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八股文是明清时期用于科举考试的一种文章体裁,是当年知识分子借以立身、荣进的工具,其中的糟粕是不言而喻的。但是作为一种制度,它被沿用了五百多年,这个事实本身又说明不能完全把它看成是荒诞的。它毕竟也是吸收了古代诗文的写作规律和某些文章的作法而形成的,它的写作的严格训练,它的严格程式,正体现了我们今天议论文写作的某些要求。中国新旧文化交替  相似文献   

2.
明清之际盛极一时的八股文从它正式出现于中国历史舞台之日起,就与科举制度结下了不解之缘。然而,由于科举制度的种种弊端,八股文遭到了很多人(特别是今天的人们)的唾骂和指责,故与之联袂而举的八股文理所当然地也被很多人目为十恶不赦的祸害,于是厌弃之,毁坏之。很多人羞于谈论八股,目前一些谈文体、讲文学、说科举的文章、书籍即使对八股文偶作介绍,也几乎是千篇一律地使用“无价值”、“敲门砖”之类的贬词来痛斥一通,以示极大的鄙弃和厌恶.我们认为有必要把八股文的风行和影响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进行深入的研究和讨论,决不能以庸俗的学术态度简单地对八股文予以彻底否定,更不能随便拈来几个贬词不分青红皂白地将它嘲弄讥讽一番,或将它一概骂倒。诚然,八股文形式刻板,作法苛严,在科举取士的过程中引起过种  相似文献   

3.
我国明清时期的各级学校教育中,八股文的训练是和文化知识的传授结合在一起的,在各种学业考试中,八股文的程式成为学生必须掌握和作答的方法。八股文是科举考试使用的一种专门文体,如同现代作文的议论文写作格式,有固定的写作结构,每篇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由于规定了撰写程式,也就有了相对统一规范的阅卷标准。八股文的产生是随着考试内容的发展变化而确立的,其使用形式在当时是相对认同的,一方面实现了文体应用的功能,一方面满足了社会需要的功能,为选拔优秀人才和整合教育资源曾发挥很大作用。  相似文献   

4.
由于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特别是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写作教学陷入了“一切为了升学,一切为了考试,一切为了分数”的泥潭而不能自拔。于是便有了专事章法、技巧的作文指导,有了“一凑、二抄、三套”的作文捷径,有了千人一面,千人一腔,千篇一律的现代八股文。这样,  相似文献   

5.
一种作文形式被应试者适应而渐渐地形成一种比较普遍的写作模式,从而影响测试的效果,这是自古就有的一种现象,最典型的要算八股文。今天,这种作文应试模式形成的周期在不断缩短。“话题作文”打破了恢复高考以来几十年中逐渐形成的“材料作文”的“三段论”模式(被人称为新八股文),但令命题创新者始料不及的是,几年时间,一种话题作文的应试模式已经形成,它让我们觉得应试作文似乎从八股文时代走向骈俪文时代。请看一个高考满分作文的选段:  相似文献   

6.
八股文,与缠足、辫子、鸦片、烟枪等似为一类,早已被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但是,在五百多年的漫长时间里,无数的读书人为学作八股而穷心尽力,这岂不是一大文化现象?历史上留下那么多八股文,虽是废物而不利用未免可惜。现在为数不少的中学生提起写作文就头痛,勉强挤出来的也是干巴巴的芦柴棒式的文章,甚至干脆不着边际、文不对题,天马行空一般地胡诌一番。于是,我想:能否以“八股”为钥匙,进行作文定格训练,借此打开中学生学写文章的大门呢?或者可以将一些学生引入写作文的轨道。 但是,对于八股,我也知之甚少。所幸有机会拜读了中华书书出版的由启功、张中行、金克木三位学界老前辈合著的《说八股》一书。他们对八股文翔实准确的介绍、敏锐独到的看法、公允深刻的评价,使我受益匪浅。由此我相到:中学作文教学进行各种文体基本程式的训练,“八股”一下,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7.
有位大作家说过这样一句话:第一个把姑娘比做花儿的人是天才,第二个把姑娘比做花儿的人是庸才,第三个把姑娘比做花儿的人是蠢才。这句话非常通俗、形象地告诉我们,写作中创新思维的重要。在我们同学的作文中,千人一面、千人一语的情况比比皆是,程式化的思维模式导致当代新的“八股文”层出不穷。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我认为逆向思维恰当运用于写作中,可以收到别出心裁、不落俗套的表达效果。那么,如何在作文中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呢?  相似文献   

8.
目前,由于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特别是为了片面追求升学率,作文教学陷入了“一切为了升学,一切为了考试,一切为了分数”的泥潭而不能自拔,于是便有了专事章法、技巧的作文指导,有了“一凑,二抄,三套”的作文捷径,有了千人一面、千文一腔、千篇一律的现代八股文。长此以往。  相似文献   

9.
过去应试教育的作文教学一直重"文"轻"人",只重教"文"法,教学生如何审题、如何立意、如何构思、如何行文,记叙文写法一二三,议论文技巧ABC;尽管我们的学生也能写出规范文章,但最终却使学生作文写成了于人一面的八股文。所以,创新作文的研究必须关照作文的主体——人。  相似文献   

