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春暖花开天气温暖的季节,一些做侦察工作的蜜蜂就飞出箱外去寻找蜜源。当侦察蜂在外面找到了蜜源,它就吸上一点花蜜和花粉,很快地飞回来。回到蜂群后,它就不停地跳起舞蹈来。这种舞蹈是蜜蜂用来表示蜜源的远近和方向的。蜜蜂的舞蹈一般有圆形舞和“8”字舞两种。但蜜蜂是如何在黑暗的蜂巢内部“看到”同伴的“舞蹈”的呢?  相似文献   

2.
蜜蜂舞     
蜜蜂舞山东莒南一中(276600)徐连清蜜蜂是一种营社群生活的昆虫。蜜蜂舞是工蜂中的侦察峰与其它工峰之间传递信息的有趣方式。侦察蜂用不同舞蹈姿势在蜂巢内对同一种蜂群的工蜂传递蜜源地、蜜源方向和蜜源距离的信息,使其按一定路径去采集花粉和花蜜。蜜蜂舞是德...  相似文献   

3.
蜜蜂:建筑结构哪家强 蜜蜂不仅勤劳,还非常有智慧,蜂巢就是最佳体现.蜂巢是工蜂用自己分泌的蜂蜡搭建而成的,是蜜蜂们哺育幼虫、储存食物的"大本营".蜂巢是严格的六角形柱体,一端是六角形开口,另一端是封闭的六角菱形底.底盘由三个相同的菱形组成,这些菱形的钝角均为109°28′,锐角均为70°32′.这样的形状和结构既坚固,...  相似文献   

4.
在非洲的原始森林里,有一种麻雀大小的鸟,叫声清脆很招人喜欢,当地人称它为向导鸟。向导鸟最爱吃的食物就是蜜蜂的幼虫,而要吃到蜜蜂的幼虫就要到蜂巢里捉,这对向导鸟来说是不可完成的事,因为它只要一靠近蜂巢就会有成群的蜜蜂围上来,把它蜇得遍体鳞伤。但向导鸟有办法,它总是能借助当地土著人的力量吃到喜爱的食物。土著人生活在几乎与世隔绝的森林里,而蜂蜜是他们能吃到的唯一一种含糖的食物,是土著  相似文献   

5.
人有人言,兽有兽语,各种动物都有让其同类能了解的“语言”。蜜蜂的舞蹈“语言”是大家都很熟悉的,殊不知蚂蚁也有一种舞蹈“语言”,它可以使同伴知道其已找到了丰盛的食物。  相似文献   

6.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4题。解码蜜蜂的舞蹈蜜蜂经过几千年的进化,实现了相当高级的社会性生活方式。个体分化成几种生理和职能均显著不同的类别,有一类雌蜂专司育幼及采集食物等职能,称为工蜂。当工蜂的“先头部队”外出觅食找到食源之后,会飞回蜂房,通过一种复杂的近似舞蹈的运动形式将食物的方位、距离等信息传递给同伴。这在相当程度上承载了语言传递信息的功效,称之为“舞蹈语言”并不为过。  相似文献   

7.
蜜蜂觅食的奥秘德国的研究人员发现,蜜蜂能依靠点算旅途上路标的数目量度蜂巢与食物源之间的距离。两名德国研究人员进行了一次试验,他们在距蜂巢超过250米的一片草原中央放置了一个装有糖浆的喂食器,再训练蜂巢内的蜜蜂飞到喂食器觅食。接着,他们沿着蜜蜂飞往觅食...  相似文献   

8.
蜜蜂和启示     
董淑亮 《少年月刊》2022,(22):22-25
<正>交流蜜蜂不会讲话,它们发出的“嗡(wēng)嗡”声也不是语言,而且它们听不见任何声音。那么,蜜蜂是怎样交流的呢?科学家发现,蜜蜂会跳“芭蕾舞(bālěi wǔ)”,它们是用“舞蹈”来传递信号的。蜜蜂的“芭蕾舞”不仅能指示蜜源的方向,还可以表明蜜源的距离。想要告诉同伴蜜源离蜂巢(cháo)很近,  相似文献   

9.
红河县彝族乐作舞是一种集歌、舞、乐于一体的自娱性舞蹈艺术,它集中体现了彝族生态背景、生产体验、生活场景。文章从“源”“圆”“元”“原”四个维度对红河县彝族乐作舞反映的生态系统进行分析,探其历史文化意蕴,求其创新发展之路。文化不可脱离生境而发展,因而对红河县彝族乐作舞所处生境的保护也是对其文化传承与保护最重要的前提条件。文章通过“入境”研究和“造境”传播两种途径切入,对促进红河县彝族乐作舞可持续发展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0.
在非洲的原始森林里,有一种麻雀大小的鸟,叫声清脆,很招人喜欢,当地人称它为向导鸟。向导鸟最爱吃的食物就是蜜蜂的幼虫,而要吃到蜜蜂的幼虫就要到蜂巢里捉,这对向导鸟来说是不可能完成的事。因为它只要一靠  相似文献   

11.
动物世界是一个神奇的世界。弱肉强食是动物界的自然法则,强者与弱者之间似乎天生就是一种“水火不相容”的关系。但令人难以相信的是,它们之间居然也能朝夕与共,和睦相处。甜蜜的友谊非洲蜜獾是一种喜欢独居的动物,但它却和一种褐色的小鸟——响蜜鸟结下了“甜蜜的友谊”。在非洲,很多蜜蜂都选择在地上建巢。当响蜜鸟发现蜂巢以后,就会向密獾的洞飞去,发出一种特殊的叫声。一听到这种叫声,蜜獾就立即钻出洞来。在响蜜鸟的带领下向蜂巢跑去。蜜獾的毛又密又厚,所以蜜蜂奈何不了它。很快蜜獾就把蜂巢挖开了,一股脑儿地将蜜蜂的幼虫和蜂蜜吃掉…  相似文献   

