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引进及培养面向行业应用的工程类拔尖人才需求,发挥科研院所在航天科技人才培养方面的经验,发挥在培养方面的科研优势,积极推进校企联合理工科拔尖博士研究生培养实践创新工作。对科研院所深化产学研合作的拔尖博士研究生联合培养的模式和效果进行总结,并讨论了行业与高校科教融合建立面向行业需求的拔尖人才培养机制。  相似文献   

2.
对校企产学研合作联合培养研究生模式进行研究,探索新时期如何对研究生培养理念、培养模式和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构建有利于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校企研究生联合培养体系,建立校企产学研合作的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并进行实践,以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江南大学与光明乳业集团产学研互动的研究生培养模式,这种校企联合的食品科学高层次人才创新培养模式,立足于国家和学校的研究生培养机制,以校企产学研互动合作为培养平台,形成合力,从研究生培养的各个环节着手,结合企业的实际问题,将研究生培养与科学研究、企业生产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了研究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促进了人才培养和科研水平的同步提升,实现了高校科研发展、企业生产实践和研究生人才培养的三方共赢。  相似文献   

4.
强国必先强军,强军必先强人。院校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是科技强军的生力军,充分利用优势资源,探索军地博士研究生联合培养新模式,是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新课题。文章分析了当前军地博士研究生在联合培养方面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导师科研团队的军地博士研究生联合培养模式构建方法,明确了需要着力解决的关键问题。结果表明,该模式有利于学生研究方向更贴近军事需求,科研素养培育更全面高效,学习工作衔接更趋顺畅紧凑。以期为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深化改革提供经验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南京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全日制食品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为例,从优化课程设置、明确培养目标,建立差别化的培养模式、强化实践意识,创新校企联合的协同培养模式、深化校企合作内涵三方面进行探索,提出特色化专业型人才培养模式,为目前逐步扩大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提供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对地方高等院校联合培养研究生工作的现状分析,论述了联合培养研究生工作对地方高校的师资队伍锻炼、科研能力提升、创新人才培养和获得学位授予权等方面的推动作用,并探索通过创新管理机制、优质资源共享、项目牵引合作、加强监督保障和营造学术氛围等途径构建符合我国地方高等院校发展特性的联合培养研究生教育新模式.  相似文献   

7.
本文结合校企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的实践,探讨了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实现高校—企业—研究生共赢的基础、保障机制和可行条件,对校企联合培养模式进行了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8.
在新工业革命和新工科建设的双重背景下,文章探索基于校企联盟的研究生协同创新培养机制,研究和实践了政府、校企联盟内高新技术企业与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和建立了联合培养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切实保障和提升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地方高校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基于研究生的科研创新项目,改进选题、指导、结题等环节,形成了“三加强、三培养”的课题指导模式:加强选题指导,培养创新意识;加强过程指导,培养创新思维;加强结题指导,培养创新能力。为了提高地方高校研究生的实践能力,通过打造校企合作平台、引进企业技术骨干、参与企业工程项目,形成了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建立企业研究生工作站,打造工程人才培养新平台;引进高水平企业技术骨干,指导硕士研究生创新实践;结合实际工程项目,提高硕士研究生的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0.
产学研协同是工程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和载体。华北电力大学通过校企协同构建工程人才培养全科知识体系,实行以研究生工作站为载体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建立研究生工作站长效合作机制,实现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与职业资格对接,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产学研协同培养生态体系的探索与构建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11.
通过介绍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养殖学专业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的建设目标及方案,探讨依托于基地开展研究生教育创新的方式,进行水产养殖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的探索.结合校企合作联合培养工作取得的经验和成效,对联合培养研究生基地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善对策,为提高水产养殖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借鉴与...  相似文献   

12.
以校企育人文化融合培养研究生IT创新人才为指导,并以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华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研究生合作培养为例,对校企联合培养机制进行了实践探索,构建了校企文化融合育人和全过程校企合作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教育教学体系。主要体现为一个模块(企业课程模块)、三类项目(文化融合项目、工程实践项目和研究生创新项目)和两种制度(双导师制和联合管理制度),以竞赛为驱动,实现持续发展。实践表明,通过育人文化深度融合,实现多层次全方位的一体化全过程联合育人,经过8年合作,培养了一批有较强创新实践能力、适应IT行业需求的高端应用创新人才,已有1 000余名毕业生入职华为,在育人文化融合基础上造就了共赢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13.
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为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本研究探索和创新农业推广硕士种业领域人才培养机制,研究并实践了理论教学与实践能力培养并重、增强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4.
指出校企联合培养博士是大学与产业界强化合作关系的重要方式与途径,是一种新型的博士生培养方式.认为欧盟国家校企联合培养博士的兴起既源于外部的社会发展需要,也是各方为推动建设知识欧洲的主动变革.介绍了欧盟各国实施校企联合培养博士的现状并分析了其共同点.指出尽管存在风险和弊端,但欧盟国家校企联合培养博士的措施仍可作为我国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有益参照.  相似文献   

15.
为了进一步推动研究生培养管理机制改革,作为教育部"教育教学改革试点学院"之一,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秉承"创新教育模式,培养一流人才"的理念,自2009年起与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合作,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双方针对学科领域和专业特点,立足于以合作课题为纽带的培养模式,开展深度合作,共建科研团队,促进学科建设,构建人才培养长效持续机制,实现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双赢,并且在项目实践开展过程中,着力对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新型培养模式进行探讨和总结,以期为发展高等院校高素质科研人才的教育教学培养机制改革提供更好的经验和借鉴,建立一套稳定发展的教育培养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6.
产教融合是推进研究生人才培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提升高层次、创新型、应用型的人才培养质量。文章基于案例分析,结合广西X协同创新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的实践,基于产教融合视角,阐述了研究生培养的现状,剖析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在政策的指引下,校企双方应以共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共建校企合作命运共同体、共建“双导师”团队、共建课程体系、共建协同育人联合培养基地等一系列举措,持续深化产教融合,汇聚校企双方的资源,构建可行性的研究生创新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建立健全研究生人才培养新模式,在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7.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9):162-165
校企合作提出由来已久,但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把握发展机遇、探索切实可行而又行之有效的校企合作新模式,是一个值得深入讨论和思考的问题。北航-大唐电子信息工程实践教育平台通过探索构建校内外结合的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在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本科生教育中多层次开展广泛合作,培养适应行业企业需求的各类工程人才,为践行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进行了积极尝试和探索。  相似文献   

18.
积极探索高校与行业企业合作育人的新形式,是创新人才培养体制机制的重要内容,是实现校企协同创新、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必要举措.湖北省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校企合作联盟超越传统的校校办学联盟、校企科研联盟模式,基于专业建设“校校企”合作联盟,全方位探索校企合作育人的新形式,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9.
校企合作是当代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更是高校培养创新人才、实现校企双方共赢的有效途径。高校加强校企合作,推进产学研结合,把企业的需要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选择是学校发展的方向。在高校旅游人才培养方面,要树立“以教学为基础,以技能培训为推动环节,以科研为发展导向”的大旅游教育观,构建教学-实训-科研一体化的开放式、拓展型旅游人才培养新模式,走高校只有与企业联合之路,实现与经济共同发展,达到教师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整体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针对模具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以引企入校、联合申报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共建工程研发中心、共建生产和实训基地等形式,校企双方以教学、生产、科研的合作项目为平台,在合作机制建立、培养模式创新、课程体系构建、实训条件建设、教学内容改革、师资互聘互用等多方面进行了实践,在校企共同开展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