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白成瑾 《大理文化》2011,(12):94-97
俗话说:"若要烦,建新房。"就是说建造新房纷繁复杂,千头万绪。而弥渡县牛街彝族乡的群众建房时,繁忙劳累外也颇为有趣,从开工到进住新居,都贯穿着一系列祭祀和庆典,让人们在疲劳中得到极大的精神满足。  相似文献   

2.
小凉山毕摩仪式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茆晓君 《寻根》2008,(6):68-71
大约在15世纪初,因为四川大凉山彝族内部的部族纷争,其中一支迁到了云南宁蒗定居,发展成为现在的小凉山彝族。小凉山习惯上指以云南宁蒗彝族自治县为主,包括永胜、华坪等毗连宁蒗的彝族聚居区。居住此狭长地带的彝族自称“诺苏”,操彝语北方方言,人口近20万。近300年来,小凉山彝族较为完整地保存了原有的母体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3.
罗婺火把     
李宏荣 《寻根》2010,(5):83-85
<正>听着醉人的彝歌走进云南武定罗婺彝家山寨里,在千年传唱的武定罗婺彝家动人歌谣中,最让人心醉的是与火把盛节有关的那支古歌谣:从前山上的歌啊,被风吹走了,从前河边的舞啊,被水淹没了,从前石头里生出来的火啊,传下来哟,阿依迭古(阿依迭古,彝族传说中火神的名字)。  相似文献   

4.
昭通龙虎文化与彝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申江 《寻根》2003,(1):10-15
巫术文化是古代原始文化的重要内容,以其作为窗口,可以窥知许多古代文明的秘密,诸如宗教、艺术、心理、民族、习俗等方面。因此对巫术文化的考察研究是古代历史文化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具有其他研究不可替代的价值和意义。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蚌壳龙虎图案及其背后的巫术观念,就是对史学界、文化界长期盛行的“惟龙独尊”认识的矫正,对于还原中国古代巫术文化的原始面貌具有重要的考古价值。本文试对龙虎文化在朱提(昭通)古地“淮桔为枳”的原因提出彝族文化背景的理解,并由此推及当时和其前彝族及其文化在昭通的重要地位、夏人岁…  相似文献   

5.
<正>Ancestors of the Yi ethnic group invented a solar calendar in which seasons of the year are determined based on solar movement and the direction of the upper...  相似文献   

6.
<正>Traditional costumes of Yi people,as symbolic carriers of their ethnic culture,record the history,traditions,customs and social life of the ethnic group.  相似文献   

7.
藏东川西高原峡谷区,即“藏彝走廊”,是一条神奇的化沉积带。笔首次概括出这里的七大历史化特征,并首次以“母系化带”、“猪膘化带”、“牦牛化带”、“笃苯化带”、“重屋化带”、“石棺葬化带”、“藏缅语多元语言化带”为题,分别加以论述。提出:典籍所载“嫫母”为今白马人图腾和先母祖之一;第一个方相氏出于今白马人先民;峡谷一线民族崇拜的是同一个女神;“康”之新释;昆仑即是牦牛;习用猪膘的民族先民是农业的发明等等,对藏彝走廊的诸种历史化现象提出了新的看法和阐释。  相似文献   

8.
胡子龙 《寻根》2011,(2):135-137
今居住在鞍山市及附近的回族同胞,世代相传他们的祖籍是在一个叫"小云南"的地方。笔者认为,曾经是云南县旧地的今祥云一带,是"小云南"之地。据《祥云县志》等地方志书载:汉元封二年(前109年),  相似文献   

9.
云南贡院     
王新 《寻根》2006,(3):64-67
花木摇漾古朴大气的云南大学校园,是原云南贡院旧址,自从明弘治十二年(1499年)新建贡院选址于此,五百余年文运昌荣之气脉就流润不断,这里也成了西南边疆为国求贤、为国育贤的学术文化重地.  相似文献   

10.
人文大理     
沈坚 《寻根》2006,(5):122-128
云南大理神奇秀丽,素有“风花雪月”之誉,“下关的风,上关的花,苍山的雪,洱海的月”,不知何朝何代的文士,竞巧运神思,以如此凝练美妙之句,将大理各处的胜境奇景、精华所在倏然点出,君闻之,能不心驰神往?  相似文献   

11.
This study examines a recognizable speech code, the code of food and tradition, as displayed among members of a Lebanese community in Flatland, located in the central United States. Based upon in-depth interviews with 20 participants and three months of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at a Lebanese food festival, we identify communication that is gendered, generationally shaped, and focused on tradition. These are manifest in both beliefs and everyday practices. Drawing upon Speech Codes Theory and Bakhtinian perspectives, we examine the communicative practices and beliefs as to what it means to “be Lebanes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