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童话因为具有独特的魅力而为儿童所特别喜欢,它是低年级学生的一种重要的阅读体裁。但教师们对这种独特的文体却知之甚少,因而在具体教学中没有按童话本身的特点和儿童接受童话的心理特点来组织教学,只按照教参的说明,机械地组织教学。为了让儿童在学习童话中体味其独特魅力,我们必须正确认识童话这种文学体裁,遵循儿童阅读童话时的心理特征,多样化地组织教学,多角度展现,  相似文献   

2.
童话具有语言生动形象,故事曲折离奇等特点,深受学生喜爱。在童话教学中,教师要顺应儿童的心理爱好等特点,采取读、讲、演相结合的形式,让学生快乐学习童话,以提升童话教学效益。  相似文献   

3.
童话是童年接触到的最重要的文学,让我们用童话去关注儿童成长,用童话去表现儿童成长,用童话去帮助儿童成长。  相似文献   

4.
黄妙婕 《亚太教育》2019,(11):77-77
童话作为儿童文学的一种体裁,因其丰富的想象、夸张的语言而受到儿童的广泛喜爱。学习童话体裁的文章有利于小学生提高想象能力、提高口语交际及写作能力,有利于让学生在课文学习中体验真善美,培养正确的“三观”。本文就如何实施小学语文童话教学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童话是一种普遍受到儿童喜欢的文学体裁。童话教学要符合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在进行童话教学时,教师要借助插图引导学生说童话,借助诵读理解感悟童话,通过表演进行角色体验,从而使学生走进童话,感悟童话的魅力,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许珂 《小学语文》2014,(6):28-29
童话,是儿童文学最基本的体裁之一,它是以幻想、夸张、拟人为手段来编写符合儿童心理特点的虚构故事。根据童话的特点,我们在童话教学中尝试让学生以童话的方式学习童话。  相似文献   

7.
童话作为一种儿童喜闻乐见的文学样式,让学生在课余读一些童话,排演一些童话剧,开展童话故事比赛等等,对丰富儿童的课余生活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这一点大家有目共睹。但是,学校以教学工作为中心,能否把童话引入课堂,让童话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其作用?我们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索。如针对一年级学生学拼音中碰到的难点,我们就利用童话来解决学生学习拼音中遇到的这一难点。我们根据拼音字母的读音、形状结构等特点,编写了富有  相似文献   

8.
童话是放飞儿童心中七彩梦的最佳载体。文章指出让儿童了解童话的特点,为他们创造条件,激发他们的兴趣,从喜欢童话到乐于写童话,老师肩负着把学生领进童话创作大门的重任.  相似文献   

9.
“素质教育童话化”是我们金近小学为落实和推进素质教育所确立的一种办学模式。所谓素质教育童话化 ,是指我们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 ,以童话为途径 ,激发儿童兴趣 ,拓展儿童思维 ,使素质教育得以更好地落实。一、让童话走进较园1 .营造氛围 学校提出“让空气中散发童话香”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结合童话的美学特征,探寻童话的审美价值与儿童审美的联系,剖析当前童话教学的问题及原因,在此基础上,从言语实践、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三个方面提出基于核心素养的童话教学美育策略,以期让童话学习成为一种审美体验,帮助学生形成自觉的审美意识、高雅的审美情趣,提升其审美创造能力,从而真正落实语文学科所要培育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1.
童话作品不仅符合儿童心理发展的需求特点,而且能丰富孩子们的想象力,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大力提升小学语文老师的童话修养,童话教学要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从儿童角度出发多维度解读童话,进一步加大童话教学探究的力度,让学生充分自主阅读和学习,提升文学素养。  相似文献   

12.
全视角学习理论认为让学习真正发生的关键在于激活学习内容、学习动机和学习互动过程三个基本要素。这启示我们,在童话教学改革中应从以下方面着手推进,使小学语文老师有效地提高童话教学质量:打开儿童的话语世界,提升学习内容的品质;创设多种情境,激发学习动机;优化课堂活动组织方式,体验童话的趣味性等。  相似文献   

13.
沈毓蕾 《小学语文》2007,(10):22-23
童话是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童话中那些具有超人的神奇能力、能造就自然奇迹的人物形象深深地吸引着孩子们。童话内容丰富,情节曲折,它符合儿童好奇、好新、富于幻想的心理,对孩子充满诱惑,孩子们热爱童话,我校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抓住孩子对童话浓厚兴趣的契机,通过让孩子听童话、读童话、写童话,从而把他们引上爱听、爱读、爱说、爱写之路,引入会听、会读、会说、会写之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正童话是从儿童的视角出发,以儿童的语言来表达神奇和幻想性体验的文学样式。童话作为深受小学生喜爱的文学形式,在我国当前的小学语文教材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童话故事的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童话故事的感悟中更好地学习和了解社会知识,从而增强他们对生活的适应能力。同时,童话作为一种充满幻想神奇色彩的文学样式,教师通过童话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情感,促进学生语  相似文献   

15.
童话是儿童最好的伙伴,它让童年更加多姿多彩,充满想象和快乐,它让纯真和梦想能够自由飞翔。童话更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童话中有丰富的育人素材、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为儿童展  相似文献   

16.
在开展艺术教育时,正视儿童天性和审美心理,并以此为逻辑起点,用童话激活学生潜在艺术灵性,让艺术教育儿童化和娱乐化。通过“演的童话”、“唱的童话”、“跳的童话”和“画的童话”创设童话化艺术教育氛围,培养儿童的艺术兴趣,激发儿童的艺术情感等多元艺术价值观,具有十分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童话是一种以儿童为主要阅读对象的文学体裁,因其故事情节丰富多彩、生动离奇、引人入胜,契合了儿童的认知特点、思维方式,而备受儿童欢迎。在小学语文童话类课文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实际教学内容,实施高效化教学策略,实现童话类课文教学目标,让学生在美好的童话中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  相似文献   

18.
叶圣陶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也是我国第一个写童话的现代作家,叶圣陶的童话里面的叙事改变了传统童话故事的美好幻想手法,用贴近现实生活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既吸引了儿童,又在激起儿童兴趣的同时对儿童进行了各方面的教育。所以叶圣陶童话叙事带有对儿童各方面的教育意义,通过悲剧式贴近现实故事,引领儿童追求美好理想,通过故事的反复,强调了儿童们要认识到劳动创造美的思想。让儿童接受爱劳动的教育。  相似文献   

19.
叶圣陶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也是我国第一个写童话的现代作家,叶圣陶的童话里面的叙事改变了传统童话故事的美好幻想手法,用贴近现实生活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既吸引了儿童,又在激起儿童兴趣的同时对儿童进行了各方面的教育.所以叶圣陶童话叙事带有对儿童各方面的教育意义,通过悲剧式贴近现实故事,引领儿童追求美好理想,通过故事的反复,强调了儿童们要认识到劳动创造美的思想.让儿童接受爱劳动的教育.  相似文献   

20.
儿童时期是语言学习的关键时期。童话世界里丰富规范的语言能够熏陶儿童。在听、读童话的过程中,儿童的语言能力也在迅速发展着。故事型的英语课,由于故事的吸引力,不管是成绩优秀的学生还是学困生,都会积极参与其中,学习兴趣浓厚。教学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通过编故事、表演故事,增强了自信心,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