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山中问答》又作《山中答俗人》,是李白隐居安陆(今湖北安陆县)时所作。诗这样写道: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桃花流水(?)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诗中“余”是诗人自指; “(?)然”为远去貌;“碧山”即白兆山,一名碧山,在今湖北省  相似文献   

2.
贾岛的《寻隐者不遇》是有名的问答体诗作。文字虽清淡如水,问答艺术却精湛高超。概括起来,可有下列四方面特色。一、用问领起篇首的问,领起全诗。无此一问,就无童子连串的答。第一句的问。更引出二、三、四句的隐性问,为诗篇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问问答答,促使诗的内容向前推进。全诗由问始,以答终,寓问于答,架起了与众不同的问答式结构。  相似文献   

3.
读写训练要在理解诗句的含义和该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基础上进行。根据古诗的特点,在理解时要弄清它的内涵,填补诗句之间在内容上的空白,明确全诗所表达的感情,应着重抓诗句中关键字词(包括实词和虛词)的理解。在教学《寻隐者不遇》这首古诗时,重点引导学生结合诗句理解了“言”、“只在”的“只”、“云深”的“深”这几个字的含义。然后抓住《寻隐者不遇》一诗在表现形式上是问答体这个特点让学生相互问答,结合诗句,想象出该怎么问怎么答才符合诗的内容。这样  相似文献   

4.
兴义源流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诗有六义焉:一日风、二日赋、三曰比、四日兴、五日雅、六日颂”(《毛诗序》)。自孔疏将“六义”肢解为“三体三用”后,从朱熹的“三经三纬”说至现当代研究者的诠释,都未能脱此藩篱,一般认为:“赋、比、兴是前人归纳的三种表现手法。”我们有理由提出质问:“表现手法”作为诗人创作时的先在思维结构,是否曾以自觉或不自觉的状态存在于先民的头脑中?这一概念是否适合于《诗经》在其所处时代背景中的角色?何以从庙堂文学到里巷歌谣在诗的“表现手法”上如此一致?很难想象,在鸿蒙初破时就已经开始了文学意识的自觉。 近年来,一些学者打破“诗教”传统的思维定势,尝试从不同角度分别对“六义”进行研究,对《诗经》的认识也逐步深化。本文拟在此基础上就其中对中国诗学影响最深远,争议最多而界说又最纠缠不清的“兴”义再作一番思考。  相似文献   

5.
孔丘(公元前551年~前479年)是我国春秋末年的大教育家。相传他有三千子弟。他的学生陈亢疑心孔子对自己的儿子有特殊的教育内容,有一天问孔子的儿子伯鱼:“你听到过夫子有什么特殊的教导吗?”伯鱼说:“没有。有一次,父亲一个人在那里,我走过前庭,父亲问我,‘学《诗》没有?’我说,‘没有。’父亲说:‘不学《诗》,无以言。’我后来就开始学《诗》。又有一次,我走过前庭时,又遇到父亲一个人在那里。父亲问我:‘有没有学《礼》?’我说:‘没有。’父亲说:‘不学《礼》,无以立。’我回来以后就开始学《礼》。我听到过的就是这两点内容。”陈亢说:我问一个问题,得到了  相似文献   

6.
有一位农村教师在检查《夜莺之歌》(六年制小语第十册)自学效果时问:“你们觉得本文的结尾写得怎样?”这时有三个学生相继回答说:“本文结尾含蓄,耐人寻味。”教师说:“很好。”于是,对本文结尾的处理就以这样草率的问答而告结束。课后,笔者好奇地问了这三个同学:“《夜莺之歌》的结尾  相似文献   

7.
《绝句》是唐朝伟大诗人杜甫的名篇 ,诗中生动地描写了一幅春天充满生气的意境深远的画面。针对这首诗的特点 ,我设计了以下教学步骤 :一、自学古诗 ,引导学生想象图画 ,体会意境。学生读诗自学 ,通过自学弄清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 ,这些景物都在什么地方 ,对这首诗有个大致的了解。二、通过“画诗” ,理解诗句 ,体会诗情。1 .出示前两行诗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这时我问 :“这两行诗描写了什么景物 ?”(黄鹂、翠柳、白鹭、青天 )然后 ,我在黑板上画出了柳树和蓝天 ,问 :“你能画出黄鹂和白鹭吗 ?”学生一听 ,纷纷举手。我让…  相似文献   

8.
人教社新版高中《语文读本》第一册选入南朝宋代著名诗人鲍照的一篇诗作——《梅花落》,全诗照录如下:“中庭杂树多,偏为梅咨嗟。问君何独然?念其霜中能作花,露中能作实,摇荡春风媚春日。念尔零落逐寒风,徒有霜华无霜质。”这首诗颂扬梅花傲霜斗雪、坚贞不屈的品质,确立了梅花在百花中的地位,具有开创意义。诗是好诗,但对该诗的标点,笔者却不敢苟同。该诗的标点至少有三处问题:一是“问君何独然?”的问号有误;二是“露中能作实”后的逗号有问题;三是“摇荡春风媚春日”后的句号有问题。下面试作具体阐述——“问君何独然”可翻译为:有人问我…  相似文献   

9.
陈军 《上海教育》2011,(10):46-48
《论语》各章,均是对话或自言。对话有问答,自言也有问答,各臻其妙,各具其境。孔子本人在问问答答之中对某些"问"也有所评论,如"大哉问"等。大者,境界高也。为什么说这样的"问"境界就相当的高呢?这是很值得研究的。《论语》记录了弟子问孔子的问题一百多个。对于弟子之问,孔子有其要求:一是善于发问;二是不耻下问;三是问一得三。  相似文献   

