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7 毫秒
1.
姜鑫磊 《大观周刊》2012,(21):33-33
《闯关东》作为一部历史文化巨制,它为我们再现了近代中国发生在东北大地上的一段移民史。闯关东是一个内涵非常丰富的概念,它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历史移民,也不是阎关东的人们在东北重建家园的经历,它应该是一次关于东北历史的重新整合。这次整合对东北地区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而最大的影响就是铸就了东北人独有的性格特征.  相似文献   

2.
从一次采访说起 眼下,改革开放三十年是一个热门话题.有趣的是,我发现不但我们关心这一段难忘的历史,海外也十分重视对于我国这一时段的了解.因为在这三十年间,中国发生了太大的变化,不了解它们,就没有办法了解今日中国飞速发展的奇迹.  相似文献   

3.
文学中的“狼”是一个母题,成全了无数神话、传说、寓言……几乎成了、残忍、奸诈、以强凌弱、忘恩负义的代名词,是人的敌人、人性的反义词、善的对立面——古今皆然,难道有什么可怀疑的吗?《狼图腾》挑战定论,为狼翻案,由此生出了两个有趣的问题:曾经,谁为狼定了案?今天,何以为狼翻案?  相似文献   

4.
谢捷 《新闻爱好者》2011,(2):126-127
电影《英雄》自公映后引来众多学者的评论,褒贬不一。沉静后深思,喧哗后赏析,笔者认为《英雄》确实是一部经典之作,因为它营造了一个美的意境,构造了一个善的传说。孔子鉴赏艺术以既美又善为标准,我们今天的标准何尝不是如此,本文借孔子之语对电影《英雄》重新解读。  相似文献   

5.
电影《英雄》自公映后引来众多学者的评论,褒贬不一。沉静后深思,喧哗后赏析,笔者认为《英雄》确实是一部经典之作,因为它营造了一个美的意境,构造了一个善的传说。孔子鉴赏艺术以既美又善为标准,我们今天的标准何尝不是如此,本文借孔子之语对电影《英雄》重新解读。  相似文献   

6.
电影<英雄>自公映后引来众多学者的评论,褒贬不一.沉静后深思,喧哗后赏析,笔者认为<英雄>确实是一部经典之作,因为它营造了一个美的意境,构造了一个善的传说.孔子鉴赏艺术以既美又善为标准,我们今天的标准何尝不是如此,本文借孔子之语对电影<英雄>重新解读.  相似文献   

7.
美在人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人们对美的追求也无处不有。阅读报纸,既是人们了解信息、接受知识的过程,也是人们陶冶性情、愉悦情感的一种精神享受。即使是单一的新闻报道,人们也会在不知不觉中把对美的需求融入阅读之中。新闻报道的策划同样有一个对美的内含的要求,节奏美即是其中之一。   “节奏”本是音乐专用术语,它是音乐中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强弱、长短的现象。借用这一概念于我们的新闻报道策划,是想强调说明我们在重大策划报道中应当注意把握报道过程中的启承转合、强弱有序,使整个报道段落清晰、层次分明,各段转接之处踏…  相似文献   

8.
曹操,可以说是千百年来争议最多的一个历史人物。有人认为历史上的曹操是个杰出人物,小说中的曹操是个反面角色,并且认为曹操的形象都是被小说歪曲与丑化了的。20世纪50年代末,著名历史学家郭沫若、翦伯赞等人,曾发起为曹操恢复名誉的讨论,人们称之为“替曹操翻案”。  相似文献   

9.
苏杭 《记者摇篮》2006,(6):48-48
非常喜欢一则广告,不是因为它的产品,而是因为它的广告词——简约不简单!简约不简单,对于新闻写作来讲,其实是一种简洁的美、一种精炼的美、一种明快的美!中央电视台在早间新闻节目中推出了一个新版块——超短新闻,每条新闻15秒左右,在两三分钟的时间内,集约式的向观众推出十几条新闻,让一些观众大呼过瘾!说到底,观众感到过瘾的,其实就是那种简洁,那种明快!然而,打开电视、听听广播,我们的优秀短新闻却越来越少,充斥荧屏和时段的,大多是大块文章和长篇通讯,人们最关心和要了解的消息被淡化了。好的短新闻为什么这样少?这首先是受“短无分量…  相似文献   

10.
曹操,可以说是千百年来争议最多的一个历史人物.有人认为历史上的曹操是个杰出人物,小说中的曹操是个反面角色,并且认为曹操的形象都是被小说歪曲与丑化了的.20世纪50年代末,著名历史学家郭沫若、翦伯赞等人,曾发起为曹操恢复名誉的讨论,人们称之为"替曹操翻案".  相似文献   

11.
“楚人一炬,可怜焦土。”杜枚在《阿房宫赋》里的描绘,几千年来很大程度上被人们当作了历史的真实。一次考古意欲推翻先前的论断,为项羽翻案,显然还需要时间和证据,否则还可能成为浩浩历史中的一缕谬言。  相似文献   

