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统的年画装饰艺术是中国文化中最不受外来文化干扰的部分之一,这些世代相传的艺术样式积淀了百姓文化心态与最原初的审美意念.本文通过认识木版年画的艺术形象,对图案进行分析,在年画艺术越来越受时代限制而不受地域限制的今天,进一步理解支撑中国本土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审美知觉与审美理想.  相似文献   

2.
随着课程理念的更新,课程已从课堂教学延伸至课外、校外,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努力开发本土文化资源,丰富教育教学生活更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九江是个自然资源、文化资源都异常丰厚的地域。九江学院是九江地区唯一的综合性本科院校,学院的美术教育工作者在合理开发利用当地艺术文化资源以补充教学课程资源等方面做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具体体现在:一是如何把本土文化溶汇到美术课程资源中,补充和完善现有的教材体系,并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真正发挥教育的宣扬、传承和保护传统文化的功能;二是如何促使文化和教育互相促进、相得益彰,达到"以优秀文化武装教育、以先进教育传承优秀文化"的目的。本土文化资源融进教学,对于民族艺术的传承保护、素质教育改革的顺利推进以及地方学校和教师形成特色教学等方面都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艺术对幼儿发展的价值——它是幼儿感性地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是表达对世界的认识的另一种语言。当前幼儿园对具有乡土特色音乐资源的利用较为贫乏,缺乏对周围生活与地方本土音乐文化的挖掘、传承与创造,以致许多富有乡土特色的音乐渐渐失去流传。民族文化的传承,必须从幼儿教育开始,应该让幼儿从小接触本地区、民族的优秀文化。我们将乐县是一个具有丰富民间特色的地方,在幼儿园教育中,也须营造具有地域文化色彩的教育环境,进一步挖掘本土资源,传承我们民族、本地域文化。  相似文献   

4.
福泉阳戏是一种以戏剧表演的形式来反映福泉人民的生存方式、价值理念和情感体验的优秀乡村文化。在新时代还保存完好的阳戏主要分布在福泉的马田、沙子坎、谷龙、大坪、龙昌高堡、地松街上和黄土哨等村寨。它来源于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长期的交往、交流与交融,最终凝聚成具有民族地域文化特色的乡村艺术,体现出文化、经济、社会、教育、审美等多重价值。同时,为了发挥福泉阳戏文化更大的价值功能,我们在传承阳戏文化过程中要注重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始终立足于新时代地方旅游经济的开发和个体人文修养的提升,促进和推动乡村文化繁荣发展,从而实现乡村文明振兴。  相似文献   

5.
粤剧作为岭南地区传统戏剧的代表,体现着南粤大地本土戏曲艺术的魅力。当前"粤剧进校园"等活动形式践行着艺术课程"弘扬民族文化"的课程理念,以培养学生文化理解力与审美情操。面对以上教育形势,本文针对本学院开设的选修课《粤剧唱腔艺术鉴赏》,初探粤剧鉴赏课程应如何开展与建设使得音乐师范专业的学生能掌握为未来粤剧教学所需的知识技能,并提出合理性建议。  相似文献   

6.
调查发现,当下幼儿艺术教育存在审美教育观偏离、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异化、教育内容与方法简单单一、教育资源不均衡等问题.独立院校虽然开设了与之相适应的一些课程,但在技能教学、教材教法、教育实习与见习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导致培养的人才教育能力相对较弱,教学能力不够实用、教研能力缺乏锻炼.加强独立院校幼儿艺术教育专业发展,需要重视理论教育、调整课程设置、加强教学实习基地建设、融入本土艺术文化元素,并结合实际,创造性学习并运用国外优秀幼儿艺术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7.
在小学教育中,音乐不同于其它学科,他有自己独特的育人优势,音乐是一种情感艺术,以声动人,以情感人,以审美、创造性发展、表现和社会交往为其价值观,因为世界不能没有声音,人类不能没有音乐,所以音乐课程的价值观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8.
民间音乐是地域文化的灵魂,在高校艺术教育中加入民间音乐的教学内容,不仅有利于继承、弘扬与发展本土的民间音乐文化,保护区域艺术文化生态的平衡,同时也可以丰富地方高校艺术教育的文化学、社会学、教育学、艺术审美等内涵,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校园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我们所处的地域文化主要是指家乡的滆湖文化,我们想依托地方文化资源——"滆湖文化资源"与统编课程相结合起来,打造一所富有地方文化特色且富有现代气息的幼儿园。在幼儿园校园环境的建设中,我们试图把校园环境与本土文化相结合起来,改变以往单一零碎、色彩不和谐等种种问题,使本园的环境具有水乡艺术特色,彰显本土文化色彩,在环境的隐性教育中提升幼儿多种能力和审美能力,使环境真正服务于幼儿的发展,促进幼儿和谐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本土文化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根基与源头,它形成于一定地域和历代生活,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和个性特征。因而,保护、传承和发展本土文化已成为当今教育关注的重要问题。我们认为,挖掘本土文化资源,将其纳入课程视野,有利于幼儿从小形成对自己成长环境和文化的归属感和认同  相似文献   

