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康熙朝平定“三藩之乱”的过程中,清军所到之处不时对民间人口大肆劫掠。由于民族传统相异,朝堂之上满汉臣僚对清军此举持不同的两种意见。在这一问题上,作为最高统治者的康熙帝本质上是倾向于满洲统治集团的,这也是清军掠良为奴的弊病难以解决的症结所在。  相似文献   

2.
在十七、十八世纪之间约半个世纪当中,疆域辽阔、人口众多的多民族的统一的封建中国获得了进一步的巩固和加强。这是通过康熙平定三藩,降服台湾和战胜准噶尔三大事件实现的。于此拟就康熙平定三藩这一问题略作论述,以供参考。一三藩势力的养成及其割据状态早在清军未入关前,明将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即相继率军并携带大批火器往投。清太宗皇太极为了笼络他们,都封之为王,其所统属,名义上虽隶八旗,实际是独立部队。以后,崇祯十七年(1644年),明山  相似文献   

3.
从1673年(康熙十二年)十一月至1681年(康熙二十年)十一月,长达八年之久,波及八省之广的三藩之乱,是十七世纪后期清朝统治阶级内部的战争.它对清朝前期的政治、军事、经济均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颇有探讨研究之必要.现就三藩之乱的背景、清政府对兰藩之乱的解决与平定三藩之乱的意义,提出一些看法,以供讨论。  相似文献   

4.
笔者在教七年级下册《中国历史》“康熙平定三藩叛乱”这一知识点时,发现“疑案重重”。  相似文献   

5.
石塘     
天刚蒙蒙亮,渔港石塘的人们已经开始忙碌了……一声嘹亮而又刺耳的汽笛声响过之后,码头上的人开始越聚越多,他们的眼睛都直直地盯着不远处归港的渔船。  相似文献   

6.
公元1679年,这一年正值那位年少有为的清康熙皇帝登基的第十八个年头。此时的他还没能从生擒鳌拜中体会到王者的喜悦,又已经埋头于要剿灭三藩之乱,虽然郑氏的威  相似文献   

7.
《榕村全书》系闽中大儒李光地之遗著汇编。光地字晋卿,号厚庵,福建泉州安溪人。生于明崇祯十五年(1642),卒于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享年七十有七。光地生当明清鼎革,一生亲历清初社会之由乱而治。康熙一朝,举凡一时国家大政,诸如平定三藩、台湾回归、治河理漕、兴复文教、整治朋党、储位废立、朱子从祀、经学提倡等等,光地皆身在其间,每多攸关。因此,在清初政治史和学术史上,李光地允称举足轻重,有“儒林巨擘”、“一代伟人”之誉,占有不可取代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8.
开启了"康乾盛世"的康熙大帝,16岁斗垮了权臣之后,又平定了三藩,收复了台湾,打跑了沙俄。这天下太平了,可是康熙却闲不下来,于是他开始盖园子让自己能有个地儿  相似文献   

9.
孔四贞是清代初年活跃在中国和广西政治舞台上的一位传奇性人物;是一位有政治卓见,控制和指挥了定南军府,对巩固国家统一、平定三藩之乱有功的杰出女性。当代文人学者有的对孔四贞留下的宫内“秘闻韵事”津津乐道,有的认为她有“狼子野心”的分裂图谋而加以否定,都是没有事实根据的。  相似文献   

10.
清朝平定"三藩之乱"后,于康熙二十二年设立"八旗汉军火器营"。这是八旗组织下首个"火器营",囊括汉军马甲总数的2/3,专习火器,堪称精兵之薮。清朝建立汉军火器营的原因,是为消化、利用藩下兵卒,尤其是在前明接受西法训练,精通火器的孔有德、耿仲明旧属。此外,尚有应付西北边情的原因。清朝入关后,西北边徼长期受卫拉特蒙古威胁,特别是准噶尔崛起,雄踞中亚,令清朝芒刺在背,筹谋应对之策。成立汉军火器营,以谙练火器的精兵抗衡蒙古骑兵,是康熙君臣在武力方面的预备。  相似文献   

