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祥林嫂“一头撞在香案角上”是《祝福》中的重要情节,表明祥林嫂性格的刚烈。历年来关于祥林嫂的“从一而终”论,值得商榷。根据祥林嫂的成长经历,结合课文内容,对祥林嫂“从一而终”的说法进行质疑分析。  相似文献   

2.
庄子的无君论思想是中国古代思想中民主性的精华。庄子无情地揭露与抨击君主的暴行,坚定地与君主统治者不合作,肆意倡导“无用之用”哲学,竭力讴歌“至德之世”的无君社会。庄子无君论思想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阶级根源和理论根源。  相似文献   

3.
陆贽是后世公认的唐代继房玄龄、杜如晦、姚崇、宋璟之后的贤相,其《论叙迁幸之由状》作于他刚充翰学的建中四年(783年),此状分析了造成建中之乱的原因,并针对德宗将其归之于"自古国家兴衰,皆有天命,今遇此厄运,虽则是朕失德,亦应事不由人"的托辞予以否定,指出天命由于人事,激励德宗谨修人事,恢复大业。从这篇奏状中可以窥见陆贽的引咎自责宽君圣怀、引经据典格君之非、循循善诱励君理治的事君之道。  相似文献   

4.
义利之辨作为中国哲学史与伦理史的重要议题,对后世影响甚大,但义利问题之架构的多维性和丰富性使得不同的时代和思想环境中对它的讨论与诠释不断发生衍变。就宋代儒学尤其是二程而言,对义利问题的把握与以往思想家的不同之处在于,一方面以超越性的"天理"为终极价值尺度,在更高思维水平上反思和阐述了义利之间的内在关系和道德依据,另一方面,针对北宋政局所出现的一系列矛盾,以二程为代表的旧党以学术上的"义利之辨"作为评判历史的起点,对如何改造现实社会、实施变法与王安石为代表的新党展开了热烈的争论,在现实政治分歧中,原本学术道德与经世致用的政见之争,蜕变为不同政治阵营中无休止的党派倾轧,也由此引发了这一命题的政治化走向。  相似文献   

5.
电视剧《再生缘之孟丽君传》,系根据乾隆年间杭州女作家陈端生的长篇弹词《再生缘》改编,剧中塑造出来的孟丽君是一个侠骨柔肠的痴情奇女,已不完全等同于陈端生笔下那位女扮男装后连中三元,为官作宰,并坚决拒绝复位的奇女子孟丽君。在三从四德、三纲五常等封建礼教钳制下的封建末世,带有强烈叛逆色彩的孟丽君的出现具有振聋发聩的突破性意义。但是如此刚烈叛逆的孟丽君只是陈端生寄托理想的梦幻人物,在当时的土壤中是不太可能生存的。相对于原著中目无丈夫,目无兄长,目无父母,目无君主的形象,《再生缘之孟丽君传》中阳刚与阴柔之美兼具、一片深情的孟丽君可能更易为当今观众所接受与欣赏。  相似文献   

6.
《蝴蝶君》是黄哲伦(David Henry Hwang)对普契尼(Giacomo Puccini)歌剧《蝴蝶夫人》的"逆写",颠覆了西方对东方的模式化观念。西方男子伽里玛爱上东方"女子"宋丽玲,二十年后发现自己才是真正的"蝴蝶夫人",而后在监狱中自杀。运用东方主义话语理论分析伽里玛之死,揭示伽里玛死亡的原因不仅在于他的东方幻想,也在于他清醒的认识到他和"蝴蝶夫人"一样的"女性"以及"他者"身份。  相似文献   

7.
刘阿斗即刘禅,后人多评价其为昏庸无能之君.其实,刘阿斗是大智若愚的明智之君.他少年临危受命,实施了"无为"而大有所为的方略,与诸葛亮演绎了一段明君贤相的千古绝配.他的降魏顺应了统一大局,是大智若愚,并多行善事."乐不思蜀"是由当时历史背景决定的刘禅的明智之举.其"花神"地位对后世阿斗寨地方花卉产业发展的影响至今犹存.  相似文献   

8.
“天地君亲师”是旧社会家家供奉的香位牌上的五个字。张舜徽先生说:“真正彻底了解‘天地君亲师’五个大字的来源和作用,对整个中国封建社会的内幕,可算是了解了一大半。”而这五个字源出何书?目前学术界的主流看法是源出《荀子·礼论》。本文则认为源出《礼记·礼运》,主要理由有二:一是《荀子》中的五字缺少“亲”字,而《礼记》则不缺;二是《礼记》成书早于《荀子》,这在郭店简、上博简出土问世以后已经成为学界共识。  相似文献   

