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通过梳理国家和部分高校关于学位论文写作语言方面的政策法规和规章制度,分析了我国学位论文写作语言的现状。认为国家层面应对学位论文的写作语言作出原则性规定,学位授予单位再根据国家规定提出具体要求。学位论文一般用汉语撰写,来华留学生可根据授课语言选择汉语或相应的外语撰写,中外联合培养研究生、非汉语语言类学生学位论文的写作语言由学位授予单位自行确定。  相似文献   

2.
谈谈研究生学位论文的组织和写作原则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说明学位论文素材的分析和组合应包括研究内容的整体分析、研究结果的创新分析、创新内容的意义分析,以及存在问题的分析,认为学位论文写作应该遵从科学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层次性原则、逻辑性原则和准确性原则.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已经能自动创作出一些文本。在人工智能生成内容能否构成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这一问题上,我国学界存在着互相对立的观点,实践中的两起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著作权纠纷案也存在着截然相反的判决结果。从“作品”的内涵来看,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难以符合独立性和创造性的要求,因此不满足著作权法中“作品”的“独创性”内涵。从著作权法的宗旨来看,人工智能生成内容不具有人类的思想和情感,在价值层面无法和人类作品相等同。当前阶段的人工智能生成内容不构成著作权法中的“作品”。  相似文献   

4.
张彦 《华章》2012,(36)
学位论文是在校学生科研的成果,具有很高的学术参考和利用的价值.近几年来,伴随对其开发利用的日益频繁,其中涉及的版权问题凸显.本人在对学位论文著作权的归属性以及目前对学位论文著作权的版权保护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学位论文著作权的版权保护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研究生学位论文开发利用中的法律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为研究生学位论文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而开发利用的程度受制于对学位论文的著作权归属的不同认识.提出研究生学位论文著作权属于研究生本人,受著作权法的保护,但应加强开发利用,实现资源共享.在开发利用中,要避免侵犯著作权,否则,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6.
一年一度的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已经过去,但论文写作中留下的问题却仍值得我们深思.研究生们在把主要精力放在论文写作上的同时,似乎忽略了对后记写作的讲究,仿佛它是可有可无的部分,只要草草为之即可.这种对待后记的态度使得后记写作陷入了种种误区.  相似文献   

7.
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完成学业的重要目标,也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更是衡量院校研究生培养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标志。在军队院校研究生教育深化转型的背景下,探寻学位论文质量生成规律,找准制约学位论文质量提高的关键因素。对于增强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创新性和应用价值,提升军队院校研究生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学位论文是高等院校毕业生提交的一份有一定学术价值的文章.由于学生所学专业不同,学位论文各具特点,但对语言表达的基本要求是共同的,这就是准确、科学、简捷、明快、生动和形象.  相似文献   

9.
10.
延梅 《时代教育》2010,(5):103-103,119
高校图书馆的馆藏量及其服务意识、服务措施在很大程度上是一所高校办学能力的集中体现,一方面为高校教师的科研提供了方便条件,另一方面为正在为专业学习打基础的学生提供通识、专业方面必备书籍.而目前高校在学生的论文写作方面缺乏必要的、得力的指导,往往就在论文写作之初做一些简单的提示,学生大都不得写作法门.高校图书馆就需要在这些方面做一些具体的工作.  相似文献   

11.
文章旨在揭示智能化时代的教育将面临哪些新的伦理问题,并在人工智能伦理和教育伦理的基础上,探讨教育人工智能的伦理原则。运用文献研究和逻辑推理方法,系统梳理了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的特点和优势,及其可能引发的新的伦理问题:(1)角色层面,系统创建者、教师、学生和监测员等利益相关者将面临更加复杂的伦理困境;(2)技术层面,涉及自动化决策伦理问责、算法伦理和数据伦理等方面的问题;(3)社会层面,可能转变就业市场、改变人际关系和引发新的社会不公平。因此,需要对教育人工智能伦理问题的复杂性有充分的认识,同时需要遵循一般的人工智能伦理原则和教育伦理原则,其中,最核心的内容为二者之间的交集,具体包括:(1)福祉;(2)是非善恶;(3)公平正义;(4)人权和尊严;(5)自由自治;(6)责任和问责。  相似文献   

12.
结合学位论文写作对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与路线进行深度分析。在西方理论与中国经验的嫁接方面,研究者不能盲从西方理论,需要秉持“理论自觉”的学术路线。在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之间,不能舍此即彼,而是要力图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在田野研究路径层面,需要结合“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两条路径,同时需要综合农村快速评估与扎根田野研究。而研究资料的收集,需要综合运用文献法、参与式观察法和深度访谈法。在资料分析方面需要注意客观性,并能在“小社区”中透视“大社会”。最后,学位论文写作需要经过不断的“破题”和“立题”。  相似文献   

