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学术界对城市竞争力问题的研究,存在着单体城市竞争力研究“见树不涉林”和城市群竞争力研究“见林不见树”两种状况.研究城市竞争力必须将城市群竞争力及城市竞争力有机结合起来,以避免城市群内各城市相互间的内耗效应和孤岛效应、勃发其叠加效应和互补效应为基本主线.提升澳门城市竞争力应采取整合大珠三角城市群的发展定向、促进大珠三角一体化建设和切实有效地推进以大珠三角城市群一体化为基础的经济“适度多元化”发展模式等措施.  相似文献   

2.
文章在构建城市信用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GPCA模型对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中54个地级市2000-2019年的信用环境进行了评价。研究发现,三大城市群信用环境水平提升显著,呈现出阶段性发展的特征;珠三角城市群信用环境优于京津冀、长三角城市群,三者分别在经济与通信、行政与教育、企业发展与对外开放方面突显优势;各城市群内部的信用环境发展不平衡现象日益凸显。  相似文献   

3.
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问题初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沿海地区城市群迅速发展、成熟.继珠三角和长三角城市群之后,山东半岛城市群渐露雏形,城市体系不断完善.但是与沿海成熟的城市群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文章对此进行分析,并提出加快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4.
大珠三角城市群发展:特征、问题和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群是新型城镇化的空间布局和具体形态,关系到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的相互协调和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大局.国家“十二五”规划和《珠三角规划纲要》提出,粤港澳携手打造亚太地区最具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率先形成最具发展空间和增长潜力的世界级新经济区域,并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大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的格局基本形成.本文在开展大珠三角城市群与世界级城市群之间进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概括了大珠三角城市群的基本内涵和发展特征,找出了发展差距和影响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最后就提升大珠三角城市群国际竞争力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城市群是一项重要区域推动战略,在终身教育推进中也发挥着重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从学习型城市建设、制度建设、各级各类教育融通三方面比较京津冀、长三角和粤港澳三大城市群终身教育推动情况,京津冀城市群呈现政策主导型特征,但城市间整体协调度不足;长三角城市群呈市场推动型特征,整体区域协调较为均衡;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呈比较优势和多级化发展型特征,但缺乏核心力带动。研究结论为不断优化城市群内不同城市之间的联动作用,提升城市群整体竞争力,推动教育和终身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建设提供了借鉴和思考。  相似文献   

6.
我国城市群产业与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距,整体看来,专业化集聚不利于经济增长,多样化集聚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尚未产生。随着城市人口规模扩大,集聚经济效应被抑制。北部湾城市群与辽中南城市群专业化集聚仍具发展空间,辽中南城市群与长三角城市群多样化集聚产生经济效应。专业化集聚适合于“小而精”的城市发展;多样化集聚适合于“大而全”的城市发展,不过前提条件是多样化集聚的经济外部性已产生。长三角城市群与珠三角城市群,产业发展潜力受限,人口规模的扩大有利于发挥产业集聚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在集聚中走向平衡”是真正达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乌鲁木齐城市群的动力因素,提出地形是城市空间发展的基础背景,经济发展是城市空间发展的原生动力;产业结构调整是空间发展的直接动力;区域交通条件确定城市空间发展的主导路径,城市外部空间相互作用确定了城市空间扩展的主导方向,最后提出促进乌鲁木齐城市群空间演化的关键措施,包括"双核心"结构的形成与完善和"乌昌大都市区"的建设.  相似文献   

8.
以长江中游城市群的31个城市为研究对象,基于共生理论,运用熵值法、引力模型和区位熵等,从旅游能级、对外关联度、外向功能强度的视角,分析旅游产业共生协作水平和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长江中游城市群旅游共生协作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武汉一枝独秀,城市间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中心城市的主导和辐射作用不强,弱势城市已成为提高整体高质量、高水平共生发展的瓶颈,且城市群旅游产业共生协作主要受经济发展水平、交通基础设施、地理邻近距离三大因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9.
以定量分析方法,对中原城市群的区位商、外向功能量和城市流强度进行计算分析的结果显示:中原城市群内城市之间外向服务功能差异不很明显,城市群发展空间较为集中,城市分工重叠,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郑州与其他城市联系不紧密,对整个城市群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不明显;城市群的交通仓储邮电业发展不理想.中原城市群的发展需注意以下几点:郑州作为区域中心城市,应加大对整个城市群的辐射和带动作用;进一步明确城市群内各城市分工;重点发展区域副中心城市,避免城市群内部等级明显分化;大力发展城市群的交通仓储邮电业;平顶山亟待提升对外服务功能,增强城市综合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0.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引领和规划了黄河流域城市及其文化软实力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对济南"黄河流域中心城市"的高点定位、凸显了济南在全国区域、黄河流域、山东半岛城市群、济南都市圈的区位优势,有利于济南在新发展阶段讲好黄河文化故事、打造黄河文化新高地。黄河重大国家战略使得济南城市文化软实力建设迈进了"黄河时代",彰显了黄河文化资源,凸显了济南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根和魂。黄河重大国家战略使得济南城市文化软实力的黄河文化底色和黄河文化特色更加鲜明。  相似文献   

