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题:如图1,设△ABC是直角三角形,点D在斜边BC上,BD=4DC.已知圆过点C,且与AC相交于F,与AB相切于AB的中点G.求证:AD⊥BF.本题为1999年全国初中数学联合竞赛第二试第二题,具有一定难度和探索性.本文对此题作如下思考.一、题目的多种新解法解证此题的关键是得出∠ABF=∠CAD,故有以下新解法.解法1:如图1,设∠CAD=α,∠ABF=β,由BD=4CD,有S△ADCS△ADB=1412AD·AC·sinα12AD·ABsin(90°-α)=14ACAB·tgα=14.由A…  相似文献   

2.
一道课本习题的推广及应用河南省浚县实验中学张立义原题:△ABC中,AB=AC,AD为BC边上的高,AD的中点为M,CM的延长线交AB于点K,求证:AB=3AK.(九年义务教育《几何》第二册第263页第14题)以此题为基础,逐步削弱条件,可寻找出此类题...  相似文献   

3.
题目 已知点A、B、C、D顺次在⊙O上,AB=BD,BM垂直于AC,垂足为M.证明:AM=DC+CM.(1997年江苏省初中竞赛题,著名的“阿基米德折弦定理”).贵刊1999年第3期第32页张昕老师《一道初中竞赛题的证法探讨》给出了多种证题思路,读后受益非浅.但张老师认为“证明本题必须通过截长补短的辅助线将证AM=CM+DC转化为证两线段相等”.而我对本题的特征又进行了分析.得出了下面的代数证法,以供参考.解法探索:因欲证AM=DC+CM,而AM、DC、CM都为线段的长,即均为正值.故只要证明A…  相似文献   

4.
勾股定理是几何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定理,它揭示了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数量关系.应用它,不仅可以解竞赛计算题,而且可以解竞赛证明题.例1若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的长分别为1和2,则斜边上的高为()(A);(B)(C);(D).(1995年昆明市初中数学竞赛试题)解如图1,在Rt△ABC中,∠ACB=90°,AC=1,BC=2,例2在△ABC中,∠C=90°,∠A=15°,AB=10,则△ABC的面积为()(A)10;(B)10;(C)12.5;(D)15.(1993年吉林省初中数学竞赛试题)解如图2,作…  相似文献   

5.
勾股定理揭示了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数量关系,它在解有关直角三角形的问题中有广泛的应用.现举例说明它在几何计算中的应用,供同学们参考.例1如图1,凸四边形ABCD中,四边AB、BC、CD和DA的长分别是3、4、12和13,∠ABC=90°,则四边形ABCD的面积是多少?(第七届“希望杯”竞赛试题)分析由题设AB=3,BC=4且∠ABC=90°,连结AC得Rt△ABC,根据勾股定理易求AC=5.在△ACD中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可以判定△ACD为直角三角形.计算两直角三角形面积之和即为四边形ABCD的…  相似文献   

6.
数学中考综合训练题陕西师大附中边团结一、选择题1.如果3x-2y=0,则xy为().A.23B.322C.23或无意义D.无法确定2.如图1,在△ABC中,DE∥BC,S△ADE=S梯形DBCE,则DEBC为().A.12B.22C.14D.233....  相似文献   

7.
分析这道题的常规解法是通过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求出AD的长,再用勾股定理计算出CD来.倘若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解这道题,既简捷又明快.解在Rt△ABC中,由勾股定理得例2如图2,已知ABC中,AB=AC=10,BC=16,P为BC上任一点,PDAB,PEAC,垂足分别为D、E.试求PD+PE的值.解过A作AMBC,垂足为M,连结AP.由评析通过这道题的解,我们发现利用面积解题,确实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例3如图3,已知BD、CE是否ABC的两条高.求证:AB·CE=AC·BD.分析这道题的常规解…  相似文献   

8.
例1 如图(1) ,在四边形ABCD中 ,AB⊥BC ,AD⊥DC ,∠A=135°,BC=6 ,AD=I23 ,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学生在解这道题时 ,往往急于连接对角线AC或BD ,之后就束手无策了.下面举例介绍求不规则四边形面积的两种方法.一、补形法如例1 可用两种方法 :1 将原题中的图形补添辅助线成图(2) ,有S 四边形ABCD =S△OBC -S△OAD= 12BC·OD-12AD·OD= 12BC2- 12AD2= 12 36-12 =12.2 将原题中的图形补添辅助线成图(3) ,有S 四边形ABCD=S 矩形…  相似文献   

9.
一、定义法例1 (1998年上海初二数学竞赛试题)在图(1)中 ,已知AB=AC=AD ,如果∠DAC是∠CAB的k倍 ,那么∠DBC是∠BDC的()倍.分析 :由AB=AC=AD ,联想到圆的定义 ,可知B ,C ,D三点都在以A为圆心 ,AB长为半径的圆上(如图) ,借助圆周角与圆心角之间的关系 ,可使问题迎刃而解.显然 ,∠DAC=2∠DBC ,∠CAB=2∠BDC ,故选(A)二、判别式法例3 已知a,b,c是实数 ,且b +c=8,bc=a2 -12a +52 ,求a +2b +3c的值.解 :由b +c=8得c=8 -b,将其代入b…  相似文献   

10.
数学高考综合训练题(2)陕西省永寿县永寿中学安振平宁夏固原县张易中学李国旗第Ⅰ卷一、选择题1.设集合M={(x,y)|x25+y29=1},N={(x,y)|x2+(y-1)2=1},则M、N的关系是().A.MNB.NMC.M∩N=D.M∪N...  相似文献   