12.
《今日中学生》2016,(19):68-69
近日,科学家首次发现蜜蜂“种植”真菌,以喂养幼蜂. 尽管科学家早已发现蚂蚁和白蚁等社会性昆虫都会“种植粮食”,但他们一直认为蜜蜂只能靠花粉和花蜜哺育后代.如今,事实证明他们想错了.对于一种生活在巴西的无刺蜂来说,不“种植”真菌,它们将无法生存. 巴西科学家克里斯蒂亚·梅内兹和他的研究团队发现,他们所观测的30个无刺蜂的蜂巢中都生长有白色的红曲霉菌落.一开始,研究人员认为这些真菌是污染物,后来却发现,红曲霉菌只生长在蜂巢中幼蜂居住的地方.幼蜂以这些真菌为食,吃得津津有味.  相似文献   

13.
舞蹈是一种以展示心灵与情感为宗旨的人体文化。"情"为舞蹈的本质因素,不但是其"形"的灵魂,而且是其"神"的内在根据。无情便无舞,欲舞先动情,舞由情生,情为舞之魂。在意境教学过程中,舞蹈的意和象也存在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其结构层次表现为:景、情、境。  相似文献   

14.
圆舞曲是一种外来的音乐体裁,音译叫"华尔兹"。它是一种轻快优美的舞曲,活泼流畅,和声简单,节奏鲜明。通常在舞会中跳"三步"时,用的音乐就是圆舞曲。"圆舞"最初起源于奥地利,本是一种民间群众舞蹈。它采用滑行舒平步旋转圆圈图形,动作轻快优美,情绪热烈欢快,是当时的所谓"农村舞蹈"。到19世纪40年代,这种舞蹈很快就广泛流传在欧洲各国的大、中、小城市中。圆舞曲的节拍有3/4、3/8、6/8,经常是以3/4节拍为多。在演奏或演唱时特别强调重拍,目的是配合舞蹈中旋转圈圈的动作。  相似文献   

15.
“舞感”是指舞蹈者利用舞蹈表情达意、状物抒情表现的艺术美感。将培养“舞感”融入中职舞蹈教学中,对于提升中职学生的舞蹈能力有关键的作用。本文从中职舞蹈教学的实际情况出发,展开分析了将培养“舞感”融入舞蹈教学的意义,同时从提升悟性、提升乐感、提升美感、丰富训练、落实评价五个层面提出培养中职学生“舞感”的具体策略,希望为提升中职学校舞蹈教学的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大神尪”傩舞是我国傩文化在闽台遗存的一种独特祭祀仪礼,在文化人类学视阈中,闽台“大神尪”傩仪是联系人与自然的文化表达范式,有其迥异于其他地区傩舞的艺术特点;“大神尪”傩舞形态背后蕴涵着闽台文化区的舞蹈文化特质,具有维系民族文化认同、反映我国傩文化发展的世俗化趋势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7.
黔东南是苗族集聚区,有古老的“古瓢琴舞”。古瓢琴舞主要流传于丹寨县的雅灰、送陇2个村,还有相邻的雷山、榕江、三都等县个别同支系的寨子。古瓢琴舞是一种乐舞,音乐和舞蹈是不可分割的血肉关系,没有琴乐就无所谓舞蹈。古瓢琴舞又与苗族百鸟衣有联系。  相似文献   

18.
王娟 《现代语文》2006,(11):80-81
中国戏曲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戏曲用它特有的形式传承着中华民族的化,其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由演员装扮人物;在一定场合当众作故事表演;通过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来表达思想感情、感染观众。①而戏曲在故事表演当中,通过歌舞动作表现人物的某种情绪,来体现戏曲“唱、念、做、打”的艺术特点。王国维在《戏曲考原》中说道:“戏曲,谓以歌舞演故事也。”此种说法,抓住了戏曲的基本特征。戏曲的舞蹈美贯穿在戏曲表演体系中被人们习称的“做”和“打”这两种功法之中。戏曲舞台上人物的一切行动都是舞蹈化了的,戏曲舞台上人物形象,可以说是舞蹈艺术的形象。戏曲舞蹈需要演员调动起自身肌体和精神的一切因素,实现美化和舞蹈化,而且服饰、道具等,也都参加了美化和舞蹈化的创造。戏曲演员手中拿的、头上戴的、腰上系的……都可以形成舞蹈化的身段组合,如羽扇舞、团扇舞、折扇舞、闭扇舞、双扇舞、方巾舞、马鞭舞、船桨舞、水旗舞等等,还有舞帽翅、舞鸾带、舞甩发、舞红绸等,任何一种生活用具一经纳入戏曲舞台而成为道具时,就会产生出精彩的舞姿,构成富有表现力的戏曲舞蹈。  相似文献   

19.
“红舞”作为高校课程思政的重要资源和重要载体,传播方式还比较单一,育人价值有待挖掘,这影响了“红舞”育人功能的有效发挥。应重新审视“红舞”融入高校课程思政的育人价值,探索“红舞”融入高校舞蹈教学的路径:“红舞”内涵融入课程思政的原则,“红舞”精神融入舞蹈教学目标,“红舞”元素融入教学实践。“红舞”作为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思政的红色元素,将专业技能和思政教育两者有效融合,以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20.
婺源傩舞又称“鬼戏”,它是一种最古老的祭神跳鬼、祈求幸福的传统舞蹈。据说,婺源傩舞历史悠久,早在明代就开始流行。这种舞最大的特点就是每个演员在演出时必须戴着面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