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于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讨论,由来已久,其间诸多大家之言层出,有尖锐批评语文教学过于偏重工具性而疏于人文性的,有温和表白自己倾向于“二元统一”的,也有的痛陈语文教学忽工忽文,走极端的,屡见报端,不一而足。勿庸讳言,过去的语文教学注重了工具性,力求使学生成为训诂家,对字词之类的基本内容深钻细研,穷尽其源。学生在如此“引导”之下,变得以知道一个多音字的几种读法而自喜,以区别“聚精会神”与“专心致志”的细微差别而自得。咬文嚼字渐成一种时髦,老师们也为体现这“工具性”而绞尽脑汁,为寻一字一词一句的…  相似文献   

2.
3.
正语文是一门人文性很强的学科,在学习语文这门课程中,我们不仅可以学到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一种人文情怀。现在的语文教学中,往往忽视了对学生人文情怀的塑造。学生时代是塑造人文精神的最好时期,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加强对人文性的构建,让学生更好地接受人文情怀的熏陶。一、语文教学中人文性缺失的表现(一)语文教材内容政治化倾向严重在语文教材中,选用的课文几乎都是写于建国初期的,在当时政治化倾向严重的背景下,许多作家写的作品都带有很浓的政治化色彩。这种主旋律的作品被选进语文课本中,不利于学生人文情怀的塑造。而且枯燥的课文也会让学生产生疲倦感,语文课堂的效果得不到保障。(二)语文课程成为了教学的工具现在的学生面临着严峻的升学压力和就业压力,对于  相似文献   

4.
5.
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于漪语文学科作为一门人文应用学科,应该是语言工具训练与人文教育的结合,这是我出于对语文教学现状的反思。应试教育带来了种种弊端,最根本的是急功近利,舍本求末,忽视对人的全面培养.影响所及,一直到小学低年级。我们的教育应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  相似文献   

6.
一、人文性是语言文字本身所必需的   语言文字并不仅仅是传达意思的工具,它更构成我们感受、理解、想象事物以及自我意识的基本形式。人类精神世界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直接决定着他们使用的语言文字的丰富性和暗示性,所以,语言文字一定不会只有清晰、便于逻辑表达的一方面,还有繁密、模糊、复杂的一方面。如果真有一天,所有的词汇、语法和使用习惯都一清二楚、界限分明,一切“模糊”的概念和用法都被消灭得干干净净,那么,也许人类会因此丧失了自己的精神家园。这就是为什么人们总要把语言文字的发展同文学联系起来,甚至把文学的…  相似文献   

7.
一、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是德育教育的思想源泉俗话说:"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很多职校往往采用所谓量化管理模式,对学生的学习及表现进行分值统计。这种量化管理常常形成一定的制度规定,被称之为"德育考核",在对学生评价中占有比学习成绩更重的比重,学期末记入学  相似文献   

8.
随着语文新课改的普及和拓深,笔者发现,很多教师在处理教材、实施教学时,经常有意无意地夸大语文学科所具有的人文性这一特点,以致把语文课上走样了.语文教学的内容已经大大超过了"语文"的范畴,政治的、历史的、地理的,甚至物理的、数学的人文性特征都在我们语文的教学中演绎着.很多教师正逐渐习惯了丢掉"语文"去探求"人文"."大语文"的讲法本来不错,可如果一不留神成了"泛语文",那我们的教学还是"语文"的教学吗?……  相似文献   

9.
人的学习本能蕴藏着巨大的生命激情,教学不能忽视人的学习本能,而要顾及到教学自然性的存在.中国传统的道教学哲学充分地诠释了教学的自然性特征.教学需要追求自然性,但教学又不能囿于自然性.我们应倡导自然性的教学,自然性的教学是超越人类学习本能的教学,它寻求人类的精神自由、实现人类的自我创造.  相似文献   

10.
语文特级教师于漪说:"语文教育不应该仅仅是一个读书写字的工具,更应该是工具和人文教育的统一。"本文拟就语文教学如何以文载道、以美育人、以情感人等方面来探讨语文教学中人文性的体现。  相似文献   

