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自古以来,在写作上为了恰切、深刻地表达内容,苦心追求形式完美、文字精妙的人,真是枚不胜举;特别是一些名师对于自己的著作,更是刻意求工,耗尽心血。他们的写作态度和写作方法,最根本的就是一个字:改。有人说,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这话既有道理,也有出处。宋代魏庆之在《诗人玉屑》中就说过『字不厌改』的话。清代学者唐彪在他的一篇文章上标名就是『文章全藉改窜』。历史上,即使是经典作家和大文豪对自己的著作也是不厌其改的。马克思在清样上改稿,改了又改,连恩格斯也等得不耐烦,巴尔扎克在已排定了的版面上改稿,改得面目全非,  相似文献   

2.
为文者尝闻"文章不厌千遍改"、"好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等等.由此可见,在文章的写作中,修改是重要的一环.古往今来,善为文者特别重视文章的修改,并留下了许多精彩的妙喻.  相似文献   

3.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文章要自己改,只有学会了自己改的本领,才能把文章写好。"实践也证明,修改文章的能力是作文的一项基本能力。"作文不仅是写出来的,更是改  相似文献   

4.
俄国作家契诃夫曾说过:“写作的艺术,其实并不是写的艺术,而是删去写得不好的东西的艺术。”修改能力是写作的基本能力之一,修改是写作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道工序。“文不厌百改”,从某种意义讲,作文是改出来的,不是写出来的。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红楼梦》终成名典,巴尔扎克惨淡经营,呕心沥血,  相似文献   

5.
"好文章是写出来的,更是改出来的",这话一点不假。纵观古今,哪位名人大家不是修改文章的好手呢?如何批改学生的作文,怎样才能让学生改好自己的作文,一直是语文老师长期探索而又觉得较棘手的问题。传统的批改方法,老师伤神费力地"批",学生无可奈何地"改",批与改时常脱节,岂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怎样才能做到既"批"得巧,又让学生"改"得对呢?我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  相似文献   

6.
<正>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曹雪芹写《红楼梦》就自言:"批阅十载,增删五次。"美国作家海明威写《永别了,武器》,最后一页修改了30多遍。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前后经过十二次精心修改才完成。可见,一篇好的文章不仅是"写"出来的,而且也是精心"改"出来的。古往今来,许多著名作家修改文章的佳话不胜枚举,我们要学习他们严肃认真的写作态度。如何对文章进行修改?我国著名作家赵树理说:"我深深地体会到要使文章能够准确地达意,就得嚼字,就得认真  相似文献   

7.
<正>"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所谓修改,就是认真地把已经写出来的文章从立意、选材、篇章结构、语言文字等多方面进行增、删、改,使文章更完美,更周密,更充分地表情达意。修改,有小修改和大修改之分。小修改指文章的局部完善;大修改指文章的整体调整,就是指改变文章的结构,增删文章的材料,改变文章的主题,有时甚至另起炉灶。只有谋定全局,通盘调整,才能写出高质量的文章。那么,怎样对文章整体进行调整呢?  相似文献   

8.
"好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这句话充分道出了修改对于写好作文的重要性。学生要写好作文,必须具备自我修改的能力。"教是为了达到将来不需要教",评改则是为达到学生将来能够独立自改。一个学生如果没有养成修改作文的好习惯,不会修改文章,也就谈不上形成写作能力。写作能力的发展,只有在  相似文献   