11.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第1~10题每小题4分,第11~14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已知集合M={(x,y)|x-y=0},N={(x,y)|x2-y2=0},则有().A.M∩N=MB.M∪N=MC.M∩N=D.M∪N=R(2)下列不...  相似文献   

12.
初中平面几何中关于证明线段等积式的问题 ,是常见的一种题型 ,它是教学的一个重点.现举例介绍八种常用方法.一、利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例1 如图(1) ,AD是△ABC的∠A的平分线 ,交BC于D点 ,求证AB·DC=BD·AC.AB2∶AC2=PB∶PC.四、利用射影定理例4 如图(4) ,△ABC中 ,AB=AC ,以AB为直径作圆交BC于D ,O是圆心 ,DM是⊙O的切线交AC于M ,求证DC2 =AC·CM.思路分析 :证明△ADC是Rt△ ,并且DM⊥AC ,就可利用射影定理证得结论.五、利用圆幂定理例5 如图(5…  相似文献   

13.
所谓面积法就是利用几何图形中的边、角与面积之间的关系,运用代数手段来完成几何中的推理过程.用面积法一般可不添或少添辅助线,证法简洁,易于被学生接受和掌握.图11 证明线段相等例1 (1978年高考题)AB是圆的直径,C是半圆上一点,直线MN切半圆于C点,AM⊥MN于M,BN⊥MN于N,CD⊥AB于D.求证:(i)CD=CM=CN;(ii)CD2=AM·BN.证明 连结AC、BC,如图1,由∠MCA=∠ABC知 ∠MAC=∠CAD.在Rt△ADC与Rt△ACM中,有AD·CDAM·CM=AC·AD…  相似文献   

14.
安徽省2000年初中升学统一考试数学第19题: 已知,如图,ABCD是正方形,E是CD的中点,P是BC边上的一点。下列条件中,不能推出△ABP和△ECP相似的是: (A)∠APB=∠EPC; (B)∠APE=90° (C)P是BC的中点; (D)BP:BC=2  相似文献   

15.
一些表面上无从下手的几何图形 ,我们只要充分应用所学的知识 ,打破常规思路 ,充分挖掘题设的内涵 ,就可寻找出最佳的解题途径。“补形”就不失为一种好方法。下面略举几例 :一、补成三角形如图 ,这是1994年北京市中学生数学竞赛试题。已知 :在六边形ABCDEF中 ,∠A=∠B=∠C=∠D=∠E=∠F ,且AB +BC=11 ,AF -CD=3 ,则BC +DE=。析解 :∵所给图形的几个内角相等 ,∴可将六边形中的三边AB、CD、EF向两侧延长得△GHM。∵六边形的内角和为720°,∴∠A=∠B=∠C=∠D=∠E=∠F=120…  相似文献   

16.
一题多解有利于开拓思路,培养思维能力.本文将研究一道几何题的多种证法,供读者参考.题目如图1,已知ABC为等边三角形,延长BC到D,又延长BA到E,使AE=BD,连结CE、DE.求证:CE=DE.分析利用全等三角形证明两条线段相等是最基本而又最常用的方法.但在给定图形中并没有以CE、DE为一对对应边的全等三角形,因此必须添加辅助线,构成证题所需的全等三角形.具体添加辅助线的方法有如下六种:(1)在AE上取一点F,使AF=CD,连结DF(如图1),则EF=BC=AC,BF=BD.于是,欲证CE=D…  相似文献   

17.
[题目]如图,正方形ABCD、ABEF的边长都是1,而且平面ABCD、ABEF互相垂直.点M在AC上移动,点N在BF上移动,若CM=BN=a(0<a<√2).(I)求MN的长.  相似文献   

18.
天津市初三《几何》补充教材中有这样一道检测题:△ABC中,∠ACB=90°,D、E为斜边AB上的点,AD=DE=EB,且CD=sinx,CE=cosx,求斜边AB.这是一道典型题,本文试就此题(下称原题)的解法和潜在结论做一些开发,以便在教学中培养学...  相似文献   

19.
在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讨论中,数学开放题成为我国中学数学教育的一个重要议题。开放性教学如何与传统的数学教育结合起来,如何形成符合时代要求的数学教育的新的模式,是摆在我们数学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数学开放题有多种形式,如问题答案的开放,解法的开放,对问题题设条件的开放等等。下面就两道常见平面几何题的教学,谈谈题设条件开放题的编制,供参考。 [例1]如图(1),已知在△ABC中, A=90°,AB=AC,BD平分 ABC,交 AC边于点D。求证: BC=AB十 AD。 在引导学生解答后,…  相似文献   

20.
1998年《数学教师》第4期刊载了吴传启先生的文章《四个平均值=四条平行线》.此文讨论了两个正数的平均值与一个梯形的四条平行线之间的对应相等关系.其结论如下:梯形ABCD的上底AB=a,下底DC=b,对角线交于O点,过点O作EF∥AB;作PQ∥AB且使梯形ABQP和梯形PQCD相似;作GH为中位线;作MN∥AB且使梯形ABNM和梯形MNCD等积,则有:(1)EF=21a+1b(调和平均值);(2)PQ=ab(几何平均值);(3)GH=a+b2(算术平均值);(4)MN=a2+b22(二次幂平均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