11.
运用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对中部业已提出的六大城市群的现有经济发展现状分析表明:武汉、长沙、郑州三市处于城市发展的第一梯度城市,其次为洛阳、南昌、合肥;中原城市群整体发展水平位居中部首位,城市发展体系也较合理;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的首位城市优势显著,城市发展体系有待完善;环鄱阳湖和江淮城市群城市发展体系虽然合理,但层次较低;太原城市群则整体滞后于其余城市群的发展。这些差异使得各城市群发展的着重点表现出必然差异。  相似文献   

12.
安徽长三角城市群是安徽省对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的重要区域,在推进安徽省供给侧结构改革和产业结构优化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基于2011-2015年安徽省长三角城市群大中型企业技术创新原始数据,结合各市产业实际发展方向,构建长三角城市群技术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灰色关联度和主分量分析法对2011-2015年数据进行分析,提出提升安徽省长三角城市群技术创新能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随着数字经济的深入发展,数字经济已经成为了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抓手,数字经济与制造业融合成为了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的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必经之路。从珠三角数字经济和智能制造发展现状出发,整合珠三角各个城市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珠三角数字经济正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且制造业面临着低端锁定、缺乏高技术人才、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等问题,阻碍了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升级。基于此,从加快产业融合、延长价值链、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发展绿色制造业四个角度出发,构建数字经济推动珠三角智能制造的路径,为珠三角制造业的智能化发展方向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提高城市群综合实力,推动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是安徽省很长时间内的重要任务。研究三大城市群经济密度、经济密度变异系数和综合经济实力发现:合肥的经济密度高居全省第一位,且与省内其他城市差距显著;各城市群内部经济密度差异较大,皖江城市带最高,皖北城市群最低;除皖江城市带外,其他城市群内部经济发展差距呈增大之势;城市的工业发展越好,城市的综合实力得分越高。  相似文献   

15.
运用空间经济联系和地缘经济关系及其匹配理论是研究城市或区域规划的热点。以粤西地区为研究对象,在广东省的范围内分析城市群内部和城市群与外部的空间经济联系和地缘经济关系及其匹配状态。结果显示,粤西三市不是规范的经济区域,而是作为支撑珠三角区域的经济腹地存在,城市间同质化竞争严重。以该结论为基础提出了粤西地区经济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以"大关中"经济区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对其区域空间分布形态以及区域空间连接度、通达度进行了度量,分析了城市群旅游发展的空间连接体系和旅游流的空间组织,构建了旅游中心城市空间结构系统模式,得出"大关中"经济区区域旅游发展的空间格局.加强区域内外空间合作是实现城市群旅游发展空间结构优化非常重要的途径.此外,理顺行政体制,共享市场品牌;重组资源优势,创新旅游精品;共建基础设施,优化交通网络等途径是达到优化旅游空间结构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7.
《宜宾学院学报》2016,(11):46-53
川南四市的产业发展各有优势和劣势,且同构化发展趋势明显。川南经济要取得更好的发展,四市应找准自身在川南城市群中的位置,利用比较优势和特色去发展产业和经济,并且通过合理分工、互补和协作,共同实现错位发展。川南四市各市的产业可考虑错位发展:在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上,各市结合资源和优势去做大做强;对其他城市的优势产业,积极搞好承接和配套;对有共同优势的产业,加强协作、互惠共赢,实现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8.
本文针对城市空气污染数据的真实性判别及分析问题,以多元线性回归、主成分分析、参数估计、相关分析为研究手段与方法,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各城市群气象数据真实性判定模型、双变量相关分析等模型,得出以下结论:(1)东部三大城市群中,京津冀城市群空气污染数据的准确度低于珠三角与长三角,这可能是由于京津冀极端天气情况较多造成的后果;(2)工业产值与空气质量指标AQI指数、PM2.5、PM10较强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基于熵值法的长株潭城市群环境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指标构建的科学性、系统性等原则,构建了城市群环境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环境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评价模型,借助信息工程学中的"熵"概念,利用熵值法赋予了指标的权重,并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长沙市属于初级协调发展类环境滞后型城市,株洲与湘潭属于勉强协调发展类经济滞后型城市。  相似文献   

20.
<正>主持人语:城市群是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的主流。同时,城市群正由过去重经济、交通和人口的"经济型城市群"逐渐向重生态、文化和生活质量的"文化型城市群"演化。中原城市群建设是中国现代化的一面镜子:一方面是农业人口数量巨大,自然资源相对紧张;另一方面则是历史传统悠久,文化资源丰富。前者提出的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迫切性和严峻性,后者则意味着河南更有条件及能力在"文化强国"战略中有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