11.
韩秀阁 《考试周刊》2009,(52):38-39
康熙是中国历史上颇有建树的帝王之一,其历史功绩不仅在于平定三藩,统一台湾,西北平叛,抗击沙俄,满汉一体化的努力,而且在于他为发展生产、繁荣经济、推动社会文化进步所作的贡献.顺应历史发展趋势,努力博习经史,学习传统治国理论和与国计民生有关的自然科学知识是他作出历史贡献的根由之一.  相似文献   

12.
康熙十八年(1679年)京师大地震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物损失。面对此次灾难,康熙皇帝立即采取各项措施,调动官员积极赈济。中央与地方政府的迅速反应使灾民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有效救济。这对于清朝平定三藩之乱,稳定统治意义重大,同时也显示出当时行政系统强大的应急能力。  相似文献   

13.
康熙在武功平定三藩以后,即着手经营清初文坛.他不仅以制定文艺政策、编选诗文、参与文学批评等方式直接规范文坛,而且通过赐赠、特别是诗文赐赠等易于被士林所接受的策略,笼络天下士子.这些士林之首的文学侍臣,再凭借他们的强大辐射力影响其追随者,故吟唱盛世的元音渐次取代明末清初之际的凄楚激越的变风变雅之音,文坛的构建也终于走上了康熙所企望的轨道.  相似文献   

14.
何谓三藩     
何谓三藩傅应余关于“三藩”,各说不一,有叛乱以前的三藩,也肴叛乱时的三藩以及根据割据地区而称的三藩。初中《中国历史》第三册教材中提到的三藩是指叛乱时的三藩。这三藩一是云南的吴三桂、二是广东的尚之信(尚可喜之子)、三是福建的耿精忠(耿仲明之孙)。而《清...  相似文献   

15.
一、康熙统一台湾清朝于康熙二十年(1681年)平定三藩之乱,大陆基本统一。闽浙总督姚启圣两次上疏力请“亲督水师进取台湾”。水师提督万正色以台湾港口浅狭,潮急礁险,“驻泊无所,粮运不济”,反对进兵,得到朝中大臣赞同。朝议决定,暂缓进兵,由福建督抚设法招抚。是年清廷得悉郑经暴死、诸子争立,认为主少国乱,是攻台的最好机会。内  相似文献   

16.
现行统一人教社高中历史教科书《中国古代史》(2002年版)第六章第五节《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第124页第二段有一段话:"清康熙年间,平西王吴三桂在云南起兵叛乱,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相继响应,史称‘三藩之乱'。"笔者在教学中发现  相似文献   

17.
康熙皇帝名爱新觉罗·玄烨,是一位很有作为的皇帝。他平定三藩之乱,收复台湾,反击沙俄,签订了《尼布楚条约》,确保了东北边境的安定,在西北亲征葛尔丹,与士兵同甘共苦,最终剿平叛军,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在文化方面,他编修《康熙字典》,还十分喜爱数学,传播数学知识,对我国的近代数学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  相似文献   

18.
单之蔷 《课外阅读》2012,(21):42-44
"千里长沙,万里石塘,上下渺茫,千里一色",这是地方志《琼管志》中的一句话,是对今天西沙和南沙群岛(位于海南省三亚市以南的大海中)景观的描述。"长沙"和"石塘"所指称的,就是东沙、西沙、中沙和南沙群岛中两种最常见的、露出水面的地貌景观类型":灰沙岛"和"环礁"。灰沙岛:真正的海洋岛中国的岛屿大多数是大陆岛,即它们过去是大陆上的山峰、丘陵,后来被海水所淹,其中露出海面的部分就是大陆岛。这种岛的成因与海洋并无关系,其实就是  相似文献   

19.
开启了“康乾盛世”的康熙大帝,16岁斗垮了权臣之后,又平定了三藩,收复了台湾,打跑了沙俄。这天下太平了,可是康熙却闲不下来,于是他开始盖园子让自己能有个地儿放松一下。他这一起头,他的儿子雍正和孙子乾隆可就收不住手了。集天下之能工巧匠,会天下之奇珍异宝,  相似文献   

20.
三藩平定后,康熙举办了一系列欢庆活动,形成了盛世气象的国家话语。张英在此语境下请假归葬,与康熙以成功祭陵具有同质性而形成对话关系,因而同僚送别的话语也就随之而进入到国家话语中。张英的美好形象在这样的话语中得到了充分的呈现,从而确立了他在官场、学界与文坛上的地位,提升了他对桐城文坛影响力,也为他以后的仕途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