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沟通——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必备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沟通能力是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成为了企业挑选人才的首要因素,提高沟通能力是高校毕业生提高就业能力的基础和前提,学校要注重,第一课堂教育,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参加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  相似文献   

2.
在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大背景下,艺术类大学生所遭遇的就业难或就业的不确定性,除了艺术类劳动力市场的自身特点之外,是否与其就业能力有关?本研究以艺术院校大学毕业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他们自我认知的就业能力总体水平较高,系别对艺术类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有影响,在团队合作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学习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基本能力上的表现愈好,其就业能力整体就会愈强。依据研究结果,大学生亟需提升自身能力尤其是学习能力;学校应根据社会需求及办学特色调整专业设置或招生计划,推进教学改革,完善生涯辅导工作。  相似文献   

3.
对2013届本科毕业生547份问卷调查和分析表明,对自我就业能力各因素评分由高到低依次为个人品质、人际沟通、问题解决、团队合作等,调查对象对客观就业质量评分由高到低依次为工资水平、就业地点、单位知名度等,主观就业质量评分由高到低依次为工作单位满意度、专业对口满意度等。  相似文献   

4.
围绕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问题,对管理类和经济类应届大学毕业生、往届大学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进行了问卷调查。调研结果发现,三个群体均认为就业能力在大学毕业生就业中占有重要地位。用人单位认为,沟通能力、问题解决和决策能力及自我管理能力不仅是大学毕业生必备的能力,而且也是他们普遍欠缺的能力。往届大学毕业生认为,就业能力高低决定其初次就业成功率和初期就业质量。与用人单位的观点相比,应届大学毕业生、往届大学毕业生普遍高估了自己的就业能力。三个群体均认为本科教育在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就业能力提升需要大学生本人、高校、用人单位及政府相关部门几方面的配合。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以就业能力的基本结构为基础,对高校课程的诸多结构性要素对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影响展开问卷调查.研究发现:毕业生对本科各类课程的总体满意度不佳,且存在专业差异;专业教育课程无法满足毕业生实际工作需求;各类课程对毕业生就业能力的促进浮于表面;毕业生胜任工作能力与市场所需能力差异巨大.基于研究结果的分析与讨论,提出大学课程结构性调整的策略:增设通识课程;重点建设与更新专业基础课程;调整实践课程与素质课程比例及类别,实践课程需分阶段实施;吸纳行业精英参与课程设置.  相似文献   

6.
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代后,"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正逐渐失去原有的光环,加之日益增加的就业压力,使得大学生以一种怎样的心理去面对就业成为值得调查和分析的问题。本文结合大学生心理调查情况,对如何调整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提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大学毕业生就业之社会支持系统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偏紧和就业层面下移的事实,是世界性的共同问题,而且涉及到全社会的各个方面。因此,有必要建立起一个强大有力的社会支持系统,由家庭、学校、社会和政府通力合作、共同努力,帮助大学毕业生解决就业难题。  相似文献   

8.
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对于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有很重要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大学毕业生由于性别、政治面貌等因素的不同会导致就业能力的显著差异。工作经历、环境适应能力、社交礼仪等因素对就业能力有显著正向影响,并且呈线性关系。高校应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加强实习、实践教学。大学生自身要注重个人修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在学习中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几方面的共同作用,才能有效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在对大学毕业生情绪管理能力与就业绩效关系的系统分析基础上,采用调查问卷法对大学毕业生情绪管理能力对就业绩效的影响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情绪管理能力已成为影响大学毕业生求职的显性因素,大学毕业生情绪管理能力的不同维度对就业绩效的影响效应显著不同,其中情绪认知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对就业绩效各维度均有显著影响,情绪适应能力只对过程绩效有显著影响,情绪表现能力对获得绩效和满意绩效均有显著影响。情绪管理能力对就业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将为高校运用情绪管理促进就业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由于就业市场的培育滞后于劳动力的增长速度,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日趋严峻。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需求促进政策对大学毕业生就业行为选择和就业机会有显著影响;供给促进政策对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和就业机会有显著影响;供求匹配促进政策对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和就业机会有显著影响。因此,完善就业政策以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解决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集美大学诚毅学院为例,从独立学院与母体大学毕业生的综合就业能力比较分析出发,从出口"回看"培养质量,对独立学院如何提升毕业生的综合就业能力提出建议,力求促进母体大学和独立学院的教育教学改革,相互促进达到双方共同良性发展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改革和发展,尤其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过去的精英型走向“大众化”,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出现了一系列新的特点和趋势。从良性的角度讲主要有毕业生就业绝对量的逐年增长,毕业生的地域流向、单位流向、岗位流向越来越合理,毕业生考研人数越来越多。存在的不良现状主要有就业率出现下降趋势,毕业生待业绝对量逐年增加,毕业生就业存在学科专业、学历层次、院校类型、性别、家庭背景和地域流向等方面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鉴于先前鲜有人同时关注就业能力和社会网络对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影响,本研究将从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两个角度出发,探究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和社会网络特征对其就业质量(起点薪酬、工作满意度)的影响。本研究结果表明,在控制了性别、年龄和文化程度等人口统计学变量的情况下,就业能力对起点薪酬和工作满意度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β=0.227,p0.01;β=0.159,p0.1);社会网络规模对起点薪酬和工作满意度也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β=0.173,p0.05;β=0.190,p0.05);社会联系人地位在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和起点薪酬间起着显著的调节作用(β=-0.150,p0.1)。  相似文献   

14.
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通过对大学生就业问题问卷调查发现,目前大学生择业的自主意识和竞争意识增强,定位比较理智、自我分析比较客观,择业期望值偏高、社会责任意识淡薄,很少顾及所学专业、专业意识逐渐淡化,缺乏科学的职业规划、求职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因此,必须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力度,加大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力度,加强大学生就业的指导与服务.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大学生就业问题问卷调查发现,目前大学生择业的自主意识和竞争意识增强,定位比较理智、自我分析比较客观,择业期望值偏高、社会责任意识淡薄,很少顾及所学专业、专业意识逐渐淡化,缺乏科学的职业规划、求职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因此,必须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力度,加大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力度,加强大学生就业的指导与服务。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改革和发展,尤其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过去的精英型走向“大众化”,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出现了一系列新的特点和趋势。从良性的角度讲主要有毕业生就业绝对量的逐年增长,毕业生的地域流向、单位流向、岗位流向越来越合理,毕业生考研人数越来越多。存在的不良现状主要有就业率出现下降趋势,毕业生待业绝对量逐年增加,毕业生就业存在学科专业、学历层次、院校类型、性别、家庭背景和地域流向等方面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可能影响到我国社会、经济、政治等方方面面,因此应对大学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从软件、硬件方面同时着力,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18.
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信息准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毕业生的就业信息准备,即就业前对求职择业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就业信息的收集和处理,以及为解决就业问题而建立的一套就业信息准备过程。  相似文献   

19.
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化是就业市场化问题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反映。大学生就业问题涉及到我国高等教育体制,也涉及到市场经济体制在教育领域的运用问题。就业市场化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是劳动就业管理体制市场化的产物。毕业生就业市场既有一般劳动力市场的一般特征,也有不同于社会就业市场的特点,具有其独特的内涵、运行机制和特征。  相似文献   

20.
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除了各级政府部门,各高校和用人单位通力合作,构建完善的就业机制外。广大大学毕业生还必须转变就业观念,树立在创业中就业,在就业中发展的创新理念,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到西部,到农村、基层,到非公有制企业,创业奉献,这是落实新一轮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促进毕业生就业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