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武汉地势低洼,当长江汉水之冲,每遇夏秋水涨,常受洪涝威胁,筑堤防水,乃历代关注之事.  相似文献   

2.
魏仕俊 《湖北档案》2023,(12):42-43
<正>大江、大湖、大武汉。作为长江中游城市群中心城市的武汉,因长江、汉水交汇而兴,可谓江河纵横、湖港交织之地,中外商贾辐辏,百货云屯。自中日甲午战争之后,晚清政府晓谕各省“准内河行驶小轮”,武汉民营航业藉此而兴,在辛亥革命爆发前,武汉公私营航业公司已达13家。然而,当时整个长江沿线的航运都以货运为主,客运业务则相对薄弱。  相似文献   

3.
晓方 《新闻前哨》2010,(11):73-73
江城武汉.已有七座长江大桥长虹卧波,还有一座在建,可谓长江大桥之城。这些桥,除了印在人民币上的“万里长江第一桥”的长江大桥外,白沙洲大桥可能最有名了。  相似文献   

4.
《中国新闻周刊》2007,(38):16-16
作为万里长江第一桥的武汉长江大桥,10月15日迎来了50岁的生日。目前看来,这座已步入半百之年的老桥依然坚固,桥墩没有变位下沉,钢梁没有弯曲变形,铆钉也没有松动。[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高方 《传媒》2015,(24)
本刊讯(记者 高方)12月22日上午,由长江日报社和俄罗斯联邦驻华大使馆联合主办的"《武汉上空的鹰》《重走中俄万里茶道》新书首发式"在俄罗斯文化中心举行.两本书分别是长江日报社两次跨中俄两国进行采访报道的成果,其中,《武汉上空的鹰》曾获俄罗斯总统普京颁发的卫国战争70周年纪念奖章.俄罗斯联邦驻华大使杰尼索夫接受长江日报社赠书.  相似文献   

6.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6年前的这个季节,曾在三峡亲历长江蓄水175米高程,看那高峡出平湖,今年,又在丹江口库区见证沧海桑田的变迁,看一渠汉水高歌北上。6年前,看到自己在长江岸留下的足迹被装进汪洋,今年,又目击昨天还走过的草丛,已化为烟波浩渺。2014年10月17号,我们从武汉驱车西行,在十堰市丹江口库区历时半月,然后又驱车沿南水北调那条人工大河一路北上,一路寻访又是半月有余。"蒹葭苍苍,白露为霜",那时,我们还身着薄衫,而归程已是雪花可以纷飞的季节。我们看着房头那株枫  相似文献   

7.
在档案馆工作期间我接触了不少文书档案,也见识了不少我们宁阳本地的特色档案,在这些特色档案中,我最喜欢的就是那一块块雕刻着各种精美图案的龟山砚.馆内收藏的龟山砚是由制作龟山砚的第三代传人李茂春和第五代传人曹文代制作的具有很高收藏价值的珍品.解放后第三代传人李茂春制作的龟山砚"二龙戏珠",于1961年参加了香港贸易会,影响很大,使龟山砚成为港、澳、台收藏者所喜爱的收藏品.……  相似文献   

8.
正武汉长江大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长江上修建的第一座公路、铁路两用大桥,素有"万里长江第一桥"的美誉。当时新中国刚建立,百废待兴,武汉长江大桥是第一个大工程,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毛泽东,对大桥从选址、施工到落成的全过程都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和关怀,激励建桥大军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实现千百年来在长江上"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伟大梦想。  相似文献   

9.
万里长江第一桥武汉长江大桥下游15公里处江面上,又一条钢铁巨龙即将凌空腾起,这就是世界上最大跨度的公铁两用大桥——武汉天兴洲长江大桥。形势催生长江中国的黄金水道;武汉市,九省通衢,陆地交通四通八达。世人都还记得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的  相似文献   

10.
作为九省通衢的武汉,自古就是一个“大码头”.汉水与长江交汇之处成了最为繁忙拥挤的码头所在,南来北往、熙熙攘攘.码头给予了武汉繁华的商贸,龙王庙、集家嘴等码头即使在今天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居住在汉口集家嘴码头附近的老人,一定对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发生在万兴轮的一场惨烈大火印象深刻,那是码头之殇也是汉口之殇.  相似文献   