9.
《华章》2007,(12)
"作文难,修改作文更难",这是学生常常发出的感慨。甚至更多的学生认为写作文是学生的事,修改作文是教师的事,养成写完了事的不良习惯。"作文不仅是写出来的,更是改出来的","文章不厌百回改",这些话都告诉我们修改作文的重要性。我们耳边也经常闪现关于贾岛的"推敲"的故事,关于杜甫念诗给老婆婆听的故事;现代的叶圣陶在给《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的作者改文章时,都是那么仔细。这些事例都说明修改在好文章的形成过程中显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作文教学存在着重作文指导、轻作文修改的情况.古人云,"三分文章七分改",凡是流传千古的名篇佳作,都是经过作者千锤百炼改出来的.这个"改",包括自己改和别人改,主要是自己改.小学语文教师应怎样培养学生修改自己习作的能力呢? 一、引例开道,师生议改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反映客观事物的实践活动,是一种综合训练."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因此,教师不但要指导学生写作,而且要督促学生修改文稿,使学生受益终身."引例开道,师生议改"是体现写作、修改一体的一个方法,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改革全面推进,作文教学不断深入的今天,要全面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作文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写作文的方法,还要教给学生修改习作的本领。俗话说:钢不厌千锤炼,文章不厌千回改。从某种意义上说,好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修改习作是作文教学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引导学生修改习作时,笔者重"炼"习作自改之功,取得事  相似文献   

12.
好文章是写出来的,也是改出来的.古今中外的大作家都十分重视修改.法国作家莫泊桑写短篇小说<羊脂球>,不知改过多少遍,用过的稿纸摞起来,几乎和他本人一般高.鲁迅先生写小说<肥皂>,7000字,修改了150多处.杜甫要求自己"语不惊人死不休",老舍勉励后学者"文章不厌百回改",都深刻地阐述了修改文章的意义.那么,少年朋友应当怎样修改文章呢?  相似文献   

13.
"千锤百炼出佳作,不厌其改现精品。"古今中外的许多文学大家的文章,无不是经过千百遍的修改而流传千古的。欧阳修、王安石、鲁迅、屠格涅夫、莫泊桑等勤于修改文章的范例,均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也给我们的写作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作为语文教师,  相似文献   

14.
<正>古人云:"三分文章七分改。"这个"改",包括由老师进行批改、同学互相修改和自己进行修改,但主要是自己进行修改。修改能力是作文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进行修改作文能力的强弱是其独立写作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志。教师应让学生明白:世界上一切好文章都是改出来的,只有反复、再反复多次修改,才能把自己写的文章中的语句、段落、情节修改好,使自己的文章生动感人。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我们要转变观  相似文献   

15.
<正>"三分文章七分改"。真正的好作文并非全靠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一个好的写作素材,只有通过具体的语言表达,并伴之于反复的精心修改,最后才能成为一篇好文章。那么,如何修改学生的作文呢?很多人都普遍认为,写文章是学生的事,而改文章是教师的事。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教师批改中太多地更换了学生的文字,不仅失去了宝贵的童真,也把孩子那最"自然的坦白"和最"清新的语气"都丢掉了。如果按教师的意愿去批改学生作文,势必造成千人一面、千篇一律,更重要的是严重地扼杀了孩子的个性。要改变这种  相似文献   

16.
清人唐彪说:“文章不能一作便佳,须频改之方入妙耳。”文章“佳”、“人妙”,是“频改”的结果。好文章是写出来的,更是改出来的。叶圣陶先生在谈到作文修改时说:“‘改’与‘作’关系密切,着重在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改读品味"创意简说俗话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而经典的课文通过"试改"的方式进行阅读是一种颇为有效的阅读方法。教学中,本人尝试对《皇帝的新装》一文采用"试改—比照—品析"的改读法,通过"删"、"简"、"移"、"换"等试改,进行"改文"与"原文"的比较阅读,注重"发展意识"、"文本意识"、"整体意识",贴近童趣,发展童真,涵养童心;以童话为  相似文献   

18.
"玉雕为饰,文改为章。"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曾说:"作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应为自能作文,不待教师改。教师之训练必做到这一点,乃为教学之成功。""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而‘改’的优先权首先应属于作者本人。"然而,在平  相似文献   

19.
"好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这句话充分道出修改对于写好作文的重要。学生要写好作文,必须具备自我修改的能力。作文教学  相似文献   

20.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习作评改对提高习作水平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新课标指出"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通过学生的自改和互改,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为此,如何提高作文评改的实效性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