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我与《集邮博览》从相识、相知到相处快30年了。 北京市集邮协会成立于1981年10月30日。翌年7月,《北京集邮》创刊,即《集邮博览》的前身。我是市邮协成立时的第一批会员,有幸在第一时间成为刊物的读者。还记得第一期有32页,设有“集邮百科”、“邮学研究”、“邮票与北京”等栏目,内容比较丰富。  相似文献   

2.
《上海集邮》2004,(6):5-5
由陕西省邮政局、省集邮协会主办,省文物局、省旅游局、全国集邮联学术部、本刊以及《集邮》、《中国集邮报》、《集邮博览》、《天津集邮》、《集邮报》、《集邮天地》等报刊社协办的“集邮文化论坛·2004西安”于5月12日在西安邮政大酒店开幕。  相似文献   

3.
徐纲 《集邮博览》2003,(6):11-11
笔者在新加坡工作了6年,工作之余集邮,也喜欢阅读集邮刊物,一个偶然的机会,在国外见到了《集邮博览》,真是他乡遇故知。新加坡是个以华人为主的国家,也是亚洲著名的贸易金融中心。由于多年的英文教育,新加坡人的中文水平并不高,年轻一代的华人阅读中文  相似文献   

4.
《集邮博览》创刊于1982年,原名《北京集邮》,当时是北京市集邮协会的一本会刊。1987年更名为《集邮博览》。不知何故,2006年突然宣布休刊。所幸2007年8月由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主管而复刊,广大读者由忧变喜。这一变化,使《集邮博览》从省级上升为国家级的一本期刊,从此为《集邮博览》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5.
《集邮博览》2011,(10):24-24
1982年,《北京集邮》悄然诞生;2012年。《集邮博览》迎来730岁的生日。子日:三十而立。的确,30年的时光,“博览”已由一个蹒跚学步的婴儿长大成人,从最早的32页的小册子扩充为现在的96页的全彩刊物,一本杂志30年的变迁,也是一个时代发展的小小缩影。  相似文献   

6.
时光荏苒,弹指一挥间。自1982年7月《集邮博览》的前身《北京集邮》创刊至今,这本刊物其间虽几经变更,但我始终关注着它。它是我集邮过程中的一位知音,一位良师益友,我从它的一位读者成长为作者,结下了一段难忘的文笔邮情。  相似文献   

7.
初识便深爱     
《集邮博览》已走过三十年的历程,可是对我而言,还是初相识,那是在2010年11月的一天,我在邮局正准备预订《中国集邮报》和《集邮》杂志,偶然看到《集邮博览》杂志,当时感觉这名字起得好,内容肯定也丰富,就临时决定预订了《集邮博览》,把《集邮》杂志去掉了,因为在我们这里的书店和书摊都有零售的《集邮》杂志,可以随时买到。  相似文献   

8.
《集邮博览》2011,(11):61-61
1982年,《北京集邮》悄然诞生;2012年。《集邮博览》迎来730岁的生日。子日:三十而立。的确,30年的时光,“博览”已由一个蹒跚学步的婴儿长大成人,从最早的32页的小册子扩充为现在的96页的全彩刊物,一本杂志30年的变迁,也是一个时代发展的小小缩影。  相似文献   

9.
《集邮博览》2011,(12):42-42
1982年,《北京集邮》悄然诞生;2012年,《集邮博览》迎来730岁的生日。子曰:三十而立。的确,30年的时光,“博览”已由一个蹒跚学步的婴儿长大成人,从最早的32页的小册子扩充为现在的96页的全彩刊物,一本杂志30年的变迁,也是一个时代发展的小小缩影。  相似文献   

10.
正《集邮博览》是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主管,中国邮政文史中心主办的集邮月刊。依托中国邮政邮票博物馆、中国邮政档案馆的深厚资源,刊物确定了权威性、知识性、资料性、趣味性的风格与定位,既传承了集邮文化的特点,又张扬了时代的风姿,方寸之间凝聚了历史、人文、艺术、风情,《集邮博览》带给您一份阅读的享受。  相似文献   

11.
我认识《集邮博览》是在2008年。我借参加北京奥博会邮展之机,去马甸邮市逛了逛。看到了奥运专题版《集邮博览》,很是喜欢,就买了一本。这是一本大众化的刊物,既专业又让人感觉很亲近,因此每逢出差或旅游,我都随身带着,翻翻看看。独享其乐!没想过要给《集邮博览》投稿,毕竟它是大刊物,仍觉得投稿、发表是很遥远的事情。直到2011年3月,安徽题材的邮票《儒林外史》发行之际,酷爱安徽历史的我突发奇想,是否可以探究—下《儒林外史》邮票的主要原地,也投—下稿?于是写了篇《探寻〈儒林外史〉邮票的主要原地》通过电子邮箱发给了《集邮博览》,  相似文献   

