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校篮球课程教学改革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高校篮球教学在目标、内容、形式、手段、评价等方面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便促进篮球教学改革的深化,培养学生的篮球综合能力.全体性和自主性是素质教育对高校篮球课程教学改革提出的具体要求.高校篮球教学应扬弃传统教学模式,确立"健康第一"的教学指导思想,在教师、学生双主体共同改造课程客体的过程中,做到兴趣和技术两者兼得,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与提高素质融为一体,在体现体育多功能的同时进一步突出其增强体质的基础性,以实现运动教育向健身教育的转变,最终让学生选择篮球项目自我锻炼并因之终身受益.  相似文献   

2.
“阳光体育”语境下高校公共体育课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方法,对我国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现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存在以下问题:现阶段大学公体课实施目的和目标在契合度上不够合理、高校公体课实施配套设施和师资力量搭配不尽合理、公体课程教学内容和教材缺乏时代性和实用性、教学组织模式和教学方法相对单一、滞后等。进而提出在目标定位上,高校理应把公体教育纳入整个大学生人才培养体系中;在学习内容上,紧扣时尚体育激发学生主动锻炼;在组织形式上,尝试以俱乐部和社团制体育课引导学生自主锻炼;在教育手段上,运用现代科技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热情;在环境营造上,形成"学校、社区、家庭"三位一体,将体育成为学生生活的组成部分等对策。  相似文献   

3.
王玲 《拳击与格斗》2020,(2):12-12,14
体育教学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体育教学活动,不仅要求培养学生掌握相关的运动技能,更需要引导学生养成健康的锻炼习惯.因此,从学生体质培养、兴趣启发等具体角度出发,将体育教学与课外体育锻炼相融合,细化体育教学内容,突出学生本质,推进体育锻炼"生活化"延伸,将从根本上实现高校学生的健康培养目标.基于此,本文针对高校体育教学与课外锻炼联动之间存在的问题,从坚守体质和兴趣培养视角出发,综合探究两者联动机制.  相似文献   

4.
大学阶段是一个人终身体育观养成的最后阶段,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构建良好的学生体育锻炼信息管理平台,适应现阶段高校体育教学、学生体质测试及俱乐部锻炼等科学管理模式,建立一套集管理、查询、指导和体育健康促进的信息管理系统迫在眉睫.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编程法,对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各职能部门信息资源进行整合,构建符合高校体育教学信息化管理与发展的基础平台.  相似文献   

5.
随着新课改的落实,越来越强调素质教育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在此背景下,高校体育教育也受到了更多的重视。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能够让学生增强身体素质,形成良好的锻炼意识,树立起终身运动的观念。信息技术和体育教学的结合,能够提高高校体育课程的教学水平,保证学生体育品质的发展。如今信息技术已经是常见的辅助教学手段,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课程教学,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就目前高校体育的教学效果来看,与信息技术的结合上仍然有提升的空间。鉴于此,本文对高效体育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策略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6.
关于创建高校武术俱乐部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法和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观对高校体育教学尤其是武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教学的内容、方式单一,不能以学生为本,体制和旧观念束缚了学生锻炼的积极性是学校武术教育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在高校建立武术俱乐部是高校武术教育的必要补充和客观需要。文章在此基础上,对构建高校武术俱乐部的运作机制提出了合理的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河北体院89名男生进行了课外参加体育锻炼的抽样调查,观察和教学实践,证明对学生自我锻炼的培养,应贯穿到整个体育教育中去。通过多种体育手段调动学生学习锻炼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让学生的智力、能力以及个性均得到,在自觉主动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过程。  相似文献   

8.
高校体育教学对实施大学生终身体育的作用与途径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高校体育教学对大学生实施终身体育具有重大作用,其前提是体育教学要使学生全面掌握好基本知识、技能,针对学生个性实施个性化教育,编写出具有娱乐性的教材,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锻炼习惯。  相似文献   

9.
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教学手段的现代化。而体育作为融知识传授、技能培养、身体锻炼为一体的学科,无论是理论课还是技术课的教学,信息技术的作用都愈发不可忽视。因此,文章通过对现代教育技术在高校舞龙技术教学训练中运用的研究,旨在为传统的舞龙运动和现代的教育技术之间搭建一架和谐的桥梁,从而为舞龙运动深入高校提供可行的教学训练参考。  相似文献   

