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智慧博物馆概念的提出,指引着博物馆未来发展的方向。从实体博物馆、数字博物馆再到智慧博物馆,数字技术的进步推动着博物馆实现了从"物、人"二元关系到"物、数字、人"静态单向二元信息传递,再到"物、人、数据"动态双向多元关系的转变。这其中,物联网、移动互联、云计算、大数据等各类新型信息技术功不可没。文章以移动互联网作为切入点,分析移动互联技术在智慧博物馆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
<正>"互联网的本质是连接,当人与人、人与物、人与机器的连接形成一定规模时,会形成巨大的聚合效应,有人说工业互联网的连接所形成的能量是消费互联网的100倍,但是我认为这个数字还是太保守,特别是在未来的3-5年是一个快速发展期。"2018年年末,对互联网有深刻理解的周西柱先生大胆的预测着工业互联网的未来。  相似文献   

3.
一、经营网络版:实现我国报业从纸媒向数字报业平滑过渡的基本路径 当数字技术以眼花缭乱的方式改变着我们这个世界的边界、规则和图景的时候,惟有深刻把握其力量作用的价值底蕴的人,才能在这场伟大变革中成为时代的弄潮儿.《全国报纸出版业"十一五"发展纲要(2006-2010)》提出,在未来5年的时间里,报纸出版业发展主要目标之一就是发展数字报业.我们认为,从网络版的经营做起,是实现我国报业从纸媒向数字报业平滑过渡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4.
赵姝杰 《视听》2022,(3):49-51
智能数字技术的发展使"后人类"时代的隐喻从科幻电影走向现实生活.技术作为"义肢"不断延伸人的各种能力,在媒介领域成果显著.但是,数字技术在广泛延伸人的各种感官时,也使人发生了"新异化".技术背后潜藏的风险逐渐让个体卷入数字档案、数字劳工、数字同温层的漩涡,还加剧了社会的数字鸿沟问题.在新型人机关系下,风险博弈仍是一场严...  相似文献   

5.
毛屹槟 《新闻战线》2013,(10):35-36
传统媒体人如同人的大脑,继承了媒体的底蕴。数据化的监控报告就像眼睛和耳朵,多元化的发布方式赋予你灵活的双腿。将这些新的数字元素作为基因植入传统媒体人的身躯里,让整个团队流淌着数字出版的血液。作为一家全球领先的软件技术公司的咨询顾问,最近的几年我一直在致力于帮助传统媒体行业的转型。全媒体时代的到来,让很多的传统媒体"不得不"迎来新一轮的革新。如何去面对这些挑战,哪些是我们必须要植入的数字基因?哪些又是我们在全媒体浪潮中赖以生存的基石?  相似文献   

6.
权威的消解与受众的转化:数字出版时代传播关系的重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数字时代,一种新型的传播关系正在孕育并改变着我们对出版传播关系的传统认识.它突破了"传者中心"与"受众本位"旧有观念:一方面要求扬弃传统意义上的传者,打破了作者的权威,分化了出版主体;另一方面,"受众"这一传统概念开始被改造,由被动变为主动,群体化的受众开始转变为个性化的受者.这种新型关系要求数字时代的出版应该更为关注作为主体的人自身的需要,其终极指向应该是人的自由和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5G技术与数字阅读结合是图书馆阅读服务领域的创新尝试,具有"风向标"的意义,5G技术将推动图书馆移动数字阅读推广服务蓬勃发展。梳理了基于5G技术图书馆服务的新变化;从推广媒介、推广环境、推广方式3个方面阐述了基于5G技术图书馆移动数字阅读推广服务的创新;归纳了5G环境下图书馆移动数字阅读推广服务,即在线借阅与互动、沉浸式阅读推广体验与全媒体阅读推荐;最后,结合5G环境下图书馆移动数字阅读推广服务构建模式提出3点优化策略。以期推动5G技术环境下图书馆移动数字阅读推广服务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从数字鸿沟到数字机遇已成为社会与人发展的关键性命题.目前关于数字鸿沟的表述主要考量人们获得信息和知识的物质手段的鸿沟,而忽略从社会秩序中介化的现实来审视"积极的受众"提供的可能性.从数字鸿沟到数字机遇,争夺知识的控制成为社会的主要社会博弈活动.伴随着信息技术介入越来越多的社会情景,传播媒介的变化改变了社会进程、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媒介成为人类信息的关键性因素,人类怎样处理、学习与感觉信息成为大众传播理论的目标之一,于是,媒介素养应运而生.从数字鸿沟到数字机遇,迫切需要建构与完善公民数字时代的媒介素养.  相似文献   

9.
互联网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使用者获得和输出信息的主要方式。它改变了传统的读写方式,同时也逐渐在改变着人的认知习惯、思维模式。本世纪初已有学者指出:"文化变得越来越不以印刷物为导向了。"由互联网发展引发的数字  相似文献   

