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常听教师发牢骚:“这节课学生死气沉沉”“这个班的学生一点不配合教师”,究其原因,关键是教师没有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没有让课堂活起来。课堂是一个师生互动的场所,教师的课堂教学技能与学生思维活跃程度成正比。怎样才能让死气沉沉的课堂活跃起来呢?  相似文献   

2.
误区一:重视课堂上的形动,而忽视了“神动”。 新课程倡导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但有的课从表面上看学生是动起来了,小组合作学匀也开展了,课堂上看起来热热闹闹,但实际上对学生的思维没有多大触动。有的课,教师创设情境,提问不断,学生异口同声,对答如流,互动可谓“完美”,没有真正激发学生深层次的思维。  相似文献   

3.
高效课堂是新课程标准下所有教师的最高追求。在大力提倡减负提质的今天,打造高效课堂更是势在必行。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赋予知识以生命,让教学观念新起来,让学生思维活起来,让教学设计好起来,让学习方法优起来,让生物知识用起来,使每个学生个体都有所发展,从而实现高效课堂教学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课改为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新的活力.课改使语文课堂百花齐放,但万变不离其宗,就是让我们的课堂生态化,让我们的课堂活起来,让我们的课堂充满阳光.首先教师要充满“阳光”,要让我们的课堂活起来,不仅我们教师要阳光,更重要的是让我们的每个学生都“阳光”起来,激发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知识,应用知识的态度与能力,使学生在课堂中“活”起来,让学生变得更“阳光”.  相似文献   

5.
<正>所谓"激活共生",就是要在课堂教学中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在课堂活动中动起来,同时也要求教师尊重所有学生的个性化表现,让整个课堂"活"起来。这里面所说的"动"还有"活",不是表面上课堂的热闹喧哗以及花样百出,而是指学生真正融入到课堂活动中,真正思考,让学生在思维碰撞的过程中提升能力,提  相似文献   

6.
为让学生在课堂中"活"起来,教师必须先"活"起来,以教师的真情实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课堂弥漫着爱学的味道,让学生活跃的创新思维飞扬起来,让教师的教学艺术大放光彩,让教师和学生在和谐快乐中共同成长。  相似文献   

7.
课堂上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就要注意尊重个性,体现差异,激发活力,让学生真正的在课堂上活起来。"乐于学习"是学生活起来的前提;"思维活跃"是学生活起来的核心。"积极主动"是学生活起来的外在表现。愉悦的学习环境促进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怎样才能让物理课“活”起来呢?每个物理教师都在想法子。其实,物理课自有其“活”法。情境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一切教学活动都要讲究师生互动,物理课更应如此。课堂上,教师切忌照本宣科,而应与学生融为一体,把重点放在激发兴趣、启发思维、点拨关键、指导自学上。只有这样,师生才能一齐动起来。例如,为了使学生认识力,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拉锯、挤海绵或带学生看推土机推土、压路机压路等,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拉、推、挤、压等均表示物体间的相互作用,从而归纳力的概念,分析施力物和受力物;还可以让学生玩双掌互推的游戏,借此说明物体间的作…  相似文献   

9.
让每个学生都成才是我们每个教师心中最大的理想。为了实现这一理想,我们唯有坚定不移地进行教学改革,打造高效课堂,才能真正促进学生优质均衡发展。以自主、合作、探究为核心理念的活动单导学模式为我们广大教师打造高效课堂指明了方向,这种模式能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使课堂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0.
要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首先要提高教师素质,让教师在课堂中活起来;其次要提升学生素养,让学生在课堂上活起来。这样语文课堂才能充满活力,才能让学生们的个性在课堂上飞扬。  相似文献   

11.
在传统教学中,许多教师总是追求学生认识的“标准化”。课堂上,教师常常是一字一句给学生示范或提示,殊不知这样做只能使学生的思维拘泥于同一方向,定势于同一格式,非但不能启迪学生的智慧和思维,反而使其受到了限制和约束。要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必须真正树立让学生思维“活”起来的思想,注意培养学生多角度、全方位思考和认识事物的习惯。[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焦红霞 《考试周刊》2009,(44):172-173
在政治课教学中,教师要惜话如金,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将多媒体引入政治课堂,让教材内容活起来;优化教学环节,让课堂气氛活起来。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标准指出:“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气息。”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努力为每个学生的主动参与提供广泛的可能性。这种思想当前正深刻影响着众多政治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践,于是,一个个课堂“活”起来了,这些生机勃勃的课堂上所产生的生成性资源,其实来源于生龙活虎的学生。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倡导“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围绕这一点,有的教师左启发、右呼唤,学生就是活跃不起来,奖励多多也收效甚微;有的教师,当学生真正活跃起来,他们却无法收场,课堂纪律也无法控制,教学任务也不能如期完成。就此,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点着手。一、捕捉学生发言中有价值的内容。引导学生在动中深入讨论教师不要停留在课堂形式上的热热闹闹,而要真正地激发学生深层思维的拓展。如一位教师在小学科学课《运用感官》一课的教学中,有个学生指出:“运用一只眼睛只能看到有限的范围,而运用两只眼睛,我们的视野就拓宽了,并能准确地判断物体的位置。”  相似文献   

15.
让课堂活起来,充满活力,就要把课堂变成学生的“舞台”,把“表演权”还给学生。教师变“讲”为“导”,尊重学生人格,让每个学生都享受到快乐。  相似文献   

16.
程万秋 《考试周刊》2011,(76):226-226
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每个教师都在深入思考的问题。提高课堂效率,很重要的一点是通过教学提问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真正参与进去,这就要求教师注重提问的艺术性。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倡导“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于是,有人就认为“热闹的课就是好课”。有的课堂特别热闹,学生上课非常愉快,可热闹、愉快之后,学生学到了什么?给学生留下了哪些值得回味的东西?仔细想一想,学生该学的知识、该发展的能力鲜有落实。课堂放开了,学生活跃了,这是值得肯定的,但一味地追求表面上的活跃是不足取的。“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固不足取,但课堂教学应该具有兼顾教学质量、效率与学生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双重任务。因此,课堂教学所谓的“活”,不仅仅只是教学形式上的“热热闹闹”,更重…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成为英语教学的追求。有效的课堂活动能开拓学生思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活"起来,从而提高课堂的效率。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该经常思考和检查所设计的每个环节、每个任务、每个活动、甚至每句话是否有效。笔者结合8A Unit 6 Grammar1(the Past Continuous Tense)的教学谈几点教学设计在高效课堂有效性方面的体会。  相似文献   

19.
纵观我们的课堂,存在着以讲为主,被动接受的现象。教师是的主宰者,怎样学,在教师的严格控制之下,稍有不慎就要受到教师的指责,这种形式下的缺乏个性和创造陛,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近年来我们进行了创新课堂的研究,深刻体会到还给的主动权,让在课堂上真正“活”起来,让学生插上创新的翅膀,自由飞翔。  相似文献   

20.
《考试周刊》2014,(A2):66-67
课程基本理念强调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发展。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生学习的过程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多要求,必须让数学课堂活起来。如何让数学课堂活起来呢?作者从四个方面作了尝试且小有收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