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纪录片呈现出繁荣发展之势,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有所提高,但从题材上看,历史人文、自然地理类纪录片占多数,而现实类题材则较少,由此,业界开始有意识地向现实题材回归。伴随我国纪录片向国际进发,现实题材纪录片也尝试着实现国际化表达。  相似文献   

2.
中国纪录片总是处在回归的过程中。之前是回归"社会中的人",现在要回归"地球上的命运共同体"。纪录片市场化转型正在扫除以往局限自然类纪录片发展的资金、技术障碍。日益理性的观众和国家战略传播需要将推动自然类纪录片走向繁荣。  相似文献   

3.
王天 《今传媒》2011,(12):59-60
自然类纪录片已经成为当下人们最为关注的纪录片种类之一。它从生态现实出发,体现对生命的深层关注,对自然的终极关怀,表现出对生命的尊重珍爱。本文从叙事方法和审美视角两个方面,对纪录片《海洋》进行了分析,对最新自然类纪录片的发展成果和突出特点进行了总结,同时,也揭示了自然类纪录片对人类产生的深刻而意义。  相似文献   

4.
孟坚 《视听纵横》2007,(6):56-58
在我国影视界,文献纪录片的创作历史悠久,成就辉煌。文献纪录片在纪录有关国家的重大历史事件、重要政治人物、重点社会活动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各地社会经济生活和地方文化建设中,文献纪录片也有很大的发挥空间。本文结合地方台纪录片创作的具体实践,对地方文献纪录片创作的理念、地位和方法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5.
2012年度中国纪录片理论研究热度不减,学者们从《舌尖上的中国》、《春晚》等热播纪录片的个案研究中探寻纪录片的发展方向;纪录片传承传统文化、实现民族身份认同、塑造国家形象的作用和意义越发引起重视;纪录片创作的技术手段越发先进,但须用之有度;纪录片频道和纪录片栏目作为纪录片传播的平台,优势与不足并存;目前我国纪录片市场的发展尚不充分,学者们探究其困境及产生原因,展望其发展前景和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纪录片电的发展呈现向特别纪录片、调查纪录片、微行纪录片、大型纪录片、体育类纪录片、探险类纪录片等发展的趋势,好的纪录片具备动人的故事和激烈的矛盾冲突(故事性),自然会挑起观众情感的波澜,引起观众的共鸣。记录片大师罗伯特.雷德福认为:纪录片的崛起是因为它们本身更具有可看性。与此同时许多人却不约而同地开始谈起中  相似文献   

7.
当下人类学纪录片的创作,因为业界学界商界众星拱月,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对于已有的人类学纪录片的创作的探索,是时候从文艺美学的视角进行人类学纪录片创作中相关问题的学理性思考了。本文试图从文艺美学视野出发,试图通过审美层面和方法论层面的思考,探讨如何使人类学纪录片的创作能够进入思辨的创作模式,得出人类学纪录片更清晰的创作规律和方法,进而得到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一、背景及意义 在众多的电视类别中,自然类纪录片通常被赋予了更多的科普功能,人们通过观看这类纪录片,了解天文地理、动植物的各类科学知识并从中获得启迪,因此对自然类纪录片的研究显得尤为突出和重要.从国内纪录片来看,2001年开播的《发现之旅》是一个很好的尝试,其制作的科学纪录片质量上乘,受到电视观众与纪录片界的双重关注与认可.近年央视开播的《地理中国》也是这类纪录片,但明显的是,国内纪录片还是更加擅长制作人文社会类的节目,怎样将科学性与观赏性相结合,从全球范围来说,以美国国家地理频道、美国探索频道、英国BBC为代表的国外制作机构显然拥有更为丰富的经验.  相似文献   

9.
自然类纪录片是一种高制作成本的片种,如何在市场中做好突围是当前自然类纪录片发展中主要面临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自然类纪录片《森林之歌》的成功原因,阐述了目前自然类纪录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探讨了自然类纪录片进行市场突围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十年来,中央电视台的《探索·发现》栏目一直以富有特色的表现方式,在我国纪录片栏目中创下了举足轻重的成就。在纪录片的领域之内,《探索·发现》栏目的戏剧化叙事策略具有明显的特色和风格,因此,研究《探索·发现》戏剧化叙事策略能够促进传播者和受众双方有效交流,有助于推进我国纪录片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各种自媒体的兴起,受众更加追求视觉的享受和娱乐消费,部分媒介为了牟取利益,一味地迎合大众的需求,抑制了媒介的宣传、教育功能,使娱乐功能得到强化.在这种形势下,纪录片的创作者为了不失去原来的受众,使纪录片的创作类型开始从新闻片、专题片向“故事化”的纪录片转型.本文主要从叙事技巧、叙事结构以及叙事的必要性来研究人文类纪录片,并结合实际的案例分析,从而探究如何才能制作出一部能吸引观众眼球的纪录片,且有助于未来纪录片的叙事策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专题类纪录片是指围绕某一领域或某一方面,集中的、深入的通过非虚构的艺术手法,直接从现实生活中获取图像和音响素材,真实地表现客观事物以及作者对事物的认识与评价的纪实性电影或电视艺术形式。做了十几年的记者,由于受地区台资源和技术等限制,专题类纪录片在一个县区的发展相对滞后。数量很少,质量较差。但是,随着新闻改革不断深入基层,专题类纪录片逐渐在地区台出现,并崭露头角。我认为:采制  相似文献   