10.
英藏敦煌文献“S6082”是一件珍贵的唐写本残卷,内地尚未见有专题性研究,已有的题称和识读多有未当。残卷漫漶严重,其主体部分为两条相对完整的“《诗》论”问答,与《〈毛诗正义〉序》《诗谱序》关系密切,皆本于《毛诗序》,是唐代明经科“分经修业”制度之产物,当与“明二经”之目下“二中经”相对应。属问答结构相对完整的明经私试策文本,具有多方面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1.
学诗偶得     
一、“禅偈的机锋,儿歌的天籁”宋苏轼有《琴诗》一首:“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数百年来,许多文人学士以“非诗”相薄,责怪道:“千古诗集,有此体否?”《苏轼诗选》的编者陈迩冬却认为这是一首别具一格的好诗,说它“有禅偈的机锋,似儿歌的天籁”。这个评语可谓独具慧眼,精当至极。遗憾的是,陈迩冬只  相似文献   

12.
教师问,学生答,这是司空见惯的一种教学手段。然而,这问答如何做到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却是很值得研究的。特级教师袁瑢教《刻舟求剑》,末了问学生:“这篇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显然,这对二年级的小朋友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难怪小朋友总答不到点子上去。于是,  相似文献   

13.
诗歌 教 学 中 提 问 的 设 计 往 往 关系到一节 课的成败,好的问题设 计 能 抓住 诗 歌 中 作 者 寄寓 深 意 并 高度浓缩诗 人情感的关键词,这些 关键词或在 转折之处,或在矛盾之 处 , 或在 重 复 之 处 等 等。 在 教 学 《 我 用残 损 的 手掌 》时,我 巧 妙 地 设计了四个 问题,从而引导学生完 成了对这首诗的解读。 这四 个 问 题 是 :一 、你 怎 样 理 解“ 残 损 的 手 掌 ”? 二 、诗 人“ 摸 索”到了什么?三、你认为“辽远的一角”是指什么?四、怎样读“永恒的中国”? 首先,诗的 第一 句“我 用残 损的手掌 摸索这广大的土…  相似文献   

14.
现行高中语文课本第五册有陶渊明《归园田居》诗一首,对。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一句中“三十”,一般注者多持“三十”为“十三”之说。如林庚、冯沅君二先生主编的《中国历代诗歌选》注为:“三十年,当作十三年,陶潜自太元十八年(393)为江州祭酒,至彭泽弃官共十二年,次年作这诗,正好十三年。”课本的注释是:  相似文献   

15.
诗六义辨说     
“六义”的名称最先见于东汉卫宏所写的《毛诗序》,他在序中谈过《诗经》的功加之后,接着就论述《诗经》的体制和表现方法说: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在《毛诗序》之前,《周礼·春官·大师》已有“大师教六诗”的记载,其中“六诗”的内容和排列顺序与“六义”全同。由于同一赋、比、兴、风、雅、颂,《毛诗序》称六义,《周礼》称“六诗”,于是后人对“六义”或“六诗”就产生了不同的解释。各家的解释虽不同,就其大略而论,基本上只有“六诗皆体”和“三体三用”两说。兹依次列举如下:  相似文献   

16.
写作三题     
文无“秘诀”古今中外,凡知名的大作家,不论别人怎将向他们讨教写作的“秘诀”,都从未有过一个作家能道出一种可以轻便套用的写作公式。那么,写作有没有方法可言呢?回答很难。金代王若虚在《文辩》中有一段很有趣的话:或问文章有体乎?曰:无。又问无体乎?  相似文献   

17.
《诗序》自“诗者志之所之也”以下,都是附在《关睢序》里的毛诗大义。什么叫大义呢?大训重,即是重要的意义,其实是一些贯穿在全书里的带规律性的东西。现在,我们准备从“六义”、“四始”、“正变”和“二南”这几个方面谈一下这个问题。 先说:“六义”:皮锡瑞氏《诗经通论》云: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师复习《诗经》中相关篇章时,往往会问学生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常说的‘诗三百’是指哪一部书?”可是,一次公开课上,这个老问题却引出了个“新问题”。当执教者征寻学生疑问时,一个学生质疑:其它国家有无“诗三百”? 意外的这一问,当时就引起了执教者的注意、听课者的兴趣。课余,  相似文献   

19.
杜甫诗《兵车行》以其深刻的思想内容和明快的语言,为后人所称颂。全诗通过诗人亲眼所见咸阳桥征戍的场面以及行人与“道旁过者”的问答,深刻地揭露了唐王朝封建统治者穷兵黩武给人民带来极大灾难的罪恶,具有很强的人民性。但如何理解诗中“长者虽有问,役夫敢深恨?”一句,是关系到确切理解本诗内容的一重要问题。许多人通常将“长老”解释为“对老人的尊称”,即指诗中的“道旁过者”;“役夫”为“应兵役  相似文献   

20.
学习《愚溪诗序》,大家不免有共同的疑问:“愚公谷”的名称是怎么得来的?课后习题第四题中有一段相关的引文,这是选自《说苑·政理》中的一段古文: 齐桓公出猎,逐鹿而走,入山谷之中。见一老公而问之日:“是为何谷?”对日:“为愚公之谷。”桓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