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谭春丽 《教师》2014,(6):27-27
笔者对语文作业批改的方法进行了20多年的实践探索,最终研究出了语文作业批改的"五改法",即:一是"自改";二是"互改";三是"监改";四是"审改";五是"修改"。学生是作业的主人,是批改的主体;教师是作业批改的主导,要凝聚作业批改的正能量,让作业批改充满活力和效力!  相似文献   

2.
作业批改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中职数学作业批改存在教师工作量大而意义小,批改方式单一而效果差的特点,结合多年教学实践,笔者认为中职数学作业可以应用“五心”批改方式,即教师耐心全批;教师暖心面批;学生用心互批;小组热心批改;学生细心自批.同时在批改过程中遵循“三异原则”,即因作业属性而异;因学习阶段而异;因人而异,使作业批改促进有效教学.  相似文献   

3.
高壮 《山东教育》2020,(3):18-19
一、思路的确定目前,网络上为解决作业问题构建的平台很多,比如"作业盒子""猿题库"以及"作业批改"等APP。这些应用是将作业上传到平台由教师批改,这较传统作业批改的方式有了进步,但改变的是作业环节中的表层,没有解决真正的痛点。而现实教学的需求是构建一个学生即做即批即改即反馈,且教师能宏观调控学生互批,家长能放手让孩子使用的平台,从而提升学生自主认知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教师是一份十分辛苦的职业,其中教师作业批改之辛苦更为突出。传统作业批改方式指人们习以为常的全批全改和精批细改方式,它包括批、改两个环节。批即标记正确或错误,改即将错误内容改正。全批全改指教师对学生的每一份作业所出现的错误都进行批改,精批细改指教师将学生作业中的每一处错误都仔细的加以批注并给与更正。笔者常常看到教师在下班之后拖着疲惫的身躯背着那学校没有批阅完的学生作业回家加班继续批改。然而这样的工作能说明了什么呢?  相似文献   

5.
瞿忠仪 《学周刊C版》2011,(6):122-122
作业批改是数学教学环节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很多数学教师都在作业批改的环节付出了很多的心力。从我校对数学教师的调查中发现:数学教师都承担两个班级的数学教学工作,每班学生在50A以上。学生一般有两套作业,一套是教师依据当堂课的内容安排的一课一练,一套是省教科室印发的练习册。教师们对作业通常是采用“全批全改、精批细改”的方式,这也是各级领导提出的工作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6.
从教这么多年,我养成了一种习惯。即在批阅学生历史作业时做作业批改记录。作业批改记录,就是教师在批改学生作业时,把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简单的登记、分析、归纳、小结和研究。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许多教师都忽略了这一环节,认为历史学科不同于数理化,写作业批改记录是多此一举。浪费时间。其实,在历史教学中做作业批改记录有着其他教学程序无法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正笔者做过一项作业批改调查,调查从"作业结果""批改方式""批改时间""师生对话""改正帮扶"等方面开展,结果显示:93.6%的学生最关注"作业结果";92.8%的学生要求教师及时反馈批改情况;85.2%的学生希望教师有一套他们喜欢的批改方式;82.7%的学生希望教师在改正作业环节中保持赏识态度;67.4%的学生希望老师做书面交流;34.6%的学生愿意接受面批。从结果分析,学生对"作业结果""及时批改"有很高的心理期  相似文献   

8.
作业批改评议是应用文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本文对应用文作业的批改方式进行了探讨,分别对教师批改方式、学生自己批改、学生之间互相批改、现场批改评议法等方式进行了论述;另一方面,鉴于评语在应用文批改中的重要性,本文讨论了教师应如何写好应用文作业的评语。  相似文献   

9.
张春枝 《辅导员》2012,(3):41-42
长期以来,批改作业一直是教师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占时长,耗精力。然而学生对待教师批改的态度又是怎样的呢?在主观上,学生对教师批改的作业通常会持四种不同的态度:一是根本不看。二是看了,却没看懂。三是虽看懂了,但由于没有动脑筋,留下的印象不深,掩卷即忘。四是思考了教师批改的内容,并悟出了一些道理。只有持第四种态度的学生,才会从教师批改的作业中获得一定的教益。由此可见,"全批全改"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必  相似文献   

10.
作业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提高。它对于指导学生学习,检查教学效果,调整教学方案,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从作业批改要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批改要做到严谨规范、课堂练习要当堂批改、课外作业可全收半改法、作业批改要做到"三评"结合和改进评价作业的方式等六个方面谈谈自己在教学工作中尝试的作业批改方式,以期和同行共同提高。  相似文献   

