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生为本是新课改背景下的先进教育理念。在这个教学理念的影响下,创新教学模式十分必要。“导学—互学—自学”的教学模式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并不断被实践的。语文教育的成败关乎学生的素质养成和发展,而小学正是学习语文的基础阶段。将“导学—互学—自学”模式恰当地应用到小学语文课堂上,能够提高小学语文教育的效率。本文通过分析该模式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方法、发展现状,从而为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
[背景介绍] "课前自学,课上互学"教育模式(简称"自学互学"),是河北省<网络教育模式与绩效实验研究项目>的重点研究课题,是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的根本性变革."自学互学"教育模式的指导思想是:以学生的自学为主,教师指导为辅;改革的做法是:把传统的"课上学知识,课后做练习".变成"课前自学.课上互学,巩同提高".石家庄市作为项目的实验区,从2009年秋季开始,率先在6所小学的部分实验班进行了"自学互学"的教学模式改革试验.  相似文献   

3.
【背景介绍】"课前自学,课上互学"教育模式(简称"自学互学"),是河北省《网络教育模式与绩效实验研究项目》的重点研究课题,是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的根本性变革。"自学互学"教育模式的指导思想是:以学生的自学为主,教师指导为辅;改革的做法是: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网络环境下研究生培养的新理念,结合网络环境下研究生主体自主性、个性化、交互式学习需求和网络化生存特征,提出基于网络环境的“导学-自学-互学-助学”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网络环境下的启发式教育、探究式教育、讨论式教育和参与式教育四个教育平台。  相似文献   

5.
人工智能是未来教育创新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遵循人本主义理念并形成人本人工智能教育新应用,将有力促成一种新型的研究与应用范式——教育人工智能(educational Artificial Intelligence,eAI)的形成。eAI注重以人为本的协作教育理念,在智能技术的支持下,以人和机器的交互、协作为研究对象,理解教育活动并揭示其发生的规律,从而促进人和机器智慧的共同成长。因此,在以人为本理念的引领下,eAI必将是人本人工智能的持续动力和新的研究范式,也是未来教育创新发展的新诉求。文章深度融合人本人工智能与教育,开展eAI的理论探究。首先,从人工智能、人在回路和奇点生态三方面阐释了人本人工智能的内涵,并解析eAI创新所需要的支持智能、增强智能和人机协同智能的一体化联动。在此基础上,剖析eAI的核心要素,构建了人本人工智能引领下eAI的研究框架,以人在旁路、人在回路和人在领路模式贯穿三大智能(支持智能、增强智能和人机协同智能)来透析eAI生态。最后,从基于混合智能的eAI环境、面向协同增智的eAI技术、底线思维引领下的eAI实践理性、面向设计思维的eAI创变力量、基于和谐共生的教育伦理等方面探寻了人本人工智能视域下eAI新范式,以期为构建人本人工智能视角下人机协同的eAI新生态提供设计思路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6.
樊军 《成人教育》2015,(6):19-21
成人教育长期以来一直沿用“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这不利于成人自身学习发展.为此,成人教育的研究开始从研究教育本身转向成人学习心理过程和智力发展的研究.尚沃卡尔提出的基于大脑的“突触学习法”使得成人教育研究的范式发生了转变.以大脑认知功能与功能性记忆、理解的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形成了一个成人理解过程中的突触学习过程模式,从而为成人创建一种自由学习方式,改变成人教育的方式.  相似文献   

7.
正自学、互学作为学生课堂学习的基本学习方式,虽然在课堂中两者的功能、价值与适用内容对象都各有不同,但两者之间还是存在着密不可分的紧密联系,即自学是互学的基础,有效互学的前提是深度自学。学生在自学中对新知的差异性的理解,生成的困惑和问题,都是开展互学活动的动力源泉和基本前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基于自学的学情,引导学生暴露自学过程中的问题和困惑,激发学生互学的内在动力,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深度的互学。  相似文献   

