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洁 《成才之路》2011,(4):47-47
冯友兰是现当代最负盛名的哲学家之一,其三部中国哲学史和“贞元六书”等已成为学术经典。社科院美国研究所前所长资中筠表示,为其哲学名声所掩,冯友兰作为教育家的建树却长期较少被注意。冯先生虽没有担任过校长,但从其对大学教育所做的实务到教育思想都是当之无愧的教育家。清华人文方面招揽了那么多名教授,  相似文献   

2.
余慧斌 《江苏教育》2007,(17):48-48
校长是要由教育行政部门(或者教育董事会)任命的。校长当然是教育者、管理者和领导者,但这种教育、管理和领导一般是伴随着所谓教育权力而形成和发展的。教育家当然也需要教育权威(包括领导力),但更多的是思想者,是一种思想的权威,思想的领导。这也是教育家之所以成为教育家的地方。  相似文献   

3.
庞荣瑞 《江苏教育》2008,(17):18-18
不想当教育家的校长可能成不了教育家。虽然没有进行过具体的统计与调查,但感觉到校长队伍中很少有人想或为教育家的。或许有些校长有这种想法,只是说不出口。为什么说不出口?可能因为古今中外能成为教育家的人极为罕见,如果公开表达出来会被人讥笑为“癞蛤蟆想吃天鹅肉”。江苏是教育强省,应该是出教育家的地区,但是几十年来可能成为教育家的校长没有给人们留下印象。江苏曾经评定过一批省级的“名校长”,我们权且不要去评价这些名校长是否名副其实,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后面有多少追随者?他们的思想在多大程度上被同行高度认可?  相似文献   

4.
感悟一:做一名有教育理想的校长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清华附小在全国著名教育家窦桂梅校长的引领下"让清华附小的学生成为富有责任感的,拥有中国灵魂、世界眼光、国际理解的现代人"。让我们领略了我国文化中心名校与国际接轨的大教育思想,学校在有思想的校长引领下真正成了"人文家园"、"书香校园"、"儿童乐园"、"生态田园"","为人生打好底色,为聪慧与高尚的人生奠基"的办学理念在那里得到了很好的诠释。感悟二:把资源放在孩子触手可得的地方  相似文献   

5.
<正>"绿树阴浓仁者香满湖,楼台倒影教育映清波",在这弥漫着浓厚的研修氛围的会议大厅,我们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员云集,参加第二期"成长中的教育家"高级研修班的开班仪式暨高端培训。环视屏息,倍感欣喜,幸运的我们成为了令人仰慕、颇受青睐的一分子。非常感谢北京师范大学校长培训学院、北京圣陶教育发展与创新研究院、北京中育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基础教育论坛》(小学版)等诸多单位为我们搭建了如此宝贵的学习实践平台,架设了通向教育家殿堂的桥梁,奠定了成为教育家型校长的坚实  相似文献   

6.
做一个成功的校长,为党的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这是校长们的普遍追求。 当然,成功是有层次之分的。象苏霍姆林斯基和叶圣陶这样的校长,是极其成功的,他们不仅成就了好学校,而且通过实践,创造出了系统的教育理论,深刻地影响着后人,已成为举世公认,载入史册的教育家。这样的教育家校长,百年一遇。  相似文献   

7.
著名教育家吕型伟非常关心如何大幅度提高现任中小学校长的素质,殷切希望更多的校长能成为学者型的校长。吕型伟认为,教育事业要上一个台阶,没有众多学者型校长是不行的。建国以来,我们没有再出现过像蔡元培、陶行知那样高水平的教育家,这是我国教育事业很大的缺憾。吕型伟认为  相似文献   

8.
<正>大约八年前,2007年的春天,沪苏浙三省(市)的教育报刊总社在南京师大附中联合举办了第二届中国长三角校长高峰论坛,论坛主题即是"教育家办学:校长的角色、使命、成长"。三省(市)的12位校长在论坛上展开讨论。论坛结束后,《江苏教育》杂志做了一期"教育家办学"专题,我在上面写了《中国:谁更应当成为"教  相似文献   

9.
方展画 《江苏教育》2007,(17):21-23
唐盛昌:时代对教育工作者的要求越来越高了,一个真正的教育家必须把握正确的教育方向,把握人的发展规律。对于教育家办学,我们不能单纯从字面上去阐述,我们的讨论应该深入到教育实际中,探讨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 为什么要提出教育家办学,第一,我们国家的发展迫切需要一大批教育家,没有教育家,中国的教育搞不上去。第二,在任的校长,要站在教育家的高度,并把成为教育家作为奋斗的目标,只有这样,我们的办学水平才能够有大幅度的提升。第三,要办好教育,就必须按教育规律办事,教育家正是掌握了教育的规律,并运用于办学实践中,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教育家办学的效果。第四,中国的政治生态、教育生态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教育家办学口号的提出,意味着教育领域的环境需要进一步优化,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应被作为教育家看待,应该得到尊重,应该得到相应的待遇,让教育工作者心情愉快地工作。同时,减少对办学的不恰当干涉,真正把办学权交到教育家手中,交到杰出的教育工作者手中,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教育体制更加健康,使教育不断得到发展。 从时代进步的视角、从国际的视野、从整个教育规律本质的把握,来看待教育家办学这个命题,我们一定要从自身实际出发,解决自身的实际问题,当我们这么做的时候,我们会看到我们已经做了很多的事情,我们在不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0.
天津市大港第五中学校长刘炳昭是一位善于思考敢于实践的校长,他热情、大气、勤勉,对教育充满激情。他认为学校的教育质量应实现健康增长,在此前提下,他带领师生不断探索,形成了“多元互动,健康成长课堂”的理念。他倡导健康课堂,坚持不让任何一个教师和学生成为角落里的人,追求教育的幸福和师生的快乐,对教育问题有深入的思考和独到的理解。刘炳昭校长经常说的一句话是:“教育需要理想,但不能理想化。我们不一定能成为教育家,但不能没有做教育家的情怀。”这些年来,  相似文献   