13.
研讨了硕士生在申报科研项目选题和初次撰写学术论文中出现的一些普遍问题,如选题太大,引用资料缺乏针对性和选择性、课题实施的具体路线及方案不明确等,进而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研究型学习的内涵分析出发,探讨了由专业课程学习模块和科研方法类课程学习模块两者构成的研究型学习能力培养基础课程学习体系。从入门、中级和高级三个阶段分别设计了面向研究型学习的《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课程教学内容构成。  相似文献   

15.
以世界史和国际问题为研究对象,提出研究生在学术论文写作中的选题六原则,即创新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理论性原则、时代感原则、开阔性原则和应用性原则。  相似文献   

16.
王萍 《电化教育研究》2020,(3):93-100,121
视频是教育领域重要的学习资源形式,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教育视频分析与创新应用是推动教育人工智能落地的重要方式,但目前还处于研究与实践的探索阶段。文章分析了人工智能对教育视频的支持功能,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人工智能在教育视频中的具体应用场景,构建了基于人工智能的教育视频应用设计原则与框架,并进行了案例实现。研究表明: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教育视频应用有助于增强互动学习,支持多模态学习分析,优化视频游戏设计,促进智慧课堂与智慧校园建设。对人工智能在教育视频中的应用研究与实践将推进教育教学创新,推动人工智能与教育的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17.
人工智能是未来教育创新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遵循人本主义理念并形成人本人工智能教育新应用,将有力促成一种新型的研究与应用范式——教育人工智能(educational Artificial Intelligence,eAI)的形成。eAI注重以人为本的协作教育理念,在智能技术的支持下,以人和机器的交互、协作为研究对象,理解教育活动并揭示其发生的规律,从而促进人和机器智慧的共同成长。因此,在以人为本理念的引领下,eAI必将是人本人工智能的持续动力和新的研究范式,也是未来教育创新发展的新诉求。文章深度融合人本人工智能与教育,开展eAI的理论探究。首先,从人工智能、人在回路和奇点生态三方面阐释了人本人工智能的内涵,并解析eAI创新所需要的支持智能、增强智能和人机协同智能的一体化联动。在此基础上,剖析eAI的核心要素,构建了人本人工智能引领下eAI的研究框架,以人在旁路、人在回路和人在领路模式贯穿三大智能(支持智能、增强智能和人机协同智能)来透析eAI生态。最后,从基于混合智能的eAI环境、面向协同增智的eAI技术、底线思维引领下的eAI实践理性、面向设计思维的eAI创变力量、基于和谐共生的教育伦理等方面探寻了人本人工智能视域下eAI新范式,以期为构建人本人工智能视角下人机协同的eAI新生态提供设计思路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人工智能时代学生主体性可能遭遇的危险,文章围绕“学生是谁”、“何种角色”和“如何存在”这三个问题,分别追问了人工智能时代学生的主体属性、反思了人工智能时代学生的主体地位、分析了人工智能时代学生主体权利的实现程度,研究结果表明:人工智能时代学生存在被物化的可能,学生可能再次成为学校教育中的被塑造者,学生的主体权利可能会被隐蔽式剥夺。为消除这些潜在的危险,文章明确了人工智能时代巩固学生主体性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并对其进行了探讨,以推动人工智能时代学生的全面发展,并为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参照。  相似文献   

19.
认为学术论文写作训练应聚焦于高质量学术论文写作十二条路径,通过“教”与“学”的有意义互动,促进“写作”—“学术”—“自我”的共生发展。具体而言:其价值在于帮助学生掌握写作要领、精耕学术领域、建构学术自我认同。其方式是两个主体(教师和学生)在四个环节(教、写、评、改)中进行的“教”与“学”的有意义互动。其内容应聚焦高质量学术论文写作十二条路径,从大逻辑、小逻辑、观点、论证和规范五方面让学生真正理解并写出一篇高质量学术论文。好的学术论文写作训练不仅有下乘的术,还有中乘的法,更有上乘的道,不仅关涉学术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也是“教”与“学”互动的体现,更是以写助研、以写育人的重要途径,是学术自我养成的开端。  相似文献   

20.
《现代教育技术》2019,(1):11-17
为了促进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加快实现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为教育教学赋能的目的,文章采用文献分析法,首先对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内涵进行了解析。接着,文章从构成和框架两个方面,对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梳理。随后,文章筛选出12个国内外案例作为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典型案例并进行了应用场景和主要功能分析。最后,文章从技术、模式与实践三个层面,提出了未来发展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