11.
<正>一、引言幼儿的生活是扎根于他所处的文化土壤之中的,这决定了幼儿园课程的教学理念与价值取向与所在地域的文化密不可分。幼儿园本土课程资源是指将幼儿所在地域的"人文景观、民间艺术、风俗习惯"等有形与无形资源整合到幼儿园的教育背景、文化、意义系统中,从而形成与教学相关的"文本、实物、人力、信息化"资源。本土课程资源是幼儿园课程建设的必备基础,教育者通过有效开发运用本土课程资源不仅能够丰富课程教学内容,而且能够最大程度引导幼儿主动参与到活动中进行自主体验,从而有效促进幼儿的成长发展。二、幼儿园课程本土文化的缺失(一)教材的唯一性地位淡化了本土文化  相似文献   

12.
水墨动画中优美的画面效果向世界传递着特有的民族文化内涵,丰富了动画艺术的视觉语言.巧妙地在动画片中运用民族视觉元素,推进本土动画的创作,以达到全民审美的艺术表现效果,成为研究水墨动画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改革为新疆的美术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为了进一步完善新疆校本课程的开发并在实践中加以应用,文章对本土美术资源整合进行了探讨,旨在对新疆高中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充分的理论依据,便于教育者与各民族学生全面了解本土民族文化,提高精神境界和艺术素质及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4.
开发利用熠熠闪光的湘西本土艺术教育资源是其教育发展的主体需要和现实要求。在浩如烟海的湘西土家族山地文化资源中撷取最有利用价值的部分并将之提炼为幼儿园本土艺术教育内容,对其甄别筛选是关键。湘西土家族幼儿园本土艺术教育资源的利用应以坚持“面向本土、来自本土”,培养具有传承、发展、创新本民族文化艺术意识和审美能力的一代新人为指导思想,以土家族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资源为基础,以主题单元活动和主题网络要素发散为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15.
<正>"民间艺术"有着明显的地域特征和地域差异性,蕴涵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底蕴。我们的下一代是文化血脉的继承者,艺术教育应该扩展到一切民族的文化艺术中。美术教育的使命之一就是继承传统文化,弘扬本土文化,传播民族艺术,高扬民主精神。剪纸是一种在中国民间非常流行的传统艺术,更是一种实用性强、表现力丰富、有着丰厚的生活积淀与底蕴,体现中华民族最基本的审美观念和情趣,具有鲜明的民族艺术特色。张家口蔚县剪纸名扬国内外,整个地区有着非常大的创  相似文献   

16.
在小学教育中,音乐不同于其它学科,他有自己独特的育人优势,音乐是一种情感艺术,以声动人,以情感人,以审美、创造性发展、表现和社会交往为其价值观,因为世界不能没有声音,人类不能没有音乐,所以音乐课程的价值观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17.
本土文化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可以培养幼儿的民族认同感,促进幼儿社会能力、数理与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有助于幼儿早期艺术素养的养成.但当前少数民族地区幼儿园普遍存在着教学活动内容脱离幼儿的生活世界、教学活动形式及方法单一等问题.为此,少数民族地区幼儿园可以将本土文化与幼儿园环境设置、各领域教育、游戏等相整合,充分利用本土文化促进少数民族学前儿童社会认知、健康等方面的和谐发展,同时发挥教育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功能.  相似文献   

18.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特色和标志,将民族特色文化作为教学资源,融入幼儿园课程是值得肯定的。让幼儿园课程体现民族文化特色,挖掘民族文化的深层教育价值,将民族文化和幼儿课程有机结合,构建民族文化特色课程,可以保证民族文化在幼儿课程中得到传承和应用。洮河石文化是典型的传统本土文化,将洮河石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有助于开展幼儿园的本土文化教育。  相似文献   

19.
宁玉叶 《四川教育》2012,(11):36-36
2007年,根据有关文件要求,我校结合实际情况,开发并确立了《剪纸艺术》作为我校三四年级的校本课程。2008年,在《剪纸艺术》校本课程经过近两年发展的基础之上,我校秉承"传承千年蜀汉文明,培育未来民族栋梁"的办学理念,着手研发使用剪纸艺术来表现蜀汉文化,并对开设《蜀汉文化》校本课程进行了探索。一、《剪纸艺术》课程的意义与目的剪纸艺术是中华民族特有的艺术瑰宝,是民族个性文化的形象代表。为了延续这项传统的民族艺术,我们希望开创艺术交流和展示的平台,把民族艺术审美深入到教育中去,逐渐形成民族艺术生存的土壤;努力提高剪纸艺术创作队伍的建设,创作出与时俱进的现代剪纸艺术作品。  相似文献   

20.
本土文化课程的开发是当前中国少数民族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它为少数民族教育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和机遇.本研究基于多维整合的开发理念,以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一所藏族小学为例,从藏区基础教育中本土文化课程的单一性出发,探索本土文化课程开发的新途径.研究结果显示,只有从本土文化课程的目标、内容和实施三个方面进行多维度整合,强调认知目标与情感目标、本土性知识与现代文化、以教为主与以学为主的有机整合,才能突破目前藏区本土文化课程的单一角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