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井冈山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是当时革命取得胜利的一个重要方面。新时期。井冈山精神对于培养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价值观教育、艰苦奋斗教育、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民族精神的培育仍具有重要意义,它是一份宝贵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应将其创新地应用于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  相似文献   

2.
井冈山精神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井冈山精神是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在井冈山时期(1927.8~1930.10)革命斗争实践和理论活动的结晶。它的科学内涵是:“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创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井冈山精神在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井冈山精神是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精神支柱;民族精神教育的灵魂;道德观教育的基石;素质教育的动力;思想政治教育的宝典。  相似文献   

3.
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问题、理想信念教育的研究水平滞后于教学实际、社会信仰危机的存在等,使我国高校理想信念教育存在不足.从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的提高;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教学;加强理论研究、增强理论自身的说服力;整合思政课课程资源,形成合力等方面入手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相似文献   

4.
王雅卓 《教育教学论坛》2012,(16):193-194,191
"两个务必"是西柏坡精神的核心,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高扬西柏坡精神具有突出的时代价值,具体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1)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让学生深刻理解"两个务必"的内涵、理论和现实意义。(2)课内课外相衔接,利用西柏坡精神提高学生精神境界,使其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3)以西柏坡精神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和延安精神等一系列革命精神的内在统一性,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5.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1]思政课的核心内容就是理想信念教育。目前我国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虽取得一定进展,但仍存在着弱化、空泛、针对性不足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与创新。引入逻辑层次理论创新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能够完善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系统性、逻辑性和针对性,增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实效,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有效助力。  相似文献   

6.
梁明 《河南教育》2022,(5):43-45
百年党史是党和国家宝贵的精神财富,是高职院校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宝贵资源。百年党史融入高职院校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要整合思想政治理论课党史教学内容、挖掘地方党史教育资源、发挥学生党校党史学习教育功能、推进专业课课程思政建设,从而有效实现百年党史对高职院校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省情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尝试,有利于增强思政课的亲和力、吸引力和实效性,发挥思政课培根铸魂作用。广东省情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路径主要有,通过挖掘广东省情的精神内涵加强思政课教学的理论深度;通过开展思政课省情教育社会实践拓宽思政课教学的广度;通过培养学生家国情怀增加思政课教学的温度;通过合理设置广东省情教育融入思政课的比重掌控好融入的程度。  相似文献   

8.
立德树人任务要求高校将育人资源融入思想政治工作中,伟大建党精神作为我党精神谱系与精神资源,是高校最为重要的育人资源,把握好建党精神的基本内涵,将建党精神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充分融合起来,对学生深化国情教育、党史教育、三观教育及理想信念教育拥有鲜明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高校应通过思想政治课的立德树人工作,明确建党精神的精神实质,探求两者的融合路径和价值、内涵,促进建党精神与高校思想政治课程的充分融合,提升思政教育的有效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9.
课程思政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价值理念以及精神追求等有机融入非思政课程中,发挥其思政政治教育功能,潜移默化地对学生思想意识、行为举止产生影响,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有机融合的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0.
新媒体在大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广泛运用给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的教学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也对思政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使思政课真正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受益终生的课程,必须通过加强对教师的理想信念教育和新媒体培训,加强思政课教师的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1.
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活动,提高学生思政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兴趣,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效果,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重点,也是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文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点、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困惑、思政实践教学的创新与实践三个方面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中国梦教育在全国上下普遍开展,中国梦教育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将中国梦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中,有助于进一步加深广大学生对中国梦的理解,更加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有利于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生心中,为学生日后的学习生活指明方向。由于中国梦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目标取向及本质内涵上具有内在契合性,因此,将中国梦教育应用到思政课程教学中,实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中国梦教育的深度融合,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论述,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中国梦教育融合的重要性,阐述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中国梦教育融合的主要途径,向广大学生传递积极健康向上的理论,展开行动上的指导。以中国梦指导思想政治理论课,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将学生的思想理论与中国梦教育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有效促进广大学生加深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同时,进一步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3.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创新并改进思政教育方法是推动思政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渠道和手段,在数字技术与信息技术蓬勃发展的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进行了创新和变革,使在线教学逐渐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健康发展的重要媒介,使思政教师能够充分利用教学评价、教学资源、教学环境、教学载体、教学计划、教学目标相混合的方式,弥补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所存在的弊端,凸显学生主体在思政教育中的重要性.对此,结合学生主体的内涵,探析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线上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革方法和路径.  相似文献   

14.
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质量和水平,关键在教师。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是新形势下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必然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努力做到:认真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准确把握思政课教材体系,努力在真学上下工夫;深入研究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和学生的认知体系转化的规律,了解学生思想实际,努力在真懂上下工夫;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努力在真信上下工夫;与实际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分析现实问题,努力在真用上下工夫。  相似文献   

15.
面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走好新的赶考之路是党和国家面临的重大时代课题,开展“四史”教育具有鲜明的政治导向和时代意义,将“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符合党在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要求。文章论述了高校思政课与“四史”教育之间的内在逻辑关联,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与“四史”教育的主题与本质一致;“四史”教育与思政课教学要求一致;“四史”教育与思政课历史价值取向一致。文章提出让“四史”教育与思政课教学深入融合是时代所需,符合历史传承,对于实现思政课教学目标、培养高素质人才、树立大学生正确的历史观和崇高的理想信念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承担着对大学生系统加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教育的重任。当前在加快文化体制改革,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增强高校"思政课"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尤为重要和必要。对这一问题的探索与实践不仅是客观现实的迫切要求,也是高校育人及高校"...  相似文献   

17.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从全局的高度出发,做到学校、社会和家庭的协同,决策、机制、管理和实施的协同,目标、任务、方法和渠道的协同,领导、队伍、制度的协同;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等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建设、网络建设、师德建设、学生管理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协同;注重大学生思想理想信念教育、民族精神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素质教育等协同,才能收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应有效果.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新形势下,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引领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构筑大学生强大的精神支柱.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等是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必要环节,是我国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打造高质量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关键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如何渗透青年学生主流思想意识形态,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有效传达,坚定理想信念,强化责任担当意识,守护住心灵净土和文明向善的精神家园,让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为生活的必需品和实现青年梦想的助推器。  相似文献   

20.
东北抗联精神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战争中形成的红色精神。东北抗联精神所蕴含的“理想信念、爱国精神、牺牲精神”为白山黑水十四年的抗日战争提供了巨大的精神动力。东北抗联精神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抗日战争的具体国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在新时代有着引领青少年价值观培养、为民族复兴助力赋能的时代意义。东北抗联精神与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内核、教学目标的契合性、一致性为东北抗联精神融入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了理论前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积极拓展教育路径,将东北抗联精神有机融入思政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形式当中,完成“立德树人”教育目标,深化地方优势党史资源的学习和推广实践,为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构筑自信之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