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出国访学是我国高校教师国际化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依据迪尔多夫的“跨文化能力发展模型冶,提出教师出国访学的过程模型,并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曾赴加拿大大学教育学院访学并已归国的16名中国高校教师的访学收益进行研究。研究发现,访学教师取得了显著的内部和外部收益,表现在理念提升、教学和科研创新以及国际化交流合作等。这些收益不仅促进了教师国际化的可持续发展,还有利于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全面提升。文章最后从个人、院校和国家三个层面对如何加强访学项目的支持和管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乡村教师访名校"是"国培计划"——中西部项目中的一个项目,名校访学既是该项目重要的培训方式,也是重要的培训课程.针对名校访学容易出现访学学校选择的随意性、访学课程安排的粗放性、教师现场学习力不足、访学管理专业性不够等四大问题,提出了SPIS访学模式,即强调访学学校的适切性(Suitability of visit-ing schools)、访学课程的精准性(Precision of visiting courses)、教师访学的能动性(Initiative of teachers'visiting study)、访学管理的专业性(Specialization of visiting management),全文对该模式进行具体操作性分析.  相似文献   

3.
短期海外访学是高校人才培养国际化的组成部分,在培养本科生的国际视野、学习专业领域的国际前沿发展方向、促进学术交流、提升创新能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探讨了高校在本科生短期海外访学项目建设与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并提出了海外短期访学项目建设工作中的一些思考与举措。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学前教育师资水平,国家、地方及高校出台系列政策鼓励专业教师外出访学,经过半年或一年的访学学习,访学效果如何,访学教师的收获如何?本研究从质性角度出发,围绕"访学教师如何看待访学角色?"等问题,对三名国内某知名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访学教师进行访谈,分析、研究得出结论为:学前访学教师具有多重身份,访学教师既是学习者,研究者,也是幼儿园的合作者;学校政策倾斜、家人的支持和访学教师的自身努力是访学教师取得预期效果的保证,为高校访学教师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医学信息资源正在快速发展中,医学教学、仪器应及时接轨国际。高校为开阔专业技术教师的视野,提升教师科研及工作能力,采取短期访学形式,通过走、听、访、思,拓宽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思路,使其了解新的信息资源,可以预防知识的老化,打破长期从事专业形成的固化思维模式。通过对比重点大学与普通院校的工作环境、工作方式,见识先进的仪器,听学术讲座等,感受重点大学的医学学术氛围及科研思路。访问学者如何将访学所得运用到自己的工作中,这是访学最大的目的。研究基于广东医科大学30多位专业技术人员短期访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浸会大学等校,从听课、走访实验室、图书馆、校园环境等多角度出发,围绕访学过程中对访学地区的文化差异及对教学、科研、工作方式的思考,来阐述访学对提高高校专业技术人员的医学信息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创建博士生访学基地的必要性,总结了华东师大教育学博士生访学基地的运作及其效果,对访学基地取得初步成功的原因从理论层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本文总结了作为专业课任课教师项目的出国公派人员的访学心得和学习体会,关注美国任课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并与中国大学的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情况进行了一定的对比,讨论如何在回国教学工作中对美国教学的一些教学方法进行借鉴,探讨访学经验在本科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上海交通大学实施博士生国内外访学项目的基本情况,并对此项工作的深入开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结合亲身经历的国内访问学者生活,简述了国内访学对于青年教师成长过程中在思想、视野、心理等方面的影响。强调了只要善于把握机会,国内访学计划是短期内提升青年教师素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考试周刊》2017,(6):18-19
悉尼大学的访学交流使作者对悉尼大学化学系的教学和科研有了一定的了解。本文从悉尼大学教学、科研和在悉尼的生活三方面介绍作者在悉尼大学访学交流的见闻和体会,以期为我国青年教师出国访学与深造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