10.
周振国  金玉珠  张云波 《精武》2012,(15):38-39
自实行素质教育以来,大多数高校体育课采用了黄修课和连项课相结合的形式。但选项课的学生专项基础不同,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同一种教学手段很难全面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锻炼的目的,分层次教学可根据学生的不同专项基础和进步程度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锻炼学生身体,提高学生的技、战术水平丰富体育课内容的目的。本文采用专隶访谈法、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实验法等,对分层次教学的可行性,具体操作方法等予以论证,为当前的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一份可供参考的资料。  相似文献   

11.
根据高校体育教学的现状和大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实施多维教育相融合的研究,改变单一的体育教育模式,注重体育教学的实效性,从而全面提升了体育教学质量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对体育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并成为相伴一生的自觉行为,终身受益于体育的学习和锻炼.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就高校现行一年级体育基础课所存在的问题及弊端,提出加强一年级基础课教学应从教材改革着手,改革现行的教学方法,以重视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及运动能力为目的的教学手段,加强理论知识的教育,采用课内外结合,培养学生自觉锻炼的习惯,从而为二年级选项课教学创造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13.
体育专业和非体育专业学生在校选项学习健美操课尽管只是一个阶段 ,其教学目的着眼点应是终生体育教育和健身手段方法的教学。教师对这一教学改革指导思想的重视程度 ,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健美操课教学目的、任务的理解与熟练掌握并能作为自己终生健身锻炼的一种手段与方法。  相似文献   

14.
在高校教学过程,体育教学属于主要环节之一,在高校进行体育教学时,通常将培养学生体育能力与运动技巧作为重点,确保学生养成良好锻炼习惯。然而,因为认知观念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使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相对较少,需要引起高校的高度重视。所以,本文首先对高校体育教学影响因素进行阐述,然后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进行分析,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5.
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排球普修课教学现状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和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对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排球普修课教学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认为:目前各高校教学实践基本按照《指导纲要》进行,使用的教材多种多样,学生课余锻炼和课堂教学关系松散,先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使用的局限性较大,传统的评价方法仍然占据主要地位;文章还对排球普修课的教学内容按照重要性程度进行了排列,试图为排球普修课教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学习《体育之研究》谈大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重温毛泽东《体育之研究》,分析当今大学生体育现状,针对大学生普遍存在的体育意识淡薄、锻炼自觉性缺乏的实际,运用毛泽东体育思想,结合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和跨世纪人才的培养目标,提出高校体育教育改革必须从大学生体育意识和培养自觉锻炼能力入手。在体育教学实践中采用“生兴味”、“生快乐”、“有恒”、“注全力”等手段和方法,使学生体育意识得到强化,锻炼自觉性得到培养,以便更好地完成高校体育目的任务。  相似文献   

17.
高校大学生经常参加滑冰锻炼,能促进心血管和呼吸系统机能的改善,增强腰、腹、腿部肌肉的力量和各关节的灵活性和韧性,还能有效地增强抗寒、耐寒能力,对人体的平衡能力有特殊作用,通过滑冰锻炼,还可以培养学生勇敢、顽强、不畏困难的意志品质.但高校滑冰教学实践中教学效率和质量并不高,如何提高高校冰雪教学质量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研究黑龙江省高校体育信息化体系研究的意义,确立了高校体育教育信息化体系建立的内容,包括在组织体系、软硬件条件、教师教学手段的更新和学生对体育教育信息化的接纳等方面进行了详实的分析,为今后黑龙江省高校体育信息化体系的快速发展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9.
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偏重身体素质的锻炼,忽视了对学生全面体育素养的培养,理论课教育缺乏实效性和针对性,尚未形成一个适应现代化发展的大学生体育理论知识体系.大学生除了要通过体育课达到健身的目的,同时应得到全面的体育素养的培养: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人格的塑造,以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本文从教学设计的角度,利用高校网络资源对高校体育素养教学进行研究,探索一套适合的教学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20.
组合技术教学法在高校篮球普修课中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高校篮球教学时数少、教学内容偏多、学生入学的基础差的情况,在高校篮球普修课教学中采用组合技术作为主要教学内容和练习手段,把培养兴趣、掌握方法、锻炼身心、终身受益作为课程的总目标进行初步改革尝试,通过教学实验验证其效果及在教学实践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