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广告已经不仅仅是营销产品的一种渠道,而且成为娱乐生活的一部分,也成为传播意识形态的重要方式。广告为达到娱乐化和商品化的效果,并不直接向观众输出其产品内容,而是间接地使用概念隐喻等手段达到目的。该文旨从多模态隐喻角度出发,试图探寻针对儿童和成年人的牙膏广告中概念隐喻的使用差异。  相似文献   

2.
孔蕊蕊 《海外英语》2011,(13):298-299
广告作为一种应用文体,为了最大程度向受众提供产品信息、吸引受众注意以达到销售商品的目的,广泛运用了比喻、双光、顶真、排比等修辞手法。该文以心理空间为理论基础,通过对广告中隐喻的分析,证明隐喻的普遍性,同时探究隐喻在广告中的运作机制。  相似文献   

3.
广告中大量的隐喻应用,特别是创造相似性的隐喻的运用,构成了广告的文体特征要素。隐喻的认知运作机制使其具有广告适用性。由于广告文体自身的特殊性,广告隐喻拥有艺术性、语境特殊性、多模态等个性特征。适当巧妙地运用隐喻有助于增强广告效果;而不当滥用隐喻则会造成认知困惑,甚至适得其反。  相似文献   

4.
隐喻是化妆品广告语中一种常用的有效方法。隐喻赋予化妆品广告简洁、生动等特点,增强了广告语言的表达效果,让广告更具吸引力和说服力。随着国外化妆品在国内的普及,广告翻译成为必然。但同时,隐喻的普遍应用也增加了化妆品广告汉译的难度。译者除了要掌握隐喻的翻译技巧,还要了解英汉语言和文化的差异,将广告的语言美与内涵美呈现给目的语消费者,让他们接受并去购买产品。本文以隐喻的基本知识为出发点,从归化与异化的角度,探讨如何把化妆品广告中的隐喻信息尽可能准确地汉译出来,以期使读者掌握一定的化妆品广告中隐喻手法的汉译技巧。  相似文献   

5.
隐喻大量存在于广告中,它甚至被认为是现代广告基本传播形式的核心。在国外的广告言语研究中,隐喻应用和效果分析是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课题。自1999年由国外学者Fonagy首次提出语音隐喻以来,到目前为止尚未见国内学者对语音隐喻作过全面而系统的论述。本文旨对现代广告言语中的语音隐喻现象进行初步探索,分析其表现形式和工作机制,以期得到更多人对语音隐喻的关注和研究。  相似文献   

6.
从认知的角度来看,汉语广告中的隐喻能使经济领域里原本抽象的概念变得可视、具体、生动起来,突显广告产品非买不可的特征,从而达到对产品进行宣传的目的。由此可见隐喻认知的普遍性和隐喻的无穷魅力。  相似文献   

7.
电视广告中经常利用多模态隐喻宣传产品特性。本文以德芙巧克力广告为例,具体分析这则广告中出现的隐喻现象,发现广告中各个模态的相互作用,更好地表现产品特色,激起观众购买欲望。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广告已成为一种重要的应用文体。广告的首要功能就是劝说受众接受广告对象,产生购买产品的欲望。隐喻作为一种语言现象和认知方式,以其特有的修辞功能和表达效果在广告中得到广泛的应用。隐喻的使用不仅使广告变得简洁生动、新奇,还可以激起受众的想象力。  相似文献   

9.
作为语言使用中的普遍现象,语法隐喻在广告中有广泛的应用并起重要作用。本文以功能语言学对语法隐喻的论述为理论基础,以经典广告范例为语料,探讨了概念隐喻、语气隐喻以及情态隐喻在不同类型广告中的应用及其对实现广告的语篇目的所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随着信息科技的不断发展,广告日趋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隐喻的广泛应用,使得英文广告更具创新力和说服力。文章运用现代隐喻理论,从英文广告的隐喻类型、词汇形态、修辞效果以及社会功能4个方面分析了隐喻语言在英文广告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