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我国学位类型的多样化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关于我国学位类型的多样化趋势秦惠民近年来,随着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学位类型的多样化,在客观社会需求和研究生教育实践发展的双重作用下,正在成为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已成为我国学位工作中不得不面对和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一)19世纪,...  相似文献   

2.
改革医学学位类型 加速高层次人才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医学学位类型加速高层次人才培养李介祚巴德年为了适应国家各项建设事业的需要,面向21世纪,国家教委制定了今后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二十四字方针。优化与调整结构,大力发展应用学科的研究生教育,逐步使研究生类型及培养目标多样化,是这一方针中的重要...  相似文献   

3.
美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学位结构及启示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从系统理论视角研究美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学位的层次结构、类型结构和学科结构的结果表明,美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学位结构具有层次分明、类型多样、学科柔性等特征。我国专业学位的发展需要明确学位类别、建立专业学位体系,满足社会需求、扩大专业学位规模,丰富学位类型、扩展专业学位学科。  相似文献   

4.
研究生教育的多模式趋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者从中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多种需求出发 ,谈了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多模式趋向 ,包括研究生生源的多样化、招考方式的多样化、培养类型的多样化、课程设置的多样化、培养经费和学位论文形式的多样化等。作者还认为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创新离不开对多样化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5.
美国研究生教育结构及其特征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美国研究生教育经过初级阶段、迅猛发展、缓慢发展和稳步发展阶段,已被公认为美国教育的精华,代表着世界先进水平,为美国成为顶尖级国家、保持全球领先地位做出了巨大贡献.美国研究生教育在学位层次结构上呈现出研究生教育迅猛发展,硕博比逐渐稳定的趋势,在学位类型结构上呈现出专业学位加强的趋势,在培养方式上非全日制研究生发展迅速,在学科专业结构上集中体现根据社会需求调整培养规模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本文拟就我国研究生教育和学位层次结构中占有很大比重的硕士学位层次的类型及其规格要求的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一、硕士学位类型变化发展依据的分析 硕士学位类型及其规格多样化发展是学位层次  相似文献   

7.
论大学理念的嬗变与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拓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在其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了不同类型与层次的大学理念和研究生培养模式。从各类大学理念的历史嬗变及由此所引发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变革与拓展来看,研究生培养模式必须以多样化的思想来构建实现。研究生培养模式多样化的基本思路包括:学位类型多样化,入学条件宽松比,导师指导多样化和学位要求弹性化。  相似文献   

8.
伴随着社会对高层次实践性工程“精英”人才需求的进一步增强及学位类型日益多样化、学位体系日趋完善的新形势,在我国设置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的条件已渐成熟。笔者结合国外专业博士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概况,从社会客观需求、现有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基础等方面分析了在我国开展工程博士教育的可行性,并指出了在我国开展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工作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9.
博士研究生教育是国家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层次,如何确保研究生培养质量,提高博士生创新能力,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博士研究生教育要从重视综合素质和研究能力,改革"应试型"选拔方式;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促进学位类型多样化;优化课程设置,改进课程质量;建立导师组,实现指导方式的多样化等几方面努力,从而提高我国博士整体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0.
美国的博士生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笔者曾利用在美国学习考察的机会,详细了解了美国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情况,直接参加了一些大学的研究生教育活动。本文就考察中了解的信息,谈谈美国博士研究生教育的过程和特点,希望对我国的博士研究生教育有所受益。美国的博士学位是大学或学院授予的最高学位。一些名牌大学的研究生院将博士研究生的招生和培养工作放在首位,因为博士研究生的数量和质量往往代表了学校的学术水平和地位。博士学位包括研究型博士学位和专业型博士学位两种类型。  相似文献   

