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进入2I世纪以来,我国的文化事业迅速发展,以此带动了我国的文化产业的发展。民营文化企业作为一支新的文化载体伴随文化市场的开放而悄然兴起,到目前为止,民营文化企业我国的文化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与传统的国有文化企业相比,其更具有灵活性,但是由于市场体制、凰家政策及企业的观念等方面的制约,我们的民营文化企业发展缓慢。因此,我们必须积极突破民营文化企业的发展瓶颈,提出发展民营文化企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传播文化是从印刷媒介到电子媒介,再到互联网络的新兴媒体。它从民间文化、市民文化到大众文化,其涵义不断演化,表现出两重性;它扩张文化概念,形成人与人及群体之间、生活和信息空间息息相关的互动关系,促使创新性思维及价值意识建构方式转型,诱使人们沉醉于超文本的形象,扬弃传统文化古董,追赶全球化新潮,强化商业价值,冲击伦理价值,由集体性转向个体性话语,形成现代性焦虑,导致电视化的第二现实。其负面影响表现为文化的堕落和异化,精神的流放和分裂。电视文化秩序由法制、生活和产业等三个层面组成:公民营并存,兼收并蓄,相互影响与制约。  相似文献   

3.
山东省民营书业一直是民营书业的标杆,此次恰逢第十九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在济南举行,也给了记者一一采访的机会,得以找寻山东民营书业的发展机缘。受访者无一例外地都谈到,山东民营书业的发展与山东是经济、文化、教育大省是分不开的,与孔孟之乡博大深远的文化涵养是分不开的。图书只是表现形式,文化才是根基。没有文化创新奢谈图书业发展,无异于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相似文献   

4.
正时隔十年,再次与民营书业界的同志在山东淄博见面,一起回顾民营书业走过的风风雨雨,看到民营书业今天的发展规模,感到非常高兴。在这十年改革发展的过程中,民营书业对新闻出版业的体制改革、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建设都做出了重要贡献,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一支重要力量,也为民营书业迎来一个新的春天奠定了重要基础。借此机会,有一些想法和大家交流一下。  相似文献   

5.
胡艳歌 《大观周刊》2011,(33):135-135
文化体制改革在国家政策层面为民营文化企业的发展拓宽了路径,新的市场环境在造就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的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挑战。在冷静面对挑战的同时亦要把握难得的发展机遇,在市场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化产品的质量产出和民营文化企业的生存有着极为缜密的联系。  相似文献   

6.
抗战时期,一大批投身于抗战救亡事业的知识分子聚集于广东战时省会曲江(今韶关),其中一些左翼知识分子积极奉行中共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抗敌策略,以办报出刊、文艺创作、深入乡村民众中开展文化建设等方式展开抗战文化活动,进步文化人群体通过省港抗战文化活动,增强了民众的民族观念,激发了他们的爱国热情。左翼进步文化人群体在战时文化宣传工作中所做的努力及取得的成绩,对于当前的城乡文化建设工作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传统出版业里,民营出版以其独有的特色在出版领域占据着重要的位置。Web2.0给传统民营出版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对此不少业内人士认为,机遇与挑战并存。在这样一个快速发展的时代里,如何在数字化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找到适合自己的数字化转型之路,成为不少民营出版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民营出版的佼佼者——天舟文化为例,探讨民营出版的数字化转型。  相似文献   

8.
关于图书馆文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图书馆文化是图书馆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积淀而成的,是维系图书馆生存和发展的群体意识、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及其它管理特征的集合。本文就图书馆文化的特征、功能、创新以及图书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9.
本文结合历史变迁中的民营书店,讨论独立书店气质与城市特色相互感染、相互依托的文化现象。同时,结合北京和上海历史背景、文化环境差异,考察两地书店在各历史时期中所扮演的文化传播的角色,并探讨独立书店如何利用自身优势成为城市的文化地标。  相似文献   

10.
《今传媒》2005,(9S):14-14
8月8日,为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充分调动全社会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进一步引导和规范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逐步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提高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我国政府明确提出要鼓励民营资本进入文艺表演、电影电视剧制作发行等文化产业,支持民营资本参与部分国有文化单位的股份制改造。该日,新华社播发《国务院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决定》,就有关问题作出如下决定: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工业化和城镇化高速发展的时期,进城农民工群体已成为不可缺少的一支重要力量.农民工群体的阅读需求及阅读服务面临很多问题,加强农民工群体文化权益保障研究,已成为一个无法回避的重要课题.本文以重庆农民工为例,剖析农民工群体的阅读需求发展态势及阅读服务供给现状,提出通过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体制,建立阅读服务政策机制,培育阅读需求表达机制,健全阅读服务供给机制,保障农民工群体的文化权益,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相似文献   