11.
李海霞 《文教资料》2014,(16):55-56
素质教育的实施,使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成为教育工作的首要目标,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文化品味成为语文教育的必然要求。本文从人文性的内涵、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育策略等方面做了阐述,提倡和呼唤语文教学中加强人文精神的培养。语文是人类“诗意地栖居”的精神家园,语文教学除了让学生学习祖国语言及其各种表现形态(口头语、书面语等),学习利用语言进行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之外,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祖国语言,继承民族精神和人类遗产,提高人文素养,培养高尚情操,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塑造高尚的灵魂。  相似文献   

12.
一、引言作为世界上最通用的语言,英语不仅是交流的重要工具,而且也是学习文化、获取信息的重要工具。英语具有交际功能和人文功能。英语教学应该既要体现语言的工具性又要体现语言的人文性。英语教学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当前的英语教学在很大程度上被当作了升学、过级和  相似文献   

13.
沈金元 《成才之路》2012,(20):12-13
当前语文教育面临着新的困境,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过分强调其工具性的弊端已是越来越突出。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唯一的方法就是让人文性回归.注意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语言学界对语言的创造性特征多有论及。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认为 :人类语言可以用有限的手段生成无限的句子。这就是说 ,任何语言的句子都是无限的 ,而语法规则却是有限的。应用一套有限的规则却可以生成无限数目的句子 ,这正是语言创造性的表现。有限规则的无限运用这种语言的创造性 ,语言学家一般称之为语言的生成性。语言的生成性是由语言的层级装置与组合规则、聚合规则共同决定的。我们知道 ,交际所要表达的内容是无限的 ,所以句子也应该是无限的。在交际过程中 ,人之所以能够根据需要随机造出新的句子而又能够为他人所理解 ,就在于所…  相似文献   

15.
众所周知,语文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的学科,片面地强调人文性或工具性,都是不可取的。而从教学实践来看,人文性的一面相对而言是较弱势的。这具体表现为:人们往往注重于字、词、句在语法及表意上的准确性,而忽视了其中美的东西,  相似文献   

16.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美育,关注学生对文化传统的理解认识,引导学生多角度地分析问题,有助于完善学生的人格,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7.
一直以来,对语学科属性的定义众说纷纭:思想性、工具性、知识性、艺术性、综合性、统一性……当许多人正高举语课姓“语”的旗帜,大搞语言字训练时,有识之士们感到人精神正在陨落,疾呼语教学要弘扬人性,语教学中的人火花不能淹没于“工具说”的眩光中。对此,笔也表示认同。原因有二:  相似文献   

18.
语文不仅仅是一种交际工具,还是民族思维方式、思想品质、精神面貌等的体现。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下,作为基础教育的中学语文,应在反思传统、审视现实的基础上,确立新的语文教学观,即开展人文性教育,将人文性渗透到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使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与人文性达到和谐统一,把课改落到实处。然而当下的语文教学在很大层面上仍然停留在语文作为交际工具的工具性上,人文性严重缺失,语文教育呈单足前进的畸形趋势。其后果是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普遍厌学,学生的思想和创造力也被严重束缚。本文就如何才能尽快的从单纯的工具性语文教学中解脱出来,步入人文教育,使我们的语文教育真正地体现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9.
前不久,报上刊登了学习语文的一则消息,说是有些初中生学朱自清的《背影》,不是从父子情深的角度去理解文意,而是嘻嘻哈哈地发出异议:说朱自清的父亲违反交通规则横过铁路去给儿子买橘子……看了这则消息,觉得这真是对语文教学极大的讽刺,内心足无限的惆怅和无奈。还教什么语文呢?一篇名著,现在竞有中学生这样去读,而且身边同类的例子也不少。这个现象很发人深省。学生的小理解,正是表现了他们生活经验的空白,传统文化知识的缺陷,他们无法产生这种爱的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20.
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性学科,近年来受功利主义影响,只注重对知识和技法的培养,忽视语文本身的内涵和特点。职业教育的兴起,更助长了功利主义和技术主义的泛滥,语文课被视为与职业无关的学科。语文教学时时刻刻都在为"人"增色,语文教学应该回到人文理性的育人文轨道上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