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变身洗衣工     
我的脏衣服已经堆积如山了,妈妈看到了,拿着洗衣液准备去洗衣服,可是突然停住了脚步。"你长大了,该学会独立了,所以,这次你的衣服自己洗吧。"妈妈对我说。"妈妈,这么冷的天,让我把手放进冰冷的水里,你忍心吗?"我不情愿地说。"你现在不学会洗衣服,以后住校了怎么办?""到时候我就用洗衣机洗。""万一没有洗衣机呢?""那我就带回家洗。"妈妈这样追问我,有什么用意呢?难道就仅仅是想让我自己去洗衣服吗?一个大大的问号从我脑袋里冒了出来。  相似文献   

2.
爆笑超市     
紧张的病人"您能告诉我,为什么您从手术室里逃出来吗?"院长问一个万分紧张的病人。"那位护士小姐说:‘勇敢点,阑尾炎手术很简单!’""这话难道不对吗?""唉!但她这话是对那个准备给我动手术的大夫说的!"  相似文献   

3.
习语all right等于"完全正确"吗?不!现对all right的用法做一归纳。1.用于赞同别人意见或建议,译为"好,行,可以"等,这是all right的主要用法。例如:"Dolphin language?Tell us more.""All right."answered Mike."海豚语言吗?给我们多讲点。""行,"迈克回答道。"Suppose we phone him up?""All right!""我们给他打个电话好不好?""好!"2.表示人"身体健康的,健全的",并可用在问句中表示"Are you well?"的意思。例如:"How are you,Jack?""Oh,quite all right,thank you.How about you?""Jack,你好吗?""啊,很好,谢谢。你呢?"  相似文献   

4.
月亮的味道     
张秀华 《生活教育》2012,(17):36-36
大清早,上一年级的女儿刚起床就大声嚷:"妈妈,我的衣服呢?"我赶紧从阳台的晾衣架上取下衣服扔给她。"快点,再磨蹭就要迟到了。"我急忙催促道。"妈妈,这衣服怎么了?怎么这么股味?我不穿了,换一件。""怎么了?你平时不是最喜欢穿这一件吗?""你闻闻,难闻死了。"女儿撅起了小嘴。我把衣服拿过来放到鼻尖一闻,  相似文献   

5.
龙玉菲 《教师》2012,(1):96-96
前段时间,我很荣幸地参加了在怀化的数学课堂教学观摩学习。走进名师的课堂,我感悟很深。特别是刘松教授课前与学生的交流:"你们认识我吗?""不认识。""怎样把一个陌生人变成一个熟悉的人呢?""让他自我介绍呗!""如果他不愿意呢?""向他提问题。"这时课堂很安静。  相似文献   

6.
一个初春的午后,我正在办公室整理资料,突然听到急促的敲门声。随着我的一声"请进",一个高大的男生走进来,表情略显焦虑。他说:"老师,我叫李××,是高一的学生,我现在想跟您聊聊,请问您有时间吗?我有许多问题想不明白。""你好,李××,很高兴你在遇到困惑的时候能想到我。"说话间我放下手头工作,把他引到了隔壁的个体咨询室。坐定之后,我说:"有什么地方我可以帮到你吗?""老师,我现在变得快不认识自己了,以前从来不这样,我有时候会想:‘我还是我吗?’"  相似文献   

7.
若梅 《今日中学生》2014,(12):34-35
李岩是从外校转到这个班上来的,他进班之后,整天寡言少语,说话做事小心谨慎。韩老师和班委会的几个同学聊过李岩的情况。李岩的爸爸生病躺在床上,妈妈早就下岗,全家人靠政府的救济金生活。李岩来到这所学校,一切费用都是减免的。妞妞对老师说:"韩老师,您发现一个秘密吗?"韩老师不解地望着妞妞,"什么?""李岩的一只手好像有问题,他有一个手指是畸形。"妞妞说。"我知道。就为这个,李岩老是把手揣在口袋里。心理老师和他聊过,他不能接纳自己,也不相信同学们能接纳他。"韩老师说。  相似文献   

8.
妈妈,我很感谢您给我的爱。唯有这次您让我不理解,为什么说钱是我偷的呢?而来我家的那位姐姐就不可能了吗?  相似文献   

9.
做了就知道     
垃圾桶里的一只沙包引起了我的注意,它只有巴掌大小,穿一件鲜艳的花衣裳,湿淋淋的,满腹委屈的样子。我不由问旁边的孩子们:"谁把沙包扔到垃圾桶里了?"他们七嘴八舌地告诉我沙包是徐文豪的。徐文豪正满头大汗地站在饮水机前喝水,我过去问他:"蛮好看的一只沙包,你怎么扔了?""刚才玩的时候,被我一不小心扔到水池里去了。""晒一晒不就干了吗?"他却满不在乎地回答:"不要了,回家叫我妈妈重做一个呗。"我拾起垃圾桶里的沙包,沉思起来……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一个时期让父母特别头疼。在这段时期里,孩子会出现很多"离经叛道""特立独行""不听教诲"的言行举止,如抽烟、喝酒、留长发或者染发,顶撞父母,无心向学……这些行为都被冠上一个名词——叛逆。其实,我们都清楚,叛逆是人生的必经阶段。很多父母自己当年也都有过叛逆的行为,男孩子也曾背着父母偷偷抽烟、打架,女孩子也曾偷穿妈妈的高跟鞋、涂指甲油、看言情小说……那么,现在已为人父母的我们都变坏了吗?答案固然是没有的。  相似文献   

