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患了腰椎间盘突出症,经过治疗和卧床休息后,病情缓解了,急性期过去,便到了恢复腰部功能的康复期。在这个时期进行适量的腰部锻炼,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腰部锻炼的方法很多,笔者向您介绍的方法适合康复期运用,既简单易行又行之有效。这个健腰锻炼法可概括为腰部锻炼"10字经"。它是多层次的、多功能的、中等量的、有氧的、全方位的预防复发的运动。  相似文献   

2.
山西农大的郝庆铭教授给我打电话说:他是《健身科学》的老读者,长期从事着教学和科研工作,去年刚刚退休,在80年代曾经是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现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由于不太懂得保健身体,前几年患了腰椎间盘突出症,腰部和下肢酸痛得很厉害,去年在《健身科学》杂志上看到我的健身方法,尤其是易筋经健身操、易筋经五印健身操和易筋经坐式保健操等锻炼方法,于是开始学着锻炼,并且一直坚持着,他锻炼的内容以易筋经五印健身操为主。现在他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已经好了,腰部和下肢经常酸痛的感觉现在也消失了,但是如今出现了双脚脚底有一些发…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传统的养生防病理论中,历来非常重视腰部的保健和锻炼,素有"腰为肾之府"的说法。自古以来,锻炼腰部的方法不少,大多是通过松胯、转腰、俯仰等运动,来疏通腰部的气血运行,起到健肾强腰的作用。下面介绍18种效果可靠也简便易行的锻炼腰部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一位广西读者信中说:“……我得了腰椎间盘突出症:腰痛、坐不得、有神经放射到臀部两边觉得很紧、痛,两边脚板麻木。于今年5月做腰椎间盘切除。现在腰这部位好了,但是两边脚板还觉得麻,跟原来一样,没有改变,医生说是多年的腰椎间盘突出压得神经水肿了,回去慢慢恢复,如今快2个月了,我也是按医生说的服维生素B1片,脚板还是这样麻,我想请教叶华强老师……”叶老师回复:根据这位读者的身体状况,在这里提几点建议,供参考:一、定期和做手术的主治医生联系,按照医生的要求到医院进行身体检查。二、在康复训练方面,要注意循序渐进。在进行下列康复…  相似文献   

5.
刚退休不久,病魔就向我袭来,首当其冲的就是腰椎间盘突出症,吃药打针甚至做了放射介入法手术,也只能勉强走点路,而腰部、臀部、骶部、腿部仍然疼痛难忍。后来通过自我保健法,终于战胜了折腾我5年之久的“腰突症”。具体方法是:睡眠法:“腰突症”是一种常见的骨科疾病,它是因神经根受压迫所引起的腰部或下肢疼痛不适。对于患者来说,合理选择睡床和正确的睡姿是康复的关键。首先,我下决心由睡软床改睡硬板床。因软床使腰椎更加下沉,生理弯曲变平甚至反弓,进一步加剧腰椎及椎旁软组织的衰老退变,更容易将椎间盘髓核挤入椎管,加重症状。而硬板床…  相似文献   

6.
女子美腰术     
腰是女性最能显示苗条体态的部位。因此,腰部的健美对女性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生活舒适,许多女性的腰围越来越大,行动不便,而且严重地影响了形体美。如何使腰恢复女性特有的风韵?以下介绍的这组动作,仅需十分钟,但会使你在短时间内收效。一、预备动作全身放松,摆动四肢,转动脖颈,做3分钟,放松紧张的肌肉和关节,以防肌肉拉伤。二、腹肌锻炼仰卧于地,双臂置于腰部两侧,膝盖弯曲,上身离开地面,下巴尽量靠近胸部,伸直两手,靠在两膝侧面(图1)。  相似文献   

7.
分析优秀艺术体操运动员脊柱腰段损伤现状,探讨损伤的规律。结果表明:97.5%的运动员患有腰部损伤,10096的运动员表示有过不同程度的腰部疼痛;发病率前5位的损伤部位是腰椎间盘突出、腰椎峡部裂、棘突偏歪、腰椎错位和腰肌劳损;损伤多发生在重要赛事前准备期。腰部损伤规律主要表现在技术结构的特殊性、脊柱腰段过度的伸展性、技术水平的不均衡性、个人集体项目的差异性和形态与机能交化外显的不一致性。  相似文献   

8.
在户外,由于大多数的旅游都背负着很重的户外装备或在户外活动中担抬重物,容易引起户外的急性腰扭伤,所以户外急性腰扭伤是户外常见的疾病之一,急性腰扭伤是指腰部用力超过腰部软组织(肌肉、筋膜、韧带等)的生理负荷量所造成程度不同的纤维断裂或小关节微动错缝,称为急性腰扭伤。民间也叫“闪腰”、“岔气”。  相似文献   

9.
腰肌劳损与体育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腰肌劳损的发病原因主要是腰部筋膜、肌腱和肌肉等组织粘连、变性和挛缩,累及感觉神经而引起的腰痛。根据病理改变情况我们选用了:1.自我拉伸练习方法;2.“吊腰”练习法;3.骨盆倾斜练习法等锻炼方法,对腰肌劳损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探讨核心肌群训练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价值。对120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了5个月的核心肌群训练。结合螺旋CT、MRI造影技术对患处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表明实验组患者生理曲线改善程度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腰部疼痛感大腿麻木感较参照组有较大明显改善(P<0.01)。实验结论:通过核心肌群训练能够明显改善腰椎间盘周围韧带的牵张力消除肌肉粘连稳定腰椎等积极作用,对预防和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防止再次复发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一、腰背肌劳损原因 腰背肌劳损,又称腰背肌筋膜炎、肌纤维炎、肌肉风湿症、腰肌微细损伤。田径运动员腰背肌劳损原因甚 多,如疲劳积累,微细损伤,肌张力增高,维生素E缺乏,脊柱结构与力学发生矛盾等,在运动训练过程中,由于腰部扭伤没有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彻底,伤未痊愈又参加运动;或大运动量训练后,疲劳未消除,肌肉机能未恢复,又参加腰部负荷很大的训练;或腰肌力量薄弱,过多进行大强度的腰部活动等都可引起本病。  相似文献   

