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文素养”是指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其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情感、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不只是普高语文教学的目标和要求,同样也是职高语文教学的目标和要求。  相似文献   

2.
“读”与“写”是两个重要的语文能力,特别突出地体现着一个人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综合素养。阅读与写作是相通的,读与写结合是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之一。如何在语文教学实践中,通过开发课程资源,使学生读写能力相辅相成.共同发展呢?  相似文献   

3.
过去人们都提“语文素质”、“语文能力”,2000年修订试用版《语文教学大纲》第一次提及“语文素养”,2001年7月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试验稿)》则改“语文素质”、“语文能力”为“语文素养”,把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置于四大基本理念之首,明确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据统计,在该文件不足5000字的文本中,“语文素养”作为核心目标理念,反复出现,频率达10次之多。到底什么是语文素养?它的内涵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如何培育学生的语文素养?在目前课程与教学严重分离的…  相似文献   

4.
语文素养是2000年修订原教学大纲提出的一个新名词,它替代了常说的语文能力一词。在教学实践中对这一变化很多教师不适应,不知道语文素养的范围究竟有多广,它的核心又是什么,语文能力与语文素养二者之间究竟有怎样的区别和联系等。本文对于何谓“素养”,以及何谓“语文素养”暂不作理论上的探讨,只拟从语文教学的角度联系教材对二者加以阐说。一、语文素养的提出《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的核心是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能力是一种综合实践能力。语文教学的过程是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形成的过程,真正让学生走向“蓝天下的学校”,阅读“生活的教科书”,寻找语文学习和思维活动的源头活水,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学语文,用语文。  相似文献   

6.
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取代“语文能力”、“语文素质”而成了语文课程与教学的核心理念。与此相应,人文性、语文实践、开拓语文课程资源、语文综合性学习也渐次成为语文课程与教学的热点话语。  相似文献   

7.
袁文丽 《考试周刊》2012,(39):38-38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制定,解决了素质教育所必须解决的具体问题,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以语文能力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文积累、思想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语文素养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的语文素质,因此,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将是语文教师的不懈追求。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8.
语文能力的培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任,“教学大纲”与“课程标准”作为指导语文教育教学之“纲”,为语文学科发展指明前进的方向。纵观新世纪以来的“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中小学语文能力目标的演变,可以发现,小学语文能力目标内容维度上逐渐细化,明确要求每一维度条目应达到的程度;小学语文能力目标内容表述上逐渐人性化,逐步实现了由知识技能向核心素养的转变,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课标中的语文能力走向要求小学语文教学精准定位目标,突出情境性,凸显生活性,注重整合性,彰显实践性。  相似文献   

9.
吴秀英 《辅导员》2009,(5):44-44
“语文教学应着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是新课标中明确提出的要求。“语文素养”归结起来,无外乎“会理解、有感悟、能运用”。如何借助文本这一载体,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以下是笔者借助随文练笔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一些尝试与总结。  相似文献   

10.
周头云 《现代语文》2009,(5):103-104
巢宗祺先生在《谈谈“语文素养”》一文中,对语文素养的定义是:“语文素养,指学生平时在语文方面的修养,包括对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语言的积累、语感、思维,也包括一些语文能力,如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和习作能力,另外还有品德修养、审美情趣等。”一个学生语文素养的高低决定着他的语文能力的强弱,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对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以及丰富学生的知识视野、搞好教师的语文教学等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怎样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有那些途径?  相似文献   

11.
王凤花 《辅导员》2014,(22):55-55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素养是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要想“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的语文能力,就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会学习。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语文教育教学的低效率和学生语文能力、水平的低增长,使语文教改成为全社会关心的话题。笔者以为,搞好语文教育教学改革,切实解决“两低”问题,必须将语文教育教学定位于学生人文素养的增强和综合语文能力的提高上,打破传统的封闭式教育体系,改革以课堂、课本、教师为中心的单一型教学模式,拓展空间,丰富内容,灵活方法,知能并重,克服教学的盲目性、零碎性、机械化、程式化,尽快走出误区。 一、多方位语文教学的总体构想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4.
中专语文教学的目标是一个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多元化的复合体,包括语文知识、语文能力、思想品德、审美情趣、方法习惯等多个组成部分。其中,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毫无疑义,语文教学中必须传授一定的语文知识,因为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但知识不等于能力,从知识到能力还需要一个转化过程。以往的语文教学,片面追求知识的系统和全面,没有从“有用”的原则出发,很少强调“运用”,这就使中专生语文能力较差。他们有的不懂文章格式,标点不会用;有的回答问题不知从何谈起;有的写作只会用模式套。这种状况给…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学不应该是狭隘地讲解语文教材,在语文课上,老师有必要,也有义务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所谓语文素养,就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质,一个人的语文素养至少包括他的语文能力、认识能力以及人文素养等。对于“与时俱进”的时代要求,语文老师也在队列之中。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语文教学极大地抑制了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和语文素养的提高,使语文教学出现了“高耗低效”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语文教学的发展。面对新一轮课程改革,我们的教学模式和教育理念,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革,教学已慢悠  相似文献   

17.
语文教育实践“以人为本”就是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需求,营造适应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语文教学情境,使学生在生态情境中身心愉快、积极自主地学习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提高语文素养,本文主要探讨了运用生态理念进行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18.
课程理念 :改革的先导理念之一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 0世纪6 0年代 ,语文教学强调打好基础 ,提出“双基”;80年代强调语文能力 ,提出“培养能力 ,发展智力”;90年代以后 ,素质教育渐渐深入人心 ,强调提高素质 ,提出全面提高语文素养。语文素养 ,是一个人语文方面诸多素质的整合。它以语文能力为核心 ,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情感态度、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这一语言理念的提出 ,有助于防止和克服在语文课程目标以及实施上的片面性 ,改变重语文知识 ,轻语文能力 ;重语文成绩 ,轻学习过程、学习…  相似文献   

19.
语文新课程标准将“语文素养”作为教学目标。从过去的“语文能力”到今天的“语文素养”,包含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思想,体现了语文教育将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和终身发展作为自己的目标,注重潜在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开发。  相似文献   

20.
语文教学的目的和任务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是以语文能力为杨山的,而读与写的能力是语文的基本能力。语文课改应该有利于加强与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然而当前的语文教学,重视了“全面”,而对“核心”问题却有所忽视。再者,在教学过程中,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耗费在感悟体验的生成性言说上,消耗在人文熏陶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