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关注学生的教育消费性收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在我国,“教育是一项对未来的投资”之类的观点已成为越来越多的人重视教育并投资教育的理由。这对教育事业的发展而言,无疑是一件幸事。然而,学生受教育,既可以在将来得到回报,又能从当下的教育中获得某种满足。仅仅将教育视为只能在将来获得收益的投资,忽视学生在教育期间的精神满足,即学生的教育消费性收益,不仅低估了教育的真正价值,而且引发了现实中的一系列问题。因此,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都必须给学生的教育消费性收益予以足够的关注。   一、教育的消费性收益内涵   何谓教育的消费性收益 ?学生的教育…  相似文献   

2.
近期拜读了荷兰大教育家珍妮特·沃斯与新西兰戈登·德莱顿撰写的教育巨著《学习的革命》,着实让我受益匪浅。而其全新的教育观念又让人耳目一新。书中写到:“从开始进入学校的那一刻起,大部分孩子就被这样教育着———答案已经被找到了。”的确,很多年来,教育一直束缚在一种模式当中,并日趋教条和死板,孩子们的创造力也因此受到严重的阻碍。作为一名教育者,一旦忘记了教育的创造性,那么,教育的意义就会所剩无几。诚然,教育是为了传授知识,教师上完一节课也就完成了相应的教学任务。但作为一名教师,如果仅仅如此,那么,知识本…  相似文献   

3.
《湖南教育》2003,(3):1-1
元月4日召开的全省教育工作会议,全面总结了2002年我省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成绩,部署了2003年教育工作,描绘了新时期我省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蓝图。这次会议是在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的大背景下召开的。在过去的一年里,我省各类教育取得了新进展,重点工作取得了新突破,教育投入持续增加,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教育行政职能和作风有了明显转变。新的一年里,全省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扎扎实实抓好“普九”巩固提高工作,积极加快高中阶段教育发展,推动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大力发展民办教育,全面推进素质…  相似文献   

4.
吴友智 《天津教育》2001,(11):12-13
说当代教育是“苦难的教育”未免太过于悲观,但说我们(校长、老师和学生)不少人正经受一场“教育的磨难”,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不知在这样的教育中,我们丢失了多少激情,流失了多少才智,丧失了多少机遇,损失了多少事业。就像需要足够的空气和空间一样,我们也需要“宽松的教育”。这不唯是一种理想的教育范式,而且是已经为不少教育工作者所践行的原则,追求的境界。一———“宽松的教育”是一种遵循规律的教育。它承认人的发展总有一个过程,“不急乃宽”。中国古代教育学有“学不躐等”之说,就包含着要循序渐进、拒绝揠苗助长的…  相似文献   

5.
对于班主任的教育素质,存在着许多不正确的看法,这些错误观点直接影响到班主任的素质发展,同时也阻碍了班主任的教育活动,这是我们必须加以澄清的。一、教育影响的“教育力”问题什么样的教育素质具有真正的教育力,能够真正影响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每一个班主任都可能有自己的看法,但有一些共同的问题需要我们一起讨论。(一)什么样的权威是真正的教育权威教育家、哲学家雅斯贝斯在《什么是教育》一书中专门论述了教育权威问题。他首先分析了“权威”与“强权”的区别,它们源自不同的权力基础,他认为有两种形式的权威,一是所谓“内…  相似文献   

6.
“因材施教”这一古训道出了教育的本质,惩罚教育,赏识教育或是体验教育都只是众多教育方法中的一种,都有其优劣所在。智力因素以及家庭环境、成长经历等非智力因素的差异决定了不能采用单一的教育方式和手段,而应采取多元化的方式来教育孩子。  相似文献   

7.
我国通识教育的理论误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前,大学通识教育的重要性日益为学者们所注目。然而,审视我国大学实施通识教育的状况,在理论上还有一些模糊性,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理论误区。误区一:通识教育等同于人文教育;误区二:通识教育等同于通才教育;误区三:通识教育等同于泛泛的知识教育。针对这些误区,本文提出了我国大学实施通识教育的对策,即将通识教育提升为一种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8.
自2003年以来,青岛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发起并组织了青岛市中小学一线教师‘‘我讲我的故事”教育叙事活动,在当地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为了更好地发挥“教育叙事”这一新型教育科研活动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作用,本刊特邀青岛市教育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翟广顺同志,撰写、遴选了一组有关教育叙事的文章,希望对广大读者有所启发,也希望更多的读者能够参与到这一活动中来。  相似文献   