13.
张墨飞  唐文玉 《传媒》2024,(6):59-61
中国饮食类纪录片作为中华文化海外输出的重要载体,在讲述中国故事、展示中国形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中国饮食类纪录片在国际传播中面临着文化折扣、文化差异等障碍,同时,纪录片制作传播本身也存在各种因素的制约。中国饮食类纪录片如何突围,持续拓宽价值边界,是当前业内外需要重点思考与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为此,本文基于中国饮食类纪录片海外传播的现状,明确现实挑战,并从三个方面开展研究,期望为中国饮食类纪录片海外传播未来发展寻求时代进路。  相似文献   

14.
作家纪录片用影像书写作家的人生道路和文学成就,成为观察中国文学发展进程的独特窗口。本文把作家纪录片中呈现出的作家人生和作品当作一个整体来考察和观照,分析作家纪录片的叙事策略及其文学史价值,从而引领受众深入地认识作家及其写作的全貌,达到对作家的人生经历、行为方式、精神品格和艺术境界的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作家纪录片的叙事策略作家纪录片的叙事策略有以下五个方面:一、以作家讲述推动叙事发展。作家纪录片用作家讲述进行叙事,  相似文献   

15.
梁兰  黄冠 《今传媒》2016,(11):108-109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形式多种多样,但很多传统工艺、文化形式不能及时的得到保护和发展,传承与创新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纪录片因其特性成为了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有效手段.笔者通过一年以来对南充丝绸的记录对非遗类纪录片的拍摄进行了总结,以制作的非遗类纪录片《绸都·丝韵》为例从真实性、客观性以及艺术性等方面展开对非遗类纪录片创作的讨论分析.  相似文献   

16.
2014年中国纪录片的发展正处于一个前所未有的关键时期,不仅创设了一些纪录,还开启了一些先河。这个时期中国纪录片的发展,从变化的内在原动力的角度而言,由政策一元化因素先导,向政策与市场两元因素先导转变;从生产和流通资源的构成层面,由国家资源一家独尊,向国家资源和民间资源各领风骚、相互补充的阶段过渡;从传播平台来说,由电视媒体一枝独秀,向电视与影院、网络多种媒体互相借势、同生共荣的局面转变。中国纪录片产业化的发展正处于深层次结构和多重领域发生着前所未有转变的新阶段:格局大转换,资源大组合,生态大调整。  相似文献   

17.
正促进纪录片的繁荣发展,对于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民文化素质、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十分重视促进纪录片的繁荣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国产纪录片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近年来,我国纪录片得到快速发展,取得显著成绩,积累了宝贵经验,但也存在急需进一步解决的问题。为了能更好地把握发展机遇,总结纪录片发展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分析创作生产运行中出现的问  相似文献   

18.
陈欣 《声屏世界》2008,(5):33-34
对于纪录片发展的前景展望,我们一直强调的是时代性。时代不同了,纪录片的创作也要“与时俱进”。在“时间消灭空间”的思维下,我们很少地去考虑地理因素对于纪录片创作的影响。不管我们如何强调纪录片的国际化制作、国际化包装,地理环境对纪录片创作的影响都无法抹煞,也不应该抹煞,相反却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地域性使纪录片呈现出多样化的形态,地域性使得纪录片能够更好地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9.
李凡 《新闻爱好者》2012,(18):41-42
本文通过对英国BBC电视台创作的自然类纪录片的叙事方式进行深入分析,探讨了我国自然类纪录片创作中出现的问题,并对我国自然类纪录片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郑荣 《采.写.编》2023,(3):160-162
历史纪录片将镜头对准过往的人、事、情,其“纪实性”与“再现性”承载着厚重的中国故事,“影像性”与“共情性”创造出雅俗共赏的魅力,从而决定了历史纪录片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意义。文章系统总结出了历史纪录片讲好中国故事的优势特征,提出了当前历史纪录片存在的问题,继而从讲好中国故事的角度提出了历史纪录片叙事策略,从崭新视角审视历史纪录片创作与传播价值,为此类纪录片更好地策划和创作提供有益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