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我国财政法治的建设取得了不少成果,但是也凸显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难题。实现财政法治的困境之一在于财政法与财政政策运用中的矛盾。从应然与实然的角度对财政法与财政政策的运用现状进行反思,在财政法与财政政策的功能博弈中,要实现财政法治必须使财政法与财政政策二者相互配合、交织进化。  相似文献   

2.
财政民主化是实现民主财政的重要保障。我国乡镇财政在民主化改革实践中逐步推进,如何解决目前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值得我们思考。稳步推进乡镇财政民主化,应从构建农村财政公共选择机制,进一步提高公共财政的透明度,建立有效的乡镇财政支出民主决策机制,依法理财,实现财政法制化,合理界定县与乡之间的财权权利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3.
自从党的十七大提出改善民生以来,民生问题成为热门话题,民生财政的概念应运而生。民生财政应立足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于特殊的、现实的国情,它是财政分配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民生财政应贯穿于财政分配全过程,包括收入、支出和制度。民生财政应着力于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注重民主财政建设,实现财政运行公开、透明,健全民众需求表达机制,完善财政的民主决策机制。  相似文献   

4.
中国是否会掉进中等收入陷阱日益吸引了关心中国经济发展问题的学者的关注。然而,通过一系列的历史对比分析,我们发现,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陷阱并不是简单的收入陷阱,而是古老的非制度性传统财政体制对市场经济发展形成的根本性障碍,同时深受学者们推崇的作为解决办法的民主财政体制同样是一个美丽的制度陷阱。  相似文献   

5.
高军 《大连大学学报》2011,32(6):115-121
为落实人民主权原则,防止发生"代理人危机",从而使国家异化为一种压迫的力量,由议会掌握国家的"钱袋子"是西方民主法治国家普遍的制度安排和宪法通例,具体包括议会控制征税权、预算权,以及独立的国家财政审计监督,保障纳税人财政知情权等。西方国家对财政权的民主控制,对我国财政法治化建设有重要的参考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6.
从广州财政预算公开谈我国财政透明度制度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希 《华章》2010,(25)
财政透明度是公共财政的本质特征,也是实现财政民主的重要制度安排.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提高财政透明度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透明度程度仍然难以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财政公开是国家决策机关和政府主管部门制定公共政策、作出宏观决策、进行公共管理的需要,也是公众了解政府财政状况、衡量政府绩效、评价政府受托责任履行情况并作出相关决策的需要。财政公开法律制度的构建是我国实现财政公开的当务之急,应明确财政公开法律制度构建的原则——依法公开原则,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免费原则,自由使用原则,救济原则。要从制定财政基本法、完善财政预算法律制度、财政转移支付法律制度、财政监督法律制度等四个层面,构建我国财政公开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8.
促进公众与政府间关系的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公共财政是公众与政府间的联系纽带,公共财政制度的民主与法治性直接影响公众与政府间关系的和谐程度。必须从制度建设入手,建立公共选择机制,促进财政决策民主性与科学性,规范政府财政行为,提高公共资源使用效率,从而促进"官民"和谐关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9.
财政合法性是政治合法性的重要基础和重要方面。我国乡镇财政设立以来,在传统的财政治理体制下,农民负担的不断增加使农村基层政府的财政合法性受到了挑战。农村税费改革减轻了农民负担,改善了农村基层政府的财政合法性和政治合法性。但农村税费改革并不是对传统财政治理体制的根本改造。只有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发展的要求,建立农村公共财政体制,才能根本确立农村基层政府的财政合法性。  相似文献   

10.
日本地方自治制度在财政方面的法律支持有《财政法》、《地方财政法》、《地方税法》、《地方交付税法》等,本文主要以《地方财政法》为中心,从该法律的产生背景、主要内容、存在的问题出发对其进行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11.
"民主与法治的分离"作为我国民主文化建设的瓶颈,同时,在我国当前网络群体性事件中,社会公众所扮演的"民主参与角色"起了巨大推动的作用,为此,特将"网络问政"引入我国宪政文化建设的历程,通过网络问政的规范化建设,实现我国"民主与法治"建设的融合,最终达至宪政的实现。  相似文献   

1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目标是建设一个民主法治的社会,建设法治政府则是建设民主法治社会的前提和进一步实现全面和谐社会建设目标的基础,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基本诉求。各级政府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始终处于支配地位,一个依法行政的政府是社会改革发展的稳压器和助推器,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工程中发挥着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统筹规划、积极推进的主导性作用。建设法治政府的根本保障是实行民主宪政。  相似文献   

13.
法律思想在孙中山的思想中占有突出的位置。孙中山对法律问题提出了许多重要见解 ,他的法律思想具有民主性 ,在中国法律思想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当代中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党内民主是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关键,是带动人民民主的强大动力,是实行依法治国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15.
在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中,其核心,实质和第一要义,是中国的社会发展问题,即发展经济,实现四个现代化。而发展经济的第一保障是民主法制建设,邓小平实事求是是总结了我国建国以来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经验教训,客观地分析了实现四个现代化宏伟目标和保证国家长治久安所需要的基本条件,提出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是建设现代的需要;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国情的需要,建立健全法律体系是经济建设的需要,加强政治体制改革是保证经济体制改革顺利发展的需要第一系列依法治国理论。  相似文献   

16.
社会的发展已改变了中国传统的农村秩序,使农村法治陷入困境。针对造成该困境的原因,我们可在法律信仰、法治秩序主体、行政司法体制、民主参与机制等多方面加强农村法治建设。  相似文献   

17.
十七大报告有许多创新点,特别是在发展民主政治方面,首次提出了“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的新观点;提出了“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新论断、“扩大社会主义民主”的新思路和“落实依法治国、完善权力制约和监督、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新举措。十七大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方面作出的创新,为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法治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基础要素,公民的法律理念则是实现法治和谐的关键。然而我国当前社会公民的法律理念较为模糊,存在权利意识不明、诉讼意识薄弱、对法律权威存在淡漠等诸多问题。现代民主社会公民的法律理念首先应包括对法律本体的信任,其次还应包括对具体法律制度精神的理解。  相似文献   

19.
浅谈民主法治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国社会发展的美好蓝图,该文拟从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出发来论证民主法治建设及法治观念创新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