11.
本科生教育与研究生教育衔接方式的多样化是实现研究生教育目标多样化的必要条件。本文在借鉴美日两国本科生教育与研究生教育衔接方式的基础上,认为我国必须构建本科生教育与研究生教育多样化的衔接方式。改革学位授予制度、打破研究生教育的封闭性、构建多样化的高校研究生教育基层组织形式是重要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2.
董婷 《文教资料》2006,(30):16-17
近年来,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招生规模超常规发展,学位类型、攻读渠道和培养模式亦日趋多样化,如果不能在质量上加以控制和保证,将会严重影响我国硕士研究生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全文试从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确定依据和培养过程的特点出发,论述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3.
个性化教育.是当代教育发展的重要特征.是世界性的潮流与趋势,是新世纪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旋律。作为最高层次的研究生教育,面对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化、生源数量增加、种类的多样化以及研究生自身的个性特征.单一的学位类型和培养模式已经满足不了这种需求。因此,必须实施个性化教育,使每一个研究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培养出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多样化的人才。  相似文献   

14.
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构想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保证和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是研究生教育的永恒主题,是研究生教育的生命线。在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学位类型、攻读渠道和培养模式日趋多样化,培养单位办学自主权不断扩大,办学规模迅猛发展的今天,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试图联系我国研究生教育的现状,就如何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谈几点看法,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一种新的学位类型体系,将学位分为学术型学位和应用型学位,又将后者分为专业学位和非职业型应用型学位。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三种不同学位类型的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强调了三种评价体系各自的特点。最后讨论了三种学位类型研究生教育质量的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6.
论述了地方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的趋势,介绍了北京地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情况,阐述了北京市基于对学科组织发展机理和区域研究生教育质量的认识和思考,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方面实施"学科建设工程"和"研究生教育质量工程"的做法,通过统筹资源,兼顾类型结构,推动北京市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整体发展与提高.  相似文献   

17.
学位类型结构直接影响研究生教育功能的有效发挥和研究生教育的高质量发展。随着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规模与比例逐年扩大,学术学位研究生教育规模的缩减底线受到关注。以一所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为案例,基于10年间42722名研究生就业数据,通过分析学位类型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对应关系发现,由于学术学位研究生教育规模供大于求,学术硕士弃学就业和学术博士就业非学术化已成趋势,偏离了学术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定位。认为应该对研究生教育类型结构进行“抑学增专”式调整,将学术学位硕士生比例降至12%~18%,将专业学位硕士生比例提高至82%~88%;将学术学位博士生比例降到36%~48%,将专业学位博士生比例提高到52%~64%。为切实实现“招生—培养—就业”相统一,应对学术学位研究生实施硕博贯通培养,加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职业资格的衔接。  相似文献   

18.
第一职业学位在美国学士后教育体系中的定位 美国学士后教育分为两个层级,硕士和博士,学术教育与职业教育并举,其学位类型呈现多样化的趋势。第一职业学位是美国在医学、法律、神学领域授予的一种特殊职业性学位。从20世纪50年代起,美国对第一职业学位在学科专业目录(CIP)中区别于硕士、博士学位单列,此后的半个世纪中,第一职业学位的定义以及授予的学位名称都没有改变。  相似文献   

19.
推进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分类发展,需要厘清学位制度起源与模式演变。博士学位起源于欧洲中世纪,以巴黎大学为代表,早期仅授予医学、法学和神学三科,以辩论为主,是最高智力能力的标志。科学革命后,哲学博士学位逐步取得合法地位,以柏林大学为代表,通过研讨班、研究所和书面论文等制度设计,形成了洪堡模式,是对学位获得者独立开展学术研究能力的认可。美国通过研究生院制度,促进了博士生教育规模化和多样化,形成了美国模式。为适应产业革命对实用人才的需求,欧洲创办了专门学院,美国形成了专业学位教育制度。不同模式的学位制度有其历史背景与社会属性,在健全中国特色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体系时,需要结合中国国情,在借鉴的基础上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20.
论研究生培养模式多样化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刘鸿 《江苏高教》2002,(6):116-118
研究生培养模式多样化是世界研究生教育发展和改革的重要趋势,它是培养目标多样化,个人价值取向多元化及研究生培养模式自身完善的结果。多维质量观、不同类型的大学、多层学位类型是实现研究生培养模式多样化的重要条件。就我国目前的现实而言,在由“单一”向“多样”变革的过程中应注意避免“固守多样化将有损于质量提高”的认识误区,“重蹈单一化”的操作误区和“追求大而全”的发展误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