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族自治地方政府能力循环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能力建设是近年来国内逐渐兴起的一个研究领域,涉足的专家学者为数不多,而对民族自治地方政府能力建设的研究则少之又少.该文根据对一般意义上政府能力建设的研究,结合民族自治地方的实际,剖析了民族自治地方政府能力的构成要素,揭示出政府的能力是在资源的输出--能量的转换--能量的输出--带动经济社会物品的产出这样一个过程中呈循环螺旋上升的原理,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尝试性地提出了民族自治地方政府能力循环论.  相似文献   

2.
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在西部开发过程中,处于核心和关键的地位。处理好民族自治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关系对于中国西部的发展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价值。在西部开发的背景下民族自治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关系的凸现有两大原因:一是民族自治地方政府自主发展的内在动力,二是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存在的外在压力。从政治学、行政学和法学来衡量,民族自治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关系可以归纳为六大关系:财政关系、法律关系、行政关系、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和人际关系等,这种静态的理论划分为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在西部开发中动态地处理与中央政府的关系提供了必要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3.
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管理自治权是民族自治地方政府自治权的具体体现。民族自治地方政府自治权与民族区域自治权是两个紧密联系的概念。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在行使民族区域自治权的自治机关中居于中心地位,民族自治地方政府自治权的有效行使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根本保障,少数民族和民族自治地方全面发展是与当代国际人权新原则的宗旨相一致的。  相似文献   

4.
民族自治地方的和谐社会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自治地方政府是该地方和谐社会建设的主体力量。民族自治地方要建设和谐社会,首先要实现政府的和谐,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建设责任政府、法治政府、服务型政府,完善社会道德,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率,建立和巩固新型的民族关系,保护生态和资源环境,实现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5.
"服务型政府"是当今中国社会一个主流的政治话语、学术话语与公众话语.这话语背后所指向的内容离学术理想和民众的期望却有很大距离,尤其是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在管理理念更新、职能转变、组织机构设置、运行机制改革等方面遇到了极大的挑战.然而,民族自治地方有可利用的政治资源优势,如经济社会发展自治权,这为民族自治地方服务型政府建设提供了难得的保障.  相似文献   

6.
基于对1143位初中教师自陈语句的质性话语分析,围绕教师工作场域下的相关主体,将影响教师工作活力的因素归纳为教师个体状态、学校组织支持、政府治理变革以及社会环境支撑四个维度。研究发现,职业发展前景、社会地位待遇以及工作负担是教师普遍的核心关切。提升教师工作活力,需要唤醒教师专业自觉,强化以校为本的教师专业发展支持体系建设,完善以分类为导向的教师治理政策举措,以及发挥教师个体、学校组织、政府和社会等不同主体间的协同合力。  相似文献   

7.
我国各民主党派通过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等职能,为建设廉洁政府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也表现出种种缺陷和不足。在新形势下,各民主党派应加大监督力度,激发社会活力,加强自身建设;同时,政府也应进一步推进信息公开和保障机制建设,使各民主党派在廉洁政府建设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民族自治地方基层社会是我国整个社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社会管理是否能够得到加强和创新,这影响了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对民族自治地方整个社会的管理效果和治理成败,因此,加强和创新民族自治地方基层社会管理的意义重大。改革开放30年来,民族自治地方基层社会的经济建设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民族自治地方基层社会的发展是中国繁荣昌盛的内容之一,但是,在经济得到发展的同时,社会管理也出现了新问题。这些新问题,不利于民族自治地方基层政府进行社会管理。民族自治地方基层政府在社会管理创新,社会全方位发展,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等诸多方面还比较薄弱。本文依据这样的背景下就民族自治地方基层政府社会管理进行探索,提出了许多完善其社会管理的路径。  相似文献   