9.
在全民围观时代,被传统媒体视为“小事件”的新闻可能引发众多网民的围观。“李双江之子”系列事件均由微博曝出,引发了国内外众多媒体的连续报道和全民围观“狂欢”,成了由全媒体时代众多媒体力量互动而造就的媒介事件。拥有相似关键词的媒介事件,在社会固有矛盾的不断激化、网络使用的易得性和缺乏规训的自媒体等诸多因素共同催化下,处于事件类型化和事发必然性相互交织、递进深化的动态变化过程中。  相似文献   

10.
11.
南宋著名词人姜夔创作了一部分寿词,属于俗词的范围。姜夔通过炼字和典故的运用,追求意境和语言的雅化,用俗体写雅趣,化俗为雅,以期达到“雅”的目的,但是仍然不能摆脱俗词题材的限制。  相似文献   

12.
宋明理学在"本体-工夫"范畴框架内所展开的性习关系之辨,是体用之辨的具体展开形式之一。其在中国教育哲学发展史上的重要理论意义,在于实现了从性习分离到性习合一的转变,从而构成了从先验人性论到实践创生论的过渡环节,大大深化了人们对于人性和性习关系的理解。没有理学的"本体-工夫"之辨,便不会有明末清初理学批判和自我批判思潮的实践创生论。  相似文献   

13.
佛教传入中国,最早以佛像绘画的方式宣传佛法,由印度僧人带来的具有西方绘画特点的佛像绘画样式并没有产生宣传佛法的作用,但佛像画最终能在中国广泛流传,并达到了完全的像教作用,这与最早接触佛像绘画的中国本土画家有着直接的关系。在中国绘画史的记载中,最早接触佛像画的画家是三国时期的曹不兴,他的佛像画并非如许多美术史的著述中所说的完全就是西国的风格。根据佛教初传时期的史料和六朝画家的绘画风格记述,可以证明从曹不兴开始直至后来的诸多画家都对佛像画进行了改进,他们所作的佛像画与西国样式渐行渐远,并且都形成了具有本土化和时代特征的佛画样式,这些具有中国绘画特征的佛像画才是佛教在像教过程中得以流行的根本因素。  相似文献   

14.
“义利之辨”是孟子思想的重要话题,它具有多重意涵。修身维度的“义利之辨”蕴含着人性本善的根本理念,道德情感和个体认同的内在需求是人们不断塑造“理想自我”的原由;行事维度的“义利之辨”强调“经权之别”,意在引导人们正视“义利”之间的辩证关系;治国维度的“义利之辨”亦为“王霸之辨”,其论说从多方面彰显了“王道”的优越性。从修身至行事,再到治国的层层展开,体现了孟子对“义利之辨”的独特思考,亦为当下道德修养与社会文明建设提供宝贵的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15.
夜读梁启超——兼论中国现代法学研究方法之不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政治史上的风云人物,同时,他在中国近代学术史上的地位也是不可替代的。时至今日,阅读梁启超的著作,仍然会感染于其知识之渊博,见解之深刻,尤其是其学术研究方法之独特,对今天中国法学研究甚有启发。  相似文献   

16.
《伤逝》是鲁迅小说唯一一篇细致描写爱情的小说。同时也是比较扑朔迷离的一篇。有学者说,鲁迅的《伤逝》是鲁迅的自传体小说。可是,鲁迅小说的自传性意义和价值,并仅仅不在于对实际生活中的人事有所依托或影射,而是在其深层心理和意识的强烈投射。更值得注意的是,《伤逝》这篇小说包含了关于记忆与忘却,死亡与新生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关于人之“性”与人之“欲”,最早的认识从孔子开始。《论语》大量记述了孔子对“欲”的言说,他认为“欲”是“性”发的结果,“欲”可分为:“性”发而皆中节的“和之欲”和“性”发而失中节的“贪之欲”。“和之欲”经《中庸》的进一步阐释,为孟子所继承并提出性善说;“贪之欲”为荀子所发挥,提出了性恶说。  相似文献   

18.
杨贵章 《海外英语》2015,(9):144-146
体验诗人张九龄的情感世界和创作背景,建构其诗篇主题,可差异性地阐释"自君之出矣"及其英译,以期为唐诗英译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9.
宋恕是戊戌时期一位比较独特的启蒙思想家。他提出自秦后至晚清的意识形态实际是阳儒阴法 ,儒学真谛已经流于西土 ,这正是造成中国落后的深层次原因。认为中国欲图富强 ,必须打破当前陈腐的意识形态 ,恢复秦以前的儒学 ,即“复教” ;而要做到这一点 ,只能向已获儒学真谛的西方学习。宋恕的儒法之辨 ,尽管武断而不科学 ,但他的意图是借复古的外壳 ,行维新变法和学习西方之实 ,犹如儒学的“文艺复兴” ,在当时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20.
哈代与鲁迅相继塑造了两个叛逆的女性形象--淑·布莱得赫与子君,前后相隔30年,两个女性从叛逆到毁灭有着许多相似.前人对这两个悲剧型的叛逆女性未曾做过比较,本文就这两个女性形象进行分析,探究造成她们悲剧的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