10.
《新闻界》2021,(7)
围绕身体和生命的规制问题,福柯与阿甘本展开了他们有关生命政治的论述。二者的思想汇聚在一起,共同构筑起融合了否定性生命权力(决断权力)和肯定性生命权力(规训权力)的生命政治图景。步入智能时代,日新月异的媒介技术深刻改写了社会现实,重塑了生命政治格局。当人技互嵌的数字生态日渐成型,人类的自然身体开始向"数字态身体"转变,生命政治便具备了全新的精神内核与实践指向。本文认为,"技术去能"代表着否定性生命权力的决断,"多维透视"则代表着肯定性生命权力的施展。二者互为增补,合力构成了智能时代的生命政治图景。  相似文献   

11.
本刊讯(记者王化兵)12月5日中文在线应邀承办了2008首届中国版权年会的"网络环境下的版权保护"研讨会。新闻出版总署科技与数字出版司司长张毅君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中文在线董事长兼总裁童之磊等人做了相关报告。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互联网时代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利用效率,加速数字资源的交流与传播,探讨了VR在图书馆数字资源传播中的应用。"VR+数字资源"实现途径有VR数字资源导航、VR数字资源宣传、VR数字资源检索和VR数字资源参考咨询。"VR+数字资源"打破了时空限制传播知识,能够挖掘人的潜能,提高数字资源经费分配效益,缩小知识势差,加快图书馆转型,巩固数字资源版权。最后提出了VR数字资源的应用对策:加快VR硬件开发以提升VR技术环境,统一交互方式建立完善VR行业标准,降低VR成本提高资金回收效益。  相似文献   

13.
海南特色文献数字资源库的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海南省高校图工委的统一组织下,海南省5所高校图书馆开展了特色文献数字资源库的建设工作。该文介绍了"海南特色文献数字资源库"建设的概况,结合具体工作的体会,论述了"海南特色文献数字资源库"建设的基本原则、应用情况并指出了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任妮  吴政 《图书馆杂志》2007,26(10):13-16
公共图书馆在弥补"数字鸿沟",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已得到认可.但很多人忽视了公共图书馆本身存在的"数字鸿沟".本文首先提出我国公共图书馆内在的"数字鸿沟"问题,通过一些统计和调查数据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表明"数字鸿沟"在公共图书馆活动中的严峻性,并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5.
高桐 《现代传播》2024,(2):108-118
迅猛发展的数字技术,以联络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媒介属性宣告着数字时代的来临,由此,数字媒介成为人文学科传扬与发展的工具。作为人文学科的规定性现实条件,它推动与构入人文学科,使人文精神、人文主义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这种态势已致使一些学者提出“数字人文”的说法,并热衷于以“数字人文”等同人文、取代人文。然而,“数字人文”并非传统意义上的人文。“数字人文”与人文不具有等值关系,“数字人文”对于中国人文更不可等值置换,数字技术只是人文建构的媒介性工具。人文不能简单地由“数字人文”替换。  相似文献   

16.
张新新 《科技与出版》2021,(8):前插4,5-18
数字出版研究方法存在方法思维缺位、质化量化失衡、以经验总结代替学术论文、违背方法规范、缺乏方法自觉5个方面的问题.文章分析了数字出版方法论建构在研究对象、学科独立、学术研究、产业实践、话语体系5个方面的功能价值;指明了数字出版方法论建构的5个原则,即整体性原则、开放性原则、客观性原则、协调性原则、层次性原则;初步建构了数字出版研究方法论,即哲学方法、一般科学方法、专门研究方法的三层次论;重点论述了数字出版关系分析法、"双效统一"分析法、数字出版案例研究法、数字出版技术研究法等数字出版专门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7.
数字化出版给传统编辑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但数字技术人才取代不了编辑,数字时代更需要优秀编辑。作为数字时代新"把关人"的编辑,可在以下3方面做出角色调适:一是成为网络意见领袖;二是成为数字产品的架构者;三是成为数字内容的深度加工者。  相似文献   

18.
《新闻界》2017,(12):58-61
传统的有声出版正经历着一次技术革命的洗礼,这场由数字技术带来的洗礼使有声出版获得了脱胎换骨式的新生。从"机械技术"时代的辉煌迈入到"模拟技术"时代的黄金发展期之后,有声出版沉寂了许久,也可以说是韬光养晦、厉兵秣马,终于借助数字时代的技术迎来了全面发展的又一个春天。此时尤其不能贪"快"求"洋",首先必须充分了解有声出版物与视觉出版物的特点,了解数字有声出版物的媒介特征,其次必须结合汉语数字有声出版物的文化特色考量,才能营造中国数字有声出版的健康发展业态。  相似文献   

19.
刘景来 《记者摇篮》2007,(11):15-18
"数字报业"从概念到实践还不到三年时间,这在我国行业发展史上是绝无仅有的。数字报业来势凶猛、不可阻挡,预示着传媒行业一场新的革命的临近。近两年,"数字  相似文献   

20.
7月6日—8日,第四届中国数字出版博览会在北京召开,本届博览会以"传统与现代融合,内容与技术共生"为主题,举办了2011年全国数字出版成果展览、2011中国数字出版高峰论坛等多项活动。博览会上,参展产品之丰富,让人目不暇接,技术之先进让人始料未及;主论坛、分论坛、圆桌会处处"火暴",与会的领导、专家、学者就数字出版的问题、现状、趋势等展开了陈述与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