8.
贫困伴随社会发展而存在,反贫困则一直受到人类持续关注."温饱无忧"作为教育反贫困的内隐式历史逻辑取向,已成为党和国家及全社会的历史夙愿.基于对后扶贫时代相关文献梳理及田野实证考察,围绕教育与贫困的关系脉络,构建以"智能素养"为导向的中观、微观、宏观三维一体的教育反贫困新系统性逻辑分析框架.面对人工智能时代,教育反贫困未来逻辑取向生成将呈现人才标准转型、职业类型升级、学习模式变革、创造创新突显、全球利益联动等五大新挑战.同时,人工智能也为教育反贫困未来逻辑取向达成提供新方略,从智能素养人才培育、智能化职业生涯规划、智能化学习策略构建、智能化创新思维耕植、智能化反贫共同体建设,以此生成教育反贫困未来逻辑取向,最终培育贫困者适应未来社会的"智能素养".  相似文献   

9.
<正> 成人的学习方式,除了自学、听课,还有一种值得注意的方式——互学。互学是自学的扩大与相互渗透,是建立在专同道合、互相了解的基础上的互相学习。彼此从各自的侧面提供经验、知识,互相听取,互相探讨,互相启发,互为“师生”,从而解决共同或各自需要解决的问题。成人丰富的知识经验和较强的学习能力是开展互学活动的有利因素。在中外教育史上,互学活动一贯为人们所推崇和实践。我国古人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述而》)“独学而无  相似文献   

10.
教育哲学是关于教育最根本问题的认识,是教育实践的“道”,决定了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进入新发展阶段,终身学习在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上的价值日益凸显,其学习空间逐渐向互联网迁移,学习者的学习需求更加多元化,终身学习的新趋势呼唤教育哲学创新。从教育本体论层面来看,终身学习情境下的教育本质演变为联通,强调通过联通促进个体与世界间多个层次的互动联系。从终身学习的认识论来看,知识演变为网络化形态,呈现全谱系、动态网络化、群智汇聚和问题导向等新特征,推动终身学习组织体系、教学观和学习观的变革。从方法论层面来看,终身学习情境下的教育系统日益复杂、多元和开放,教育研究应当树立教育生态观,注重采取数据密集型研究范式和设计性研究范式。终身学习领域必须高度重视“道”的突破,加强哲学基础研究,为学习型社会建设提供更加强有力的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课堂学习范式太呆板,太严肃,制约了学生的学习机制。新课程环境下学习范式应该将师生精神愉悦纳入学习的目标之中,师生同学互学,从而实现学习范式的转换。  相似文献   

12.
从元宇宙中国教育范式研究视角出发,以人工智能为支架赋能“三个课堂”之融合课堂教学范式,打造了人工智能赋能音乐作曲编程的幼小衔接融合课堂教学模式,并创新提出“三路三点三力”融合课堂教学法。该范式的新理念、新内涵是音乐艺术学科通过与人工智能相融合,开启低龄儿童接受知识的新方式,即将所学知识深度融于动手编程呈现声音效果的问题解决过程中,提高儿童的智能化编程能力。  相似文献   

13.
基于综合实践活动的理念和活动方式构建人工智能教育课程模式,是在小学普及人工智能教育的有效方式。在教学中,通过组建跨学科教科研团队、构建跨时空教学模式、确立适合“智造”的学习项目、探寻适合项目的“智造”技术、提供展评大舞台等,能使学生不断地制作、完善自己的项目产品,从而实现校内外跨时空的学习,提升思考能力和创作能力。  相似文献   

