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一堂真正的好课,应该是“学习课”。而不是单纯的“教学课”。一堂好课给人的感觉,师生都应该是学习者,都在超越自我,同时互相帮助和交流。学生不但能看到教师思维的结果,而且能看到教师思维和探索的过程。教师不应摆出一副专门教导别人的架式,学生也不可以摆出等待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架式。在一堂好课上,教师首先是个学习者(学者),其次是个引导者,最后才是个管理者和领导者。这样的课,才是“学习社会”所需要的。 相似文献
3.
4.
5.
什么样的课是一堂好课?好课好在哪些方面?这是一个太难回答的问题,笔者窃以为,一堂好课至少应具备以下四个方面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鲍道宏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5,(6)
课堂教学,因有学科区分、课型区分、学段区分等等原因,一节好课的表现形态呈现多样性,不但正常,而且必要。但如果从现代教学理论眼光分析,还是能归纳出一节好课的基本要素和特征。目标明确、学科特色明显,是基本。教学内容与方法不但满足学科内在要求,也能充分照顾学生原有知识经验水平并能很好地推动学生主动学、探究学与合作学,是主要特色。知识与能力的教学能同时发挥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正确的人生观、良好个性与健康人格等作用,是一节好课的灵魂。 相似文献
7.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在课程基本理念中明确提出: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是课程的追求。什么样的品德课才算是一堂好课?我想用一个凸显、两个促进、三个充满来描述我追寻的小学品德课。 相似文献
8.
9.
45分钟的课堂教学,既是教师教学的中心环节,又是学生学习的黄金渠道,是教与学最紧密的结合点。传统的教学主要是看教师对知识的讲解是否自然、到位、透彻,看课堂容量是否足够大、信息量是否足够多,教学的终端是“做题”。然而,这种“告诉”式的教学方法显然不是唯一和最好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0.
课堂纪律是指在课堂教学情境中,教师为了维持班级秩序、保证教学活动和学生学习活动的顺利进行而要求学生必须遵守的一系列行为规范.开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学校教育发生了全方位的改变.课堂纪律作为其中一环,它冲击了陈旧的课堂秩序,解放学生的同时也解放了教师,但这是不是意味着新课程改革之后课堂就不需要纪律和秩序了呢?答案是否定的. 相似文献
11.
作为语文教学第一线的教师,上公开课和听公开课是教学生涯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尤其是近几年,随着语文教改声势的高涨,各种形式的语文教学公开课也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由合作学习、小组讨论到多媒体走向课堂,林林总总,形式多样,五彩缤纷。 相似文献
12.
13.
14.
吴春平 《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坛》2004,(8)
什么样的课是好课?这是一个颇值得探讨的话题,但又不是几句话能说清的问题。托尔斯泰有句名言“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这里不妨套用一下:平庸的课是相似的,好课各有各的精彩之处。首先,语文课必须以语言教学为中心,这是好的语文课的前提。新课标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但这里的“统一”不是一种简单的对等与平衡。工具性是语文的根本属性人文性是语文的重要属性,工具性为语文所特有,而人文性则为众多人文学科所共有。在义务教育阶段面对中小学生,语言文字的教学始终是语文课的核心任… 相似文献
15.
吴春平 《中学语文(读写新空间)》2003,(19)
什么样的课是好课?就目前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关于好课,笔者有几点思考。首先,语文课必须以语言教学为中心,这是好的语文课的前提。新课标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但这里的“统一”不是一种简单的对等与平衡。工具性是语文的根本属性,人文性是语文的重要属性,工具性为语文所特有,而人文性则为众多人文学科所共有。在义务教育阶段,面对 相似文献
17.
18.
近年来,教育界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认识到:在当今高考制度的背景下,改革“应试教育”体制下产生的旧有的教学评价机制,以适应素质教育的新要求,是势在必行且行之有效的做法。教学评价机制中,对教师的评价无疑是一项重要内容。如何客观公正地评价教师的劳动和由其而创造的社会价值,或者通俗地说,什么样的老师才是好老师,已成为今天摆在大家面前且需要大家做出科学回答的一个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