12.
肖燕 《新闻世界》2011,(10):180-18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得到改善,富裕起来的广大群众对文化生活有了新的需求,使一度沉寂的民营文艺院团犹如雨后春笋,焕发生机,成为广大城乡基层地区引人注目的文化景观。因此,正确地认识民营文艺院团,促进民营文艺院团的健康发展,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文化生活的需求,已成为必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意义]调查分析国外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项目中的特殊群体包容性实践,总结其经验,为促进我国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群体均等提供借鉴。[方法/过程]选取国外8个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项目作为调查对象,运用网络调查法,对其特殊群体包容性实践进行分析。同时,立足于我国现状,提出对我国的建议。[结果/结论]国外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项目主要从建设规划、可访问性、文化资源、文化活动以及项目服务这5个方面体现对特殊群体的包容性。立足于实际,我国应找准特殊群体项目建设路线、确立特殊群体可访问性标准、加强特殊群体文化资源建设、创新特殊群体活动形式内容、扩展特殊群体项目服务类型。  相似文献   

14.
金融危机,小民营书业倒下,一批颇具实力的大型民营策划与发行机构发展壮大。2010年12月上市的湖南天舟科教文化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民营书业第一股亮相北京图书订货会。发布会现场除举行新媒体合资公司亮相、新品牌签约仪式外。  相似文献   

15.
论网络传播中的文化现象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尝试从传播学的角度对国际互联网络空间的文化现象进行一些初步的探讨。从90年代开始,国际互联网以空前的速度开始大规模商业化的进程。网络传播作为一种新的传播手段粉墨登场,网络传播活动的出现促进了网络文化现象的出现。本文认为,网络空间的文化现象的产生是建立在传统的受众获得了空前的传播自由以及网络空间的信息交流的巨大自由度基础之上的。网络文化是一种群体化、多元化、多层次和极具创造性的文化形态。根据网络文化的这几个特点,可以对网络文化分别进行分类。本文对根据网络文化的群体化所区分的两种文化形态——网络媒介文化和网络亚文化群体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并对大众文化在网络传播时代的命运及网络文化的负面影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企业文化是企业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狭义的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员工群体在长期的实践中所形成的群体意识及行为方式.国有图书发行企业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自有的、独特的企业文化,但或许是这种企业文化过于根深蒂固,当企业面对日益变化的市场竞争环境时,从这种企业文化中发散出来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却与市场经济的主流价值观格格不入.  相似文献   

17.
《档案与史学》2002,(3):22-31
1952年6月成立的新文艺出版社是华东地区一个出版文学读物的出版社,是上海文艺出版社的前身,今年是其成立50周年。新文艺出版社是由郭沫若先生主持的群益出版社、俞鸿模先生主持的海燕书店与任宗德先生主持的大孚出版公司合并组成,这三家出版机构都是在国统区较有影响的出版社,对传播进步文化作过贡献。1951年在华东新闻出版局的领导下,群益、海燕、大孚以“公私合营”的方式合并组成新文艺出版社,由刘雪苇与王元化主持工作。现保存的这一组档案,反映了新文艺出版社的组建与成立之初的一些情况,现整理公布,供研究者参考。选编者邢建榕、 周利敏。  相似文献   

18.
黄俭 《出版参考》2007,(10X):24-24
文化是一个群体概念,文化现象是群体现象。接力出版社作为一家优秀出版社,传承文化是企业的根本目标,可以说,文化是出版企业的根。这种文化特性,不仅体现在我们为读者提供丰富的文化产品,更贯穿于我们经济活动管理的全过程,重点表现在用文化构建企业管理的底蕴与基本逻辑。[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目前网络文化研究重点应该是在价值体系的基础上,研究网络文化孕育的文化冲突的形式,但是目前研究这些冲突的原因和意义方面所做的工作很少.根据布迪厄的群体区别理论,文化冲突不仅仅发生在跨文化区域,而是在跨群体、跨社区、不同种媒介技术形式之间都会产生.所以本文在国家文化、组织文化和群体文化三个层面展开研究网络文化的冲突与适应,并参考特定网络技术价值,总结出网络文化的交集所导致冲突的几种形式,研究出网络文化的适应模型.  相似文献   

20.
新时期,网络技术已对社会文化产生巨大影响。在网络文化形成过程中,人们依托网络平台进行思想交流,在焦点事件刺激下逐渐形成差异化的社会认同和处世心态。在这些变化里也透显出一定程度的群体心理极化趋势。根据贝克的风险社会理论,这种由群体心理极化增加的文化风险,形成了新的文化安全问题。本文以一种检视的视角审视流行的"屌丝文化",通过分析极化心理的表征及文化形成中的媒介环境影响,试图找寻疏解极化心理的路径,进而解决文化风险引发的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