14.
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已经渗透到了教育领域的诸多方面,并引发了学生学习、课程与教学的系统变革。在人工智能背景下,深度学习、个性化学习、自适应学习、人机协同学习逐渐成为主流的学习方式,学习方式的变革直接推动了课程与教学范式的转变。就课程而言,课程的技术性范式越来越突出,藉由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帮助,在课程取向上,更加注重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及融合;在课程形态上,开始由静态、纸质、单一性到动态、在线和网络化的转变;在课程内容上,逐渐从一种固定、统一、有限转向了私人定制、无限和开放;就教学而言,在教学目标上,更加注重学生软技能(Soft Skills)和核心素养的培养;在教学方式上,开始聚焦于新技术、新媒介的融合和应用;在教学内容上,转向了对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的关注和教授;在教学评价上,更加注重评价的过程性、精准性、数据化和个性化,等等。基于人工智能的时代背景考量,未来的课程与教学宜重点把握以下几点方向:重点关注可持续发展教育;注重对学生创造力、沟通、合作以及批判性思考等核心素养的培养;着力提升学生的“人工智能素养”教育;加强全人教育以及课程与教学的人文主义关怀。  相似文献   

15.
该文在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的基础上,从认识教学模式的特点、特征及要素等方面的内涵出发,论述了教育理论和学习理论、教育环境与教育资源、教育要素的关系与结构三个方面在构建教学模式中的重要作用,提出“基于网络教育环境——导学、助学、督学、自学、互学结合——学生、资源二维互动”的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6.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人工智能赋能中学数学教学,是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的必由之路。文章探索了基于人工智能教学软件的互动式微课教学、智能化练习与作业设计、精准个性化学习管理的有效实施路径,形成了基于人工智能软件平台的翻转课堂、问题解决、主题探究等主流数学教学应用模式,并结合交互电子白板构建了智能场景下的互动教学新范式,实现了学习资源的嵌套迁移,对中学数学教学模式的信息化改进提出了可行方案,以期进一步促使中学数学教学向深度智能化转变。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教育”引发了教育范式的结构性变革,传统学习空间已难以承载和支撑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与模式,学习空间的变革势在必行。文章首先对学习空间术语的由来及其内涵进行梳理,并回顾了教育发展史中学习空间以及相应教学范式的演变过程。之后,文章分析了新学习空间观产生的动因,提出“互联网+教育”的新学习空间观,指出新学习空间建立在物质、社会和精神三元辩证的空间认识论基础上,学习空间与教学活动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并分析和讨论了新学习空间在物质、社会和精神三层空间中都呈现出联通与融合的特征。文章最后基于新学习空间观的三层空间维度对当下具有新学习空间特征的教学创新进行梳理与归纳。期望文章为认识和推进“互联网+教育”学习空间变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农村成人学习具有连续性与非连续性、针对性与独立性、外控制性以及经验学习与理论学习并存等特点。因此,要提高农村成人教育的实效性,就要以农民的多样化、个性化、感情化、生活化的学习需求出发,确定培训目标和内容;精心组织培训,注重技能和实践,努力创建学习型社区,达到自学、互学相结合;增强服务意识,根据农村成人学习特点改革办学模式,提高培训效果。  相似文献   

19.
李艳莉  陈娟 《成人教育》2021,41(11):1-7
人工智能加速袭来,冲击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其影响也必将辐射到成人教育领域.人工智能时代下的成人教育将走向教学模式个性化、教育评价全景式、管理模式精细型和学习环境智能化.成人教育变革面临着理念层、基础层、支撑层及保障层等方面的困境,因此,成人教育应遵循以下变革路径:坚守"使人成人"理念,着力提升智能素养;构建精准教学模式,优化人才培养模式;锻造智能型教师,培育服务型管理者;"政企学研"多方联动,构建智慧成人学习生态圈.  相似文献   

20.
新常态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也是成人教育创新发展的大逻辑。新常态提出成人教育新要求、倒逼成人教育新质量、赋予成人教育新责任,需要成人教育突破传统学历逻辑对能力逻辑的僭越、资本逻辑对教育逻辑的僭越、理论逻辑对实践逻辑的僭越,根据理念转变为先的逻辑先导、中心转移为要的逻辑主线、市场化运作的模式转型为基的逻辑要求实现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