11.
<正>对语文作业批改的方法进行了20多年的实践探索,最终研究出了语文作业批改的"五改法",即:一是"自改";二是"互改";三是"督改";四是"审改;五是"修改"。学生是作业的主人,是批改的主体;教师是作业批改的主导,要凝聚作业批改的正能量,让作业批改充满活力和效力!教坛,是我迎着晨曦出航的大海,是我踏着星月耕作的土地。在20多年教海搏浪泛舟中,对语文作业批改的探索历程的感悟,对我的教学改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批语是教师与学生进行交流的一种方式,侧重点在教师对学生及其作业的评判上,体现着教师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但是,在我国现今大班额教学条件下,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通常采取的是"√""×"判断模式,对学生没有使用批语式作业批改的形式,没能积极发挥作业批改对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在我国大班额教学情况下,采用轮流式的作业批改形式有助于解决教师在作业批改中对学生人文关怀的缺失问题。  相似文献   

13.
作业是学生学习的一项经常性实践活动,而批改作业则是教师对学生这一实践活动的评价过程,也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一、了解的"全批全改"的弊端小学数学作业的批改方法多采用"全批全改".目前随着数学改革的深入进行,以及时代对培养新型人才的需要,明显地暴露出作业"全批全改"存在着弊端.1.教师花费在评改作业上的时间过多小学高年级数学作业天天有,学生天天做,教师天天改.如果一个教师教两个班,每班按50人计算,每次要批改100本作业;若每次留4个题,一次要批改400道题,若每本作业  相似文献   

14.
语文作业的批改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检查学生学习效果.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指导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目前传统的初中语文作业批改方式把学生完成作业与评价作业这一完整的学习过程分割开来.形成了学生做作业。老师批作业.学生完全依赖教师对自己作业质量作出评价的不正常状况。  相似文献   

15.
冷秋华 《考试周刊》2012,(64):11-12
批改作业是数学教学的一项常规工作,它对于学生获得学习指导,弥补学习缺漏和知识缺漏,对于教师检查教学效果.调整教学方法和方案,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新课程改革实验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多,越来越严,关键要解决两个矛盾:一是解决教师如何参与新课程改革实验与教学任务繁重的矛盾.二是解决如何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与提高教学效率之间的矛盾。只有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针对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才能解决这两个矛盾,主要看是否遵循了教育教学规律,是否遵循了提高教学水平的要求,是否遵循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规律。由此可见,要解决这两个矛盾,广大教师既要给学生减负,又要研究作业批改的实效性。我想作业批改不应该是教师的专利.只要符合三个是否遵循的要求,就可以尝试着让学生参与到作业批改中来。一、作业批改。教师的专利  相似文献   

16.
批语是教师与学生进行交流的一种方式,侧重点在教师对学生及其作业的评判上,体现着教师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但是,在我国现今大班额教学条件下,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通常采取的是"√""×"判断模式,对学生没有使用批语式作业批改的形式,没能积极发挥作业批改对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在我国大班额教学情况下,采用轮流式的作业批改形式有助于解决教师在作业批改中对学生人文关怀的缺失问题.  相似文献   

17.
作业批改是教师日常教学的一项重要工作。教师通过对学生作业的批改、对学生完成作业情况的分析,可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运用程度,从而给教学进度的调整、教学策略的选取、教学行为的修正提供最直接的反馈信息,对教师的教学工作有重要意义和作用。教师看作业要“看”:  相似文献   

18.
教学激励可以给予学生无限的学习动力,而小学语文作业批改是教师给予学生改进反馈的重要环节.文章围绕小学语文作业批改的激励机制展开论述,提出三种激励方式,一是教师评语激励,二是奖励措施激励,三是多形式反馈激励,并围绕这三种激励方式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9.
批改学生的作业是我们教学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它在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和教学反馈中起着重要作用.在批改过程中,绝大多数老师习惯对学生做错的题目用"×"表示.笔者认为这一做法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而且这种"一棒子打死"的做法对学生无疑是一种伤害.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我觉得在批改学生作业时可改"×"为"?",下面试析理由.  相似文献   

20.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传统的作业设计和批改越来越暴露出其滞后性,主要表现在作业太多,教师批改负担重而效率不高。同时,作业又不能及时反馈学生信息,导致教与学之间难于沟通,无法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理念。一、新课程下高中物理作业的多样化设计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出发点是"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鼓励学生独立自主地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