11.
赵中建 《江苏教育》2007,(17):34-36
丁松泉: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庞大的受教育人口的国家,我们的校长以满腔热情投身教育事业,他们以宗教般的激情,不断创新,不断探索,努力实现自身的成长,他们是中国基础教育的希望。中国当代教育家的成长需要广大校长的努力,也需要政府和社会为教育家的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今天,我们欣喜地听到了总理“提倡教育家办学”的论述,为了实现总理的期望,不仅要求教育界为此不懈努力,也意味着政府要付诸行动。我们相信,一个致力于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政府,一定会为教育家的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中国这样一个正在崛起的大国一定会为教育家的诞生提供肥沃的土壤。我们将会看到更多的校长成长为教育家。  相似文献   

12.
脑中记着“一个人”。这个人就是教育名家,古今中外的许多教育名家,这么多年我记得的一个人就是苏霍姆林斯基,他17岁投身教育工作,活了52岁,做了27年的校长,是世界著名的教育家。我记得这个人就够我享用一辈子了,学习他的什么呢?学习他的教育思想和大爱情怀,学习他的教育教学方法。我们要关注那些善于学习、躬身于教育实践的教育家。校长需要向众多教育名家学习,兼收并蓄。  相似文献   

13.
高峰 《教育文汇》2009,(4):29-30
乌克兰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帕夫雷什中学任教33年,其中26年做校长。一次,上级要调他到教育局做局长,被他拒绝了。他说,“我生活中什么是最重要的呢?我可以不假思索地回答说,爱孩子!”《帕夫雷什中学》一书正是苏霍姆林斯基沉淀了33年的个人教育经验总结。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看到世界上有第二位教育家像苏霍姆林斯基那样,在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两座高山上竖起了熠熠闪光的丰碑。  相似文献   

14.
方展画:关于这场讨论,我有两点很深的感受:一是我读懂了校长的教育家情怀,每一位校长在潜意识里都有一种当教育家的愿望,或者情结,校长们努力为教育贡献智慧和才能,为下一代创造一个有利于身心健康的教育环境,培养一代新人。二是我也读懂了作为教育家的校长的痛苦,但是我们有教育家的精神,我们应该更加开怀些,向上一些,有更多的阳光校长谈论阳光教育家,这样我们对教育家的本质、内涵才会有更加深刻的理解,才会有一个更加明确的追求。  相似文献   

15.
徐汇区有4位校(园)长、教师担任上海市第二期名校长名师培养基地的主持人,共有8名校长和34名教师成为第二期双名培养工程的学员。经过两年的学习,徐汇区双名工程参训学员以优良成绩圆满地完成了预设的各项任务。要培养一支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造就一批杰出的教育家要提倡教育家办教育,鼓励更多的优秀青年终身做教育  相似文献   

16.
《上海教育》2011,(3):14-15
徐汇区有4位校(园)长、教师担任上海市第二期名校长名师培养基地的主持人,共有8名校长和34名教师成为第二期双名培养工程的学员。经过两年的学习,徐汇区双名工程参训学员以优良成绩圆满地完成了预设的各项任务。"要培养一支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造就一批杰出的教育家""要提倡教育家办教育,鼓励更多的优秀青年终身做教育  相似文献   

17.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进步,相伴学校的成长壮大,教育精英办学为主的时代到来,即学校办学走向教育专家办学之路,且教育家多出自学校的校长。其实,从办学的价值追求来看,校长理应是教育家,没达到教育家水平本不应该做校长,校长办学本来就应是教育家办学。  相似文献   

18.
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如果我们的校长不用教育家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用思想办学、文化办学、人格办学,中国的教育是没有希望的。当校长就要立志当教育家型的校长,修炼"三从四得"的高贵品质。在个人发展上,要"从心"。教育家型校长最显著的特质是胸怀理想,热爱教育,有对教育的深爱至爱,能够把教育之梦与中国之梦、个人之梦融合起来。他们始终充满对生命的敬畏和对人成长的坚信,不为名利所动,不为诱惑  相似文献   

19.
教育家办学一直是我们追求的理想,教育家办学才是教育正道。 教育家可以从教师中来,可以从校长中来。一部分教师可能会成为教育家,但有些校长很难成为教育家。  相似文献   

20.
郑杰 《江苏教育》2009,(6):17-18
在中国教育界,明星学校比较多,明星校长也层出不穷,这可能显示出当前教育的繁荣和蓬勃发展的态势。但其中,真正能成为一代名校的明星学校,以及真正能成为超越时空的教育大家的,却几乎没有。在我看来,要成为一个教育家型的校长至少需要三个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