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先看一则教例:《苏东坡改对联》师: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吗?生:苏东坡是谁?生:对联是什么?生:苏东坡为什么要改对联?生:苏东坡原来写的是什么对联?生:他改对联的结果怎么样?生:这两幅对联什么意思?(教师对学生的问题有选择地梳理板书。)师:请大家带着这些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开始!(学生读书)接下来,教师就黑板上的问题回到课文朗读材料,学生一作答,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间相互补充,解决了所有的号,教师颌首点头,一切都在教学设想之中,一篇课文就这学完了。以上“质疑问难”的教学片段我们都很熟悉,目前我们些教师所谓的“质疑问…  相似文献   

2.
“提出质疑”这种说法是否正确呢?让我们先来看几个例子: ①专家对公务员录用标准提出质疑。(中国法院网) ②一些专家学者对“依法治党”提出质疑。(《每日文萃》)  相似文献   

3.
不知什么时候起,报刊上出现了“提出质疑”这一说法。先请看下面的例句(下划线为引者所加):①一位同事指着某大报上一条粗黑的巨幅标题《众委员共商国是》提出质疑……(《国事和国是》,某报1993年6月20日第2版,转引自《咬文嚼字》1995年第10期31页)  相似文献   

4.
实施新课程后,语课堂上出现了一些可喜的变化,特别是尊重学生的主体阅读体验,不以老师的讲解来代替学生的个性化阅读,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勇于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等方面,可以说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局面。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很多老师,包括我自己,时常能把课堂上的时间留一些给学生进行质疑问难,这样做的目的和效果自然不言而喻。  相似文献   

5.
6.
彭丽彬 《考试周刊》2009,(11):217-218
好奇是儿童的天性,小学教育中充分利用儿童的好奇心,培养其质疑与释疑的能力,搭建质疑平台,使其体验释疑的学习乐趣。这对儿童的创新意识培养具有不可忽视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的关键点是“问题意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都是基于“问题”而进行的。因此,自主质疑成了教师体现新课程理念与提高课堂效率重要的教学策略。在欣喜之余,我们也有必要静下心来反思课堂自主质疑真正的价值导向。  相似文献   

8.
怎样才能《让“质疑”不再遭受质疑》,文章以案例阐释教师在“质疑”这个学习环节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质疑,是新课程实施后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个热门方法,众多老师在教学中都在时不时地采用这一方法。包括我在内,很多时候也在运用这样的方法,的确也有很好的效果。质疑是“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但观察当下的课堂,有些时候却是“质”不像“质”,“疑”不像“疑”,这让我又对学生的“质疑”产生了新的质疑。  相似文献   

10.
11.
在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常常看到我们的学生被老师这样要求着:要发现自己的不足,吸取别人的优点,一定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诚然,学习他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是有一定作用的。但我们如果反过来思考以下几个问题也许会有另  相似文献   

12.
阎德明先生(其文见《中小学管理》1998年第9期)及所有持“四要素”观点者认为,校长负责制是“上级宏观领导、校长全面负责、支部保证监督、教职工民主管理”的一种具体的学校领导体制。但笔者认为:这“四要素”中除了第二个要素可取外,其他纯属多余。试想一下:有哪一所学校可以脱离上级宏观领导?即便是民营学校,也是要经过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并接受其宏观领导与指导的。至于“支部保证监督”就更是令人匪夷所思。  相似文献   

13.
梅里雪山据说是地球上唯一尚未被人类征服的处女峰了.从几年前开始便不断有人做着各种努力试图登顶,虽然已经失败了几次,虽然已经为此丢了不少人的性命,虽然知道这是藏民族心目中不容玷污的圣山,但是仍有人不肯放弃登顶计划,并美其名曰:撜鞣匀粩 ,撜故救死嗔α繑.  相似文献   

14.
省编现行高中语文教材第三册第二课《深切地怀念敬爱的董老》,附有董老的光辉诗作《九十初度》。编者对诗的第二句“吾生多难感蹉跎”的“蹉跎”一词是这样注解的:“蹉跎——这里是挫折的意思。”我认为这个注解是值得商榷的。《汉语辞典》蹉跎一词的第一种解释是:“失足颠踬,如‘中扳蹉跎’(见楚辞)”。第二种解释是:“谓失时,如‘年已蹉跎’(见晋书)。”《新华字典》上则直接解为“把时光白耽误过去,如“‘岁月蹉跎’。”我们现在用“蹉跎”一词常用它的“空过时光”这个意思。  相似文献   

15.
屈指算来,站在三尺讲台上已经十三年了。这十三年来,我一直教育学生只要说出去的话就要算话。为了以身作则,在学生面前,我也一直是说话算话的榜样,我自以为一个说话不算话的老师绝不是好老师。直到有一天,我亲身经历了这样一件事,才重新思考:作为一个好老师,说出去的每句话是否都要算话?  相似文献   

16.
网络文学(在因特网上发表的文学作品)与传统文学(在纸质媒介上发表的文学作品)相比,优越性显而易见。主要是:原来危如蜀道、小似羊肠的发表渠道,转眼成了一条没有阻碍的通衢大道。如果“人皆可以为尧舜”属于不可企及的理想,“人皆可以当作家”则早已成为互联网时代的既成事实。你只要把大作往某个网站或个人主页一贴,作品就已发表成功,所有传统媒介中的复杂流程,在这里已简化为鼠标的轻轻一击。  相似文献   

17.
2002年10月20日《广州日报》A2版刊登了题为《三峡最后的纤夫走出风景》的一则新闻。所附插图配有这样一句解说词:“一收到钱,纤夫立刻摆出整齐的甫士,让人哭笑不得。”何谓“甫士”?  相似文献   

18.
要让学生心悦诚服地听老师的话,最好的办法是老师也听学生的话。  相似文献   

19.
郭成杰 《现代语文》2005,(5):126-126
我写了一篇文章,叫做《不用推敲的“推敲”》发表在《作文指导报》2002年某一期上。大意是说,“推敲”一典源出贾岛的《题李凝故居》,诗歌的内容写的是诗人自己去访问在野外隐居的朋友。到朋友的住处,天色已晚。于是看到“鸟宿池边树”就“僧敲月下门。”需要说明的是,当时,诗人正同时做着僧人,所以这个僧就是贾岛。门不是自家的,又是傍晚时分,对门当敲是自然的,我觉得用不着推敲,尤其用不着让在京城做着京兆尹(京城的行政长官)并没有身临其境的韩愈来敲定“敲”字。这个故事揭示出传说是民众理想的折射,文人们的传说也一样——这是一个以文…  相似文献   

20.
有人说,素质像一整座冰山,作为知识和能力的东西,是冰山露出水面的那部分,而浸在水里的那部分,那大得无法测量的部分,叫文化底蕴(或者“文化素质”)吧,这些在文化学里称为“规范文化”和“认知文化”的玩意,就在这培养记忆力的道具里深藏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