12.
腰痛病的锻炼与预防章玉梅(沈阳市辽中化工总厂)腰疼是人们的一种常见多发病,患病后,多数人一般往往偏重于药物治疗,而忽视用锻炼的方法来配合医生治疗。有的虽然也意识到锻炼,但由于不得法,效果不大。现介绍几种强肾壮腰的锻炼方法,不妨一试。若坚持锻炼,可以起...  相似文献   

13.
腰痛是人们生活中常见的病症之一,大部分腰痛是由运动系统疾病引起的,如:腰部肌肉、筋膜、韧带、椎间小关节等急慢性损伤,还有脊椎骨折、腰肌纤维炎、椎间盘退行性病变、椎管狭窄症、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强直性脊柱炎、腰椎骶化、扁平足等。通过适当地运动,能有效地增强腰背肌力量,而强有力的腰部肌肉力量,能加强腰椎的稳定性,同时有效地分散脊柱的压力,减轻脊柱的负荷。运动锻炼还可增强腰部肌腱、筋膜、关节囊、韧带的柔韧性,恢复腰椎活动度,改善血液循环,牵伸挛缩组织,减轻肌肉萎缩,使腰痛明显缓解。腰痛的运动疗法有多种,下面几种不妨一…  相似文献   

14.
腰肌劳损是中老年人较常见的一种病症.药物治疗往往收效甚微.运动锻炼能放松腰部和下背部肌肉.增强脊柱的活动性,有效地改善和恢复腰肌的功能。现介绍几种锻炼方法:1、仰卧,屈膝,大腿贴腹,两手抱膝,腰背贴床,使腰肌和下背部肌肉放松,然后放开两手,两腿伸直,连做3-5次。  相似文献   

15.
任增良 《武当》2006,(3):51-52
一、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发生在武术运动员身上的一种常见病。它是由于外伤或其他多种原因造成椎盘间纤维环破裂,使髓核突出于椎间盘,从而压迫神经根引起的腰腿痛。此症易发于20-45岁之间的青壮年,临床上以腰椎4-5和腰椎5, 以及骶椎1之间的椎间盘最易发生病变。  相似文献   

16.
为消除一天的疲劳.睡前需注意锻炼.特别是在进行体育运动后,不要把肌肉的疲劳带到明天,为此要进行运动后放松和睡前的伸展锻炼.只需做两遍,即可充分解除疲劳,迅速入睡。 1.平躺、舒展手指 2.活动脚腕 3.充分活动腰部 4.扭转腰部、伸展上身 5.上身抬起,活动腰、背 6.按摩后颈部 7.充分伸展手脚 8.依次活动腹股部 9.转捶腹股部  相似文献   

17.
今年春节我到福建探亲,有幸见到易筋经健身操的创编人叶华强老师。初次接触,叶老师给我留下的印象是亲切,热心,平易近人。我把找叶老师的目的和病情和叶老师进行了交谈。近年来我一直颈椎疼痛,肩周疼得抬不起来,特别是近来右肩疼得连衣服都不能穿。叶老师认真听了我对病情的讲述后,对我的病情有了初步的了解,对我讲了几句亲切而实在的话语。对康复训练,叶老师的观点是:只要能动,就可以进行锻炼;只要坚持锻炼,就会有效果;只要有效果,就有可能康复。叶老师对我讲了一些康复的道理以后,针对我的情况教我练了4个简单易学的易筋经保健动作进行锻…  相似文献   

18.
按摩治疗腰部软组织损伤30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腰部软组织损伤是指急性腰扭伤和慢性腰肌劳损,损伤后腰部肌肉、筋膜、韧带和小关节等发生痉挛、充血、水肿和粘连造成腰痛为主的临床综合症状。前者为急性腰扭伤又称“闪腰”,主要是弯腰运动时姿势不正确或腰部用力不当而引起。后者则多无明显外伤史,  相似文献   

19.
文章对腰在太极拳中的重要作用进行阐述,并进一步分析如何才能提高腰部力量和腰部的柔韧性以及在练习太极拳的过程中如何做到用腰、练腰,从而为太极拳爱好者提供科学合理的练习方法及理论指导,同时也加深太极拳练习者对“腰”的重要性的进一步认识,并为练好太极拳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正> 一、问题的提出: 腰痛是成年人常见而多发的一种症状,严重地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劳动。患者腰部常被迫处于僵直状态,脊柱腰前凸减少,前厚而后薄的椎间盘这时内压增大,对椎体前方产生楔形压力,尤其是四十岁以上中老年患者,骨质由于活动受限,血液循环减少,局部营养恶化,脱钙疏松,在此压力下很容易发生压缩性骨折,故亟需采用腰部功能锻炼。然而患者这时很难接受下肢固定,使骨盆和腰椎进行较大幅度的前俯、后仰、侧屈和扭转等类似“甩腰”动作。我院郭俊卿教授得民间拳师传授一种来自古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