11.
中心城市出版物市场管理的几点尝试———从武汉的实践谈起□彭小华武汉市是华中地区的特大城市,处于京广线和长江、汉水的交汇处,素有“九省通衢”之称。改革开放以来,武汉市的出版物市场发展很快,出版物市场管理的任务也愈加繁重。由于武汉的这种特殊的地理条件,不...  相似文献   

12.
珍贵镜头:毛泽东主席与长江大桥1953年2月18日,农历大年初五,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首次来汉,登上黄鹤楼视察大桥桥址。1956年6月,毛泽东游泳横渡长江,见大桥初显轮廓,即兴写下"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1957年9月6日,毛泽东第三次视察大桥,从汉阳桥头步行到武昌桥头。大桥竣工通车,5万多武汉市民拿着鲜花涌向桥头。当时全市约100万人,也就是说,每20个人中就有一人参加了通车典礼。一些盲人也到桥上抚摸栏杆,感受万里长江第一桥的宏伟壮观。  相似文献   

13.
稿子发了之后,长江医院詹国强两次打来电话,邀我一起"坐坐",而另一家与长江医院不相干的民营医院,也莫名其妙地托人找我"吃饭"。我都没去。有哥们说是"鸿门宴",我想还不至于。  相似文献   

14.
<正>2022年底,国家档案局组织开展了第五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申报和评选活动,中铁大桥局武汉长江大桥建设档案成功入选了第五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武汉长江大桥是新中国成立后修建的第一座公路铁路两用桥梁,素有“万里长江第一桥”的美誉。1913年詹天佑支持组织的武汉长江大桥第一次规划;1919年2月,孙中山写就了《实业计划》提到关于武汉修建长江大桥或隧道的选址问题。民国时期,  相似文献   

15.
<正>1928年5月1日深夜,汉口余记里空坪刑场内鲜血淋漓,阴森可怖。一位老工人带人悄悄潜入,秘密将一具遗体运出,连夜划小舟渡汉水,送至汉阳龟山补乾亭附近安葬。被安葬的是著名革命烈士向警予,而收殓安葬她的那位老工人——陈春和,是我们党早期吸纳的为数不多的共产党员。  相似文献   

16.
武汉市档案馆于1959年开始筹建,1964年10月15日经武汉市人民政府批准正式开馆,是市人民政府所属的科学文化事业单位。馆内现设有:办公室、档案管理室、档案保护技术室、档案史料编研室、档案利用工作室。 武汉地处长江中游,位于长江与汉水汇合处,素有“九省通衢”之称,历史上即是华中地区的政治、军事、经济中心和贯通我国南北的交通枢纽,工商业和交通事业都很发达。武汉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以及对外关系等方面,都形成  相似文献   

17.
漫话武昌鱼     
外地人来武汉旅游,能想到的美食特色小吃除了热干面那一定就是武昌鱼.古人的诗句里不乏武昌鱼的身影.有歌谣说"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也有诗人咏唱"还思建业水,终忆武昌鱼".最大气磅礴的还是"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武昌鱼身上的诗句很多,故事也很多.  相似文献   

18.
沈仕卫 《青年记者》2008,(10):32-35
赵拴,<贵州日报>记者部主任,高级记者.1992年从一名高校教师改行从事新闻工作,5次获中国新闻奖,2次获<贵州日报>社"人才奖"、1996年被评为全省优秀党员,2004年荣获贵州省优秀新闻工作者、"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称号.2005年入选贵州省首届十大.都市年度人物",2007年获贵州省"十大影响力人物"称号.同年获中国新闻人物最高奖长江韬奋奖(长江系列),成为贵州新闻界获长江奖第一人.  相似文献   

19.
<长江商报>记者姚海鹰因为发表了一篇题为<一起侵犯商业秘密罪事件的调查>,质疑了武汉江岸区检察院介入一起案件的诉讼程序及关键证据等问题,让该院检察长张振国怒不可遏:"是谁给记者提供材料的?给我好好查!"转眼间,记者成了"贪污犯",遭到江岸区检察院的非法传唤.  相似文献   

20.
郭萍 《湖北档案》2008,(5):42-44
襄樊位于中原地区汉水流域的中段,地处川陕鄂的要冲。夺取此地,则直接威逼武汉重镇,并进而可南渡长江,西进四川,战略地位十分重要。1948年6月5日,二野司令部在河南南阳彰新庄(寨)召集各纵队首长开会。刘伯承司令员从全国的战略态势出发,结合中原军区的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