9.
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具有一般地方政府和民族自治机关的双重属性,这使得中央与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的和谐府际关系尤为重要。中央与民族自治地方的和谐府际关系的实现关系到政治体制的有效运行和国家稳定与统一,正确看待和认识中央与民族自治地方府际关系,充分保障和实现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的自治权,维护民族自治地方的特殊利益是我们必须认真研究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0.
我国各民主党派通过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等职能,为建设廉洁政府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也表现出种种缺陷和不足。在新形势下,各民主党派应加大监督力度,激发社会活力,加强自身建设;同时,政府也应进一步推进信息公开和保障机制建设,使各民主党派在廉洁政府建设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以及当代新公共管理的发展,企业的管理经验、理论和方法逐渐地引入公共部门管理之中。通过对电子政务与政府组织流程再造之间的关系研究.揭示政府组织流程再造是电子政务建设的必然要求。电子政务的建设既是政府组织流程再造和优化的过程.也是政府管理机构和职能不断调整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公共服务事权、财权划分和财政转移支付不合理是目前影响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公共服务建设的主要制度障碍。进一步加强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公共服务建设,要从民族自治地方的特殊性出发,对影响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公共服务的有关制度进行适当调整,使公共服务事权、财权配置和政府纵向转移支付的制度规定更符合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公共服务建设的实际需要。  相似文献   

13.
“活力”说是宗白华美学理论中最重要、最具特色和影响的观点。本文试图就宗白华关于美是一种生命活力运动的本质特征进行归纳总结,概括介绍“活力”说形成的思想渊源,论述其对自然美的推崇颂杨,进而分析“活力”说对艺术创作与研究的深远影响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在长期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对于为什么要搞好以及如何搞好工业企业管理等问题,做出了精辟的阐述和科学的论断。学习和研究邓小平工业企业管理思想,对于发掘和丰富邓小平同志的理论宝库,对于增强企业活力和提高经济效益,对于加快我国改革和建设步伐、迅速提高  相似文献   

15.
政府失灵是指政府由于本身的缺陷或缺失而不能有效提供公共物品,造成资源浪费,交易成本过高,寻租和腐败现象增多,在这种环境下,企业型政府理论出现了,这一理论认为政府必须在市场导向的观念下,引进竞争的刺激力量,使政府更具活力。但是,在这一过程中,他们却忽视了政府公共管理的本质,服务型政府是一种以人为本,以社会为本,按照人民的意志组织和运行的,构建服务型政府既是政府自身的本质要求,也是矫正政府失灵的一种路径。  相似文献   

16.
基层团组织是共青团的战斗力保证,也是共青团开展工作的基础。回顾共青团百年历程,其始终围绕在党中央周围,凝聚广大青年力量。结合新时代党和国家的发展需求,高校基层团组织更应破解困境,凝聚活力,注重组织活力建设。本文基于波特菱形理论,从思想引领、组织建设、素质提升、实践创新等四个要素出发,构建基层团组织活力建设模型,明确政治站位,推进组织革新,关注学生发展,创新实践教育。通过各要素的耦合作用,有效开展高校基层团组织活力建设。  相似文献   

17.
甘肃是一个多民族省份,有2个少数民族自治州,7个民族自治县,少数民族人口256.42万,占全省总人口的9.43%,民族自治地方土地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39.8%。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从政策到措施,从经费到科研,从"两基"攻坚到"两免一补",从师资队伍建设到职业教育对甘肃民族教育给予了  相似文献   

18.
浅谈大学、政府和企业三者间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政府和企业三者间关系是组织间关系的一种形态.如何建立大学、政府与企业和谐共处、良性互动的关系是21世纪国家构建创新体系的关键与核心.本文对大学、政府和企业三者间关系发展的实践模式进行了介绍,阐述了三者间关系建立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对国内外有关大学、政府和企业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指出了现有研究的不足和问题.文章最后对未来有关大学、政府和企业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针对当前我国社会组织活力不足的问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创新社会治理,激发社会组织活力"的要求。独立性是社会组织活力的重要表现。当前,我国社会组织依然没有摆脱对政府的依附性关系,其中依附性最强的当属准政府组织。本文基于依附性人格,从准政府组织内部网络结构来分析准政府组织依附性的种种表现,揭示准政府组织依附性衍生的问题,探究准政府组织依附性产生的主要原因,并提出改善准政府组织独立性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0.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关键也在农村。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能否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能否完成“十二五”规划的关键所在。景宁畲族自治县在开展农村党建工作过程中,以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引领,按照“活力党员一活力组织一活力畲乡”的党建思路,在浙江省范围内率先推出基层组织建设“活力工程”,通过“项目促活力”、“村级组织星级管理”、“暖人心促发展”、“四培三带”四大子工程的开展,有效破解当前农村党建工作的困局,激发农村基层党建的新活力,充分调动了农村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创业富民,创新强县”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