10.
<正>"挺摧残孩子们的"。这是"童话大王"郑渊洁对当今传统作文教学方式的看法。是的,我们的作文教学大都还是应试教学,机械化的训练使文章模式化,既剥夺了人文美,又摒弃了人性爱,造就了当代的"八股文"。单一的作文教学偏离了以学生为作文主体的正轨,时代呼唤作文教学的创新。呼唤真情的回归,鼓励灵性的飞扬,成为新时代作文的需  相似文献   

11.
八股文是议论文的一种变体,也称制义、制艺、时文、四书文。它的规定很严格,一篇文章必须分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等八个部分,故称八股文。八股文的题目须摘自四书,所阐发的内容必须根据朱熹的《四书集注》等书,不允许作者自由发挥。这种十分死板又程式化的文体,对人们思想的束缚是可想而知的。八股文的作法规定,开始先做两股,即破题、承题。所谓破题,即在文章开头用几句话说破题目的要旨。接着是承题,用几句话承上启下,对要旨作进一步的阐释。接下去“起讲”,是文章议论的开始。然后“入手”,即起讲后的入手处。随后“起股”,主要为议论,意思与“入手”大同小异,但文字不许重复。后面的“中股”、“后股”是文章议论中心之所在。最后以“束股”总结全文。八股文的中心部分是起股、中股、后股、束股。这四股中又要求各有两股对  相似文献   

12.
品读近几年的高考作文,颇有感触。那一篇篇活力喷薄、意韵隽永、格调清新的满分作文,令人怦然心动,啧啧赞叹;而有些习作中暴露出来的传统文化知识匮乏、"时髦但疏浅,前卫而轻薄"的作文现象,让人扼腕叹息。此外,无病呻吟、泛泛而谈"、新八股文"之类的文章也屡见不鲜……这一切,触动了笔者对作文启蒙教学的思考。  相似文献   

13.
文章有一定的理,没有一定的法;大匠能诲人以规矩,不能使人巧;知道文章的作法,不一定能做好文章(作文);艺术的基本原则是寓变化于整齐,整齐  相似文献   

14.
吕旭琴 《考试周刊》2010,(51):30-31
作文教学一直是职业高中语文教学致力改革和优化的核心问题。人文性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时代特征,尽管当前作文改革千帆竞逐、百花争艳,然而,由于长期受到传统文化的谨严的影响和传统思维方式的惯性影响,仍然滑入了另一种程式化、模式化、标准化的作文范式,特别是老师在职业高中学生语文基础比较薄弱的现实面前,强化学生作文的机械训练,从而忽视对人的本体性的理性认识。文章认为,当前职业高中作文教学最急迫的就是怎样使学生作文富有个性、人文性,以及怎样使学生具有创新能力,富有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5.
在众多有关八股文的论述中,王夫之的观点可以说是卓而不凡.本文以王夫之的<姜斋诗话>为依据,以八股文的作法为导向,着重论述王夫之对八股文"代圣贤立言"的独特见解.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写作教学都是困扰语文教学的老大难问题。观照近几年各省市的高考作文,虽则不乏临场佳作,但整体作文水平呈现下降的趋势,也是不争的事实。即便每年评选出来的满分作文,也是备受争议。诚如专家批评,很多文章看似结构清晰,内容丰富,文采斐然,实则结构有固定程式,文体为“四不像”体,内容有意编排古今中外,感情空洞而无病呻吟,是语文老师为学生精心炮制出来的应试体,实为当代“八股文”。这种现状,也更加引起了人们对于写作教学乃至语文教学的质疑。  相似文献   

17.
小学作文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育界致力改革和优化的核心问题.尽管当前作文改革千帆竞逐,百花竞艳,然而,由于我们长期受到传统文化的严谨的影响和传统思维方式的惯性影响,使我们仍然滑入了另一种程式化、模式化、标准化的作文范式,从而忽视了对人的本体性的理性认识,作文教学领域仍是山重水复,春光不现,致使作文教学陷人了"以文为本"的误区.  相似文献   

18.
八股文体式源流考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八股文体是逐步发展变化而形成的。宋元时期形成了具有固定格式的应试文体 ,明初的经义经疑文体在宋元基础上稍有变化 ,并经过百余年的发展演变后 ,最终形成了程式严格的八股体式。八股文之称 ,主要是因在作题方式上截题为两截、每截四股而得名。  相似文献   

19.
虚伪与无耻     
自学界有高人说“要反八股,须先知八股”以来,市面很有了几本“八股”书。有收罗八股范文的,有赏析八股奥妙的,也有详解八股精义的。勉力读了一点,实在大觉苦痛,全无读他种书之乐趣,好歹算是知道了八股文作法的几种程式。明显地,依照“反八股须先知八股”的理论,我这等“八股”素养,自无资格来说八股一个“不”字。然而我又知道,欲知梨子滋味,虽然先要尝一尝,但要使自己有发言权,未必就得把每个梨子都尝遍。何况很多人没有  相似文献   

20.
虚伪与无耻     
自学界有高人说“要反八股,须先知八股”以来,市面很有了几本“八股”书。有收罗八股范文的,有赏析八股奥妙的,也有详解八股精义的。勉力读了一点,实在大觉苦痛,全无读他种书之乐趣,好歹算是知道了八股文作法的几种程式。明显地,依照“反八股须先知八股”的理论,我这等“八股”素养,自无资格来说八股一个“不”字。然而我又知道,欲知梨子滋味,虽然先要尝一尝,但要使自己有发言权,未必就得把每个梨子都尝遍。何况很多人没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