12.
《大观周刊》2006,(42):12-13
出行需要导航.GPS定位科技就是最好的导航,它可以帮助你轻松找到银行、购物商城、医院、餐厅、饭店、娱乐场所等生活信息,而无需上网、无需交纳其它任何费用。让我们都来享受GPS带来的科技吧,因为.定位。其实就是一种生活方式……[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电视纪录片,无论是真实地纪录一个人,还是纪录一段生活情景,都离不开人的活动,因为它不仅可以洞察、探寻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而且还可以折射一个时代、浓缩一段历史,深化作品主题、揭示出富于哲理的内涵,呈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和迷人的艺术魅力。可以说,人是电视纪录片不朽的主题,所以对人的研究不仅是个哲学的命题,也是个艺术的命题。在今天的电视纪录片中,人们已不再满足于表现人物做什么,而是更需要感受他在想什么,因此,在电视纪录片的创作过程中,人物心态的刻划与表现已成为塑造人物形象一个不可缺少的内容,本文就如何利用…  相似文献   

14.
关于西方音乐传入中国和中西化交流的历史过程,向来是中国近代音乐史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上海作为一个19世纪40年代即已开埠的中国最大的近代大都市,由于面向世界,通商五洲和华洋杂处,又是研究这一课题最需要关注的地方。但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我们对在上海的西方音乐家,包括俄国音乐家的了解,仅限于在上海工部局乐队和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工作的少数知名音乐家,除此之外就不甚了解了。  相似文献   

15.
中国书始于何时?要研究这个问题,必须考察中国文字的形成和发展;因为只有把许多文字根据一定意识有组织地排列起来,才能成书。文字是各民族在发展过程中历史地形成的。以汉字为例,它的形成和发展,有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靠一篇文章是连其大概也无法说明的,这里只能围绕文字和书的关系作些简述。汉字是怎么形成的,古时候有仓颉造字的传说。我们姑且不说这个传说的真实性若何,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只靠某一个人来创造文字,肯定是不可能的。我们知道语言是人类在劳  相似文献   

16.
发现并选定了好题材,对于摄影专题的作者来说是一件可喜的事情,因为它为专题的成功提供了前提,准备了条件。然而,这只是一种可能,成功的达到,目标的实现,还需要一个重要条件,那就是题材的表现。我们可以说,题材的选择和表现是摄影专题取得成功的两个密切相连、密不可分的重要环节。摄影术发明之初,人们为这项魔术般的技术所震惊,一段时间里,人们满足于它对人物和事物的再现功能,这是可以理解的。随着科学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摄影仅仅作为再现事物的了段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和人类的需要,表现事物、更深刻地揭示事物的本质,成为…  相似文献   

17.
人们谈到“酒、色、财、气”时,大都含有贬义……其实,“酒色财气”也未必都是消极的一面,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理解。历史上曾经有着一段美妙的传说,可以引起我们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博物馆的作用经过一年又一年的充分探讨以致我们无需累叙。我们都知道,它在教育领域中发挥的作用理所当然地受到重视这一重要主题的人们的关注。然而,人们注意到,现在要讨论的这个命题中“教育”已经被“社会”加以限定和修饰。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它使这个主题与我们每个人臆想中的正规教育截然不同。为了进一步澄清和恰当理解这个命题,有必要对社会教育这个概念进行明确定义。按照我的愚见,我会将社会教育的定义确定为我们赖以生存的社会及环境的综合性知识。它包括历史、文化、职业、技术、环境等等。  相似文献   

19.
如果说刚过去的20世纪,人类的伦理观已开始扩展到动物界的话,那么进入21世纪之后,伦理观有必要扩展到哪里呢?由时事出版社最近出版的《植物之美》这本书,正好明白无误告诉人们这个问题。 《植物之美》是由法国的一个学者分别与三个知名生物学家以围炉式的交谈对话形式共同完成的科普美文之汇。这三个生物学家都从自己所研究的重点领域出发,先后对野生植物、耕种植物以及沙漠植物的历史、现状和前景等问题进行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从中我们不仅看到了植物之美,而且开始为植物的命运担忧。我们开始知道,植物之美,是一种本真与个性…  相似文献   

20.
一何谓“精品”?精者,精粹、精华、精彩之谓也。精品的反面是垃圾。在当代社会科率中有一个小小的分支,叫做“垃圾社会学”,讲的是研究者可以透何对人们日常废弃的垃圾的分析,了解人们社会生活的品质及其所处的发展阶段.据说,这种办法展试不爽,研究的信度和效度都极高。那么,如果我们反其道而污之来研究一下被人们尊之为精品的东西,我们能看到什么呢?精品给人的最初的、因为直观的感觉是一个质量性的概念.毫无疑问,无论精品和精品之间在具象和形式上有多少差别,但在其品质上乘这一点上却是共同的.但是,如果我们稍做一点深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