12.
齐飞  陈森 《集邮博览》2003,(6):50-51
《集邮》杂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国家主办发行的第一份集邮刊物,现在已经成为世界上发行量最大的集邮刊物。《集邮》杂志于1955年1月创刊,发行周期为月刊。1960年8月第一次停刊,1961年7月复刊;1966年7月第二次停刊,1980年复刊至今。《集邮》  相似文献   

13.
读编往来     
《集邮博览》2008,(5):5-5
我是《集邮博览》的老读者。杂志复刊后,因未能及时查找到复刊的信息,以致耽误订购时间,后来还是从《集邮报》上得到了复刊信息,在我打算买《集邮博览》时,想起了我们"安庆快乐集邮沙龙"的11个成员,我在一次周会上介绍了此信息,大家欢呼雀跃,纷纷表示要集体购买。于是由我牵头一次订购了8套2007年的杂志。虽然几经电邮联系和询问后,才迟迟看到寄来的刊物,但还是很庆幸的。  相似文献   

14.
流年似水。《集邮博览》创刊整整30年了。作为朋友、作者、读者。我对这本刊物怀有深挚的感情。因而,蒙编辑遨稿,义不容辞地要写点回忆的文字作为纪念。30年前.《集邮博览》的前身《北京集邮》创刊,可谓生逢其时。改革开放春潮涌动,神州处处春消息,在十年浩劫中被践踏的集邮之花也重新绽放。虽说刚出版的《北京集邮》限于当时的条件,模样还不大俊俏,但在众多集邮者看来,她是自家的闺女,怎么看怎么顺眼。  相似文献   

15.
《集邮博览》2015,(1):110
内容篇Q:读者张先生问:听说明年《集邮博览》扩版了,内容上有什么变化吗?A:是的,2015年《集邮博览》将从96页扩版至112页,扩版后内容将更加丰富,可读性更强。我们的老读者都知道,《集邮博览》一直以"博"为本,堪称集邮圈的小百科全书。但一直以来,受刊物篇幅的限制,一些内容只能忍痛割爱,现在,我们终于可以大展身手了。我们的传统栏目专题、人物、研究等,2015年都会有新的面貌,期待您提出宝贵意见。  相似文献   

16.
《集邮博览》一册在手,品味一个"邮"字。《集邮博览》的生命力,也在"集邮"这条线上,就像轮船不能偏离航线一样。《集邮博览》的个性和魅力在于耳目一新的文章奉献给读者。宗旨体现出"博览"二字。集邮爱好者与《集邮博览》连接的桥梁就是信息传递。第10期《奥运邮品永恒  相似文献   

17.
交友信息     
《上海集邮》2011,(10):31-31
徐新福317300浙江仙居县炉兴中路32-2号集新中国邮票、集邮文献,征"文革"前《集邮》,及《集邮博览》、《上海集邮》《天津集邮》。刘亦仁430056武汉市沌口泰合花园83栋1门101室集信销票、医学、动物、昆虫专题,换老纪特信箱票。  相似文献   

18.
    
2011年,《集邮博览》在栏目位置上的调整,把资讯栏目从"前沿阵地"撤到"大后方",这样的做法从本质上讲,是对刊物定位的重新解读。去年,在杂志社开展的意见征求活动中,我们体会最深的一点是,《集邮博览》读者群的素质极高,大家读刊、品刊、识刊,其专注度和专业性令编者汗颜。  相似文献   

19.
《上海集邮》2006,(6):6-6
本刊讯 南京市集邮协会、献集邮研究会,《集邮》杂志社,《集邮报》社、《集邮博览》杂志社,《上海集邮》编辑部,《天津集邮》编辑部等七单位主办“我心目中的2005年‘五佳’、‘十优’集邮报刊”评选办法:在下列10种省级集邮报刊内,挑选5种(其中报纸型至少1种,数字下带划线的为报纸型);在下列30种其它集邮报刊内,挑选10种(其中报纸型至少2种,数字下带划线的为报纸型)。  相似文献   

20.
刘大有 《集邮博览》2008,(12):81-88
~~《集邮博览》2008年总索引@刘大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