11.
杲罡 《下一代》2014,(11):9-10
今天,我们来讲科学家爱迪生的故事。电灯,电影,都是他发明的,他是美国的"发明大王"。爱迪生小时候,老爱问这问那,"这是什么呀?""那是为什么呀?"他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孵小鸡爱迪生五岁的时候,有一天,他看见家里的母鸡,老待在窝里不出来,就哦嘘哦嘘地叫着去赶它。可是母鸡歪着脑袋,眨了眨眼睛,一动也不动。这是怎么回事呀?爱迪生把母鸡抱起来一看,哟,窝里一大堆蛋,数一数,有十几个呢。奇怪,母鸡今天下了那么多蛋吗?他连蹦带跳,跑去问妈妈。“妈妈,妈妈,母鸡今天下了十几个蛋,这是怎么回事呀?”  相似文献   

12.
父爱的滋味     
早上匆匆出门,被父亲撞见,问:"切抓子(去干吗)?"皱眉答:"去使馆拿签证。""使馆在哪儿?""哎呀,跟您说过100遍了,您也记不住。以后就别问啦,我还能丢了?"如果是母亲,就会发火:"这不是担心你吗?有人担心还不好?我当年十几岁离家参加革命,多想有个人替自己担心啊……"父亲脾气好,并不发火,说:"  相似文献   

13.
唐效伟 《家长》2012,(4):9-10
"妈妈,××影响我的学习,您和老师说说,给我调个座位。" "妈妈,明天班里大扫除,您来帮帮我吧。" "妈妈,我上课外辅导班的笔记没记全,您记了吗?" …… 儿子虽然已经上初中了,可他应对问题的能力还不如小学生,经常让我出面解决。可仔细想想,这又怎么能全怪儿子呢,都是我这个当妈的"陪"出来的祸啊! 我人到中年才有了儿子,自然对他百依百顺。我原本在工厂工作,自从儿子上学后,为了更好地照顾儿子,督促他的学习,我便辞职在家,做起了“全职保姆”。  相似文献   

14.
范崇嬿 《下一代》2013,(12):28-33
叮铃铃!陶陶爸爸的手机响了:"喂!我是老陶,有什么事?""好!我马上去,别着急。""爸爸!是谁的电话?"陶陶问。"是妈妈的电话,一只母狐狸要做妈妈啦,但是它生不下小狐狸,需要帮助,快帮爸爸把药箱拿来。""我也去。  相似文献   

15.
"报告!""进来。"话音刚落,一个小女孩闪进了我的办公室。"校长,有件事我必须向您报告了:我们班很多男生在谢长凯的带领下变得流氓了。他们老在女同学面前说痞话,好恶心的!""你为什么不告诉你们班主任呢?""说了,可我们老师总是不管。男同学见老师不管越来越油皮了。""哦,有这事?待会我跟你们老师了解情况后再给你答复,好吗?"  相似文献   

16.
孙妍 《生活教育》2012,(11):48-49
"妈妈,今天几号啦?""还有几天才到15号啊?"放假以来,这句话几乎已经成了我的口头禅。那是因为山东日照的夏令营让我充满了期盼。"妈妈,今天几号了?""2号啊,怎么了?"啊?怎么才2号?我觉得一阵失落,真是度日如年哪!唉,为什么15号是那么遥远啊!  相似文献   

17.
"砰!"吃完饭,妈妈把手中的碗一摔,怒气冲冲。爸爸叹了口气,轻轻地放下手中的碗。我则把头低下,不敢正视他们。"你瞧瞧你,考成了什么样子?还有脸回来见我。"妈妈生气极了,瞪着眼睛对我吼道。"我……""就你这样还想考上外国语学校吗?这一粗心,那一粗心,看你的脚步还能迈出多远。"  相似文献   

18.
吴昊 《生活教育》2010,(12):65-65
暑假终于到来了!可是妈妈却再三叮嘱我要看店铺,我无力反抗,只好乖乖照做。 我来到爸爸妈妈的海产品店铺,一个中年男子来到店门口。 "老板,请问您要买些什么?""这海带怎么卖啊?"顾客向我问价格,"  相似文献   

19.
在教学"长方形与正方形面积"一课时,将长方形的长边变短,可以得到一个正方形,继续变短又得到长方形,从而引出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关系。一个学生在此提示下,喊了一句:"老师,我发现了,长方形可以变成线段。""把长方形沿着一条边不断对折下去,另一组边就会越来越短,最终不就变成线段了吗?"对此,您是如何看待的?您认为教学  相似文献   

20.
未来尿炕了     
木木 《小读者》2010,(7):62-62
女儿放学回家了,问爸爸:"什么是‘同志’?"爸爸说:"我就是‘同志’。""那什么又是‘政府’?""嗨,你妈妈不就是咱们家的‘政府’嘛!""哦,那什么又是‘未来’呢?""咱家你小弟弟就是‘未来’啊!""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