9.
严复是我国著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也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他既受过严格的传统教育,又到过当时西方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留学,集中学与西学于一身,而且在国内多次出任大学总办。在长期的教育生涯中,严复对教育有了自己独特的见解,逐渐形成一套包括教育方针、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目的在内的比较全面、系统的教育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0.
教育现代化是实现社会现代化的前提条件。19世纪欧美各国的教育国家化趋势曾经有力地促进了这些国家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本采用历史考察法来探讨教育国家化的基本涵义、实质和产生的意义,揭示出它的划时代意义在于它使教育从一种家庭的职能和权利转变成了国家的职能和权利,其实质就是教育法制化,它是一种进步趋势。  相似文献   

11.
正值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许多教育工作者以及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有了很大的改进,更新了教育观念,学会了诸如:“快乐教育,赏识教育”等。有些家长便认为只要孩子快乐,不管孩子做什么,做法是否得当,只要他觉得高兴就任由他去做,甚至鼓励他去做就是赏识教育。不料,这些所谓的“赏识”,却是一种认识上的误区。是从一种极端走向另一种极端,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各项教育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改革需要也呼唤新的教育理念。基于此,在吸收和借鉴了激励教育、赏识教育等教育思想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阳光教育”这一理念。  相似文献   

13.
一、“三创教育”的内涵 21世纪初,高教界提出了“三创教育”的教育理念,即在通识教育、学科教育、学术教育、专业化教育、融成教育(文理融合及成功教育)的基础上,使创造教育、创新教育、创业教育及其整合方式逐渐进入教育的主体甚至成为教育的灵魂。这里提到的“整合方式”,不是指三者的简单叠加和松散联合,而是对传统教育进行从系统到要素的全面改革,从而创建一种超越传统教育,并能反映民族、时代和未来精神的新型教育;是创造教育、创新教育、创业教育三者的科学耦合和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评论《迈向21世纪的中国教育科学》一书,提出了教育科学的一种体系,教育科学学科创立的基本条件和教育科学工作者的科学精神,旨在为21世纪中国教育科学的发展提供一条思路。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的成人高等教育在“学会生存,主动适应”方面作了许多努力,改变了过去单一、封闭的办学育人格局,从而拓宽了办学路子,促进了学校与社会、经济的发展。但在成人高等教育实践中,有这样一种现象不同程度存在,即教育教学中要么偏重人文教育,要么偏重科学教育。这一问题的存在,已不适应“新经济”时代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鉴此,就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集成问题,本文谈点拙见。 一、成人高教强化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集成的内涵 所谓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集成,是指将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以通识教育来养…  相似文献   

16.
本文针对当前法学教育的现状和就业压力.提出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即金字塔教育模式。该模式分为4级结构:基础教育、实务教育、专才教育和精英教育。文章对四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同时结合不同层面,对理论教育和职业训练、专才教育和通才教育、精英教育和大众教育之间的矛盾.进行了分析论证,以期寻找一种完善的法学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7.
建立我国教师终身教育体系的构想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终身教育是20世纪60年代在国际上出现的一种教育思潮,它对教育改革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国际上逐渐出现了教师教育终身化的趋势,因此,我们必须对我国教师教育的体制进行相应的改革,应改革高等师范教育,加强教育的在职培训,建立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一体化的教师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8.
论审美教育的感性规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审美教育应是一种面向人本身的教育,在审美活动中,最重要的、最真实的就是人的感性反应,就是人的美感。我们从审美教育的理论基础、目的、中介、实践形式及反馈方式等角度进行论证,认为审美教育首先应是一种感性教育。在此基础上,我们对当前审美教育实践中的感性开掘现状及其误区进行了分析,指出审美教育实践的最大的问题在于把审美教育与审美活动认知化。  相似文献   

19.
论教育计划     
计划是事业成功的要素,举凡成功的事业无一不是有正确的目标、周密的计划、适当的执行。教育事业发展也不例外。有了正确的教育目标,还要靠明智的教育政策与各种计划的运用,才能使教育事业有效运作,取得教育及整个社会的进步。 一、教育计划的涵义 关于什么是教育计划( Educationalplanning),有多种说法,如教育学者德洛尔(Y·Dror)说:教育计划是未来的教育行动,利用可行的方法,准备一套决定,以获致目标的历程。联合国对教育计划的定义是教育之全面计划,是一个继续的、系统的历程。 ① 美国比较教育…  相似文献   

20.
自我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方法,早为理论界所熟知,但随着教育研究及实践的日益深化,以往的理解又限制了对自我教育本身的研究。本文试从对作为教育方法的自我教育的批判入手,提出了自我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模式所蕴含的深义:传递“自我”文化,发展个体自我,实现大自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