、帮、带"平台、新兴传播媒介平台,构建学习型组织,使辅导员工作环境和氛围进一步优化,提升辅导员的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19.
工作执行力是高校辅导员提升工作效能的关键,理应受到各方的重视。环视高校辅导员工作的现实场域,各种原因导致辅导员的工作执行力不高、达不到职业能力标准。为了改变辅导员工作执行力不高的现状,出于增强辅导员工作效能与服务学生的目的,本研究基于新职标视角提出了提升高校辅导员工作执行力的多项措施。  相似文献   

20.
胜任力模型有两个基本的意蕴,一是把胜任力分为显性与隐性两个部分,强调隐性素质的重要性;二是以工作绩效为依据检测和评价职业的胜任力。这一模型同样适用于高校辅导员。高校辅导员的隐性素质结构包括个性特质与品格特征两个方面。前者包括热情与激情、坚韧(持恒)、耐心、包容、反思习惯与自尊自强等,后者包括爱心、责任感、诚实正直、公正无私、积极进取、乐于奉献等。胜任力模型启发我们要分析和把握素质与绩效的内在逻辑,要依据过程和结果双重维度对辅导员工作绩效进行检测和评价,提升辅导员的隐性职业素质的重点是培养辅导员的责任感,同时要致力于工作情景条件的改善。职业化专业化是辅导员隐性职业素质结构提升和优化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