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诗经》是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也是各种风俗文化的汇集.同样《郑风·溱洧》就是以郑国三月上旬的巳日祭土地神“春社”为背景,为我们描绘了郑地“上巳节”赠花草定情、男女相会、临水祓禊求子的风俗及其背后表达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2.
周代“会男女”之俗 ,通过其最终目的———婚配生育、繁衍子嗣的分析应属尚子习俗。《诗经》中《郑风·溱洧》便是此种习俗的反映 ,同时郑国之“会男女”还有其以阴阳五行观念为思想基础、以水禳火的特殊性原因。此外 ,“会男女”期间还有另一古老的风俗———祓禊 ,是一种除灾祈福的宗教活动 ,当然其目的因人而异 ,因事而异 ,但其中有所谓“祓禊求子”即以水除邪崇 ,从而求子 ,亦为原始先民尚子习俗的反映  相似文献   

3.
《祓禊谣》是著名作曲家赵季平为2011年西安世园会所创作的主题歌,其自世园会正式亮相以来,受到了广大人民的喜爱。《祓禊谣》歌词古雅而浪漫,旋律清新而灵动,歌词与音乐珠联璧合,可以带给人一种雅致脱俗的审美感受。  相似文献   

4.
作于东汉之杜笃《祓禊赋》系篇描写古代祓禊民俗场面之作,祓禊是上巳日里最重要的一个活动,在中国古代是一个极受重视的巫术仪式,观审传世文献与出土材料,祓禊一事是加载官方礼制文书的,可见这是一个举国参与的祭祀活动,其受重视之程度毋须赘言。随着社会的变迁,上巳习俗渗入了历史发展过程中积淀下来的时代内容和特色,与它的原生形态有着极大的不同。俗信从迷信中的解放,是民俗发展必然的结果,然其最根本的原因,在于社会日益进步和逐渐丰盈的知识。随着社会、思想多元的呈现,许多迷信被解放出来转化为俗信时,就成为生活上、心理上常见的习惯,如上巳节、端午节、中元节的过节习俗即是由此产生。  相似文献   

5.
<正>春是唤醒自然的口令。天暖,草青,花开——古人也和今天的人们一样,要去春游。春游,古时又叫踏青、探春、寻春。《诗经·郑风·溱洧》记录了春秋时期郑国农历三月三的盛况:“溱与洧,浏其清矣。士与女,殷其盈矣。”春光和煦,清澈的溱水与洧水旁,男男女女结伴春游,摩肩接踵,热闹得很。“士与女,方秉蕑兮。”青年男女则“秉蕑”而行,优哉游哉。“蕑”,指一种兰草。据《本草纲目》载,此草须趁嫩时挼而佩之,初采时微辛,后则辛香暗涌,  相似文献   

6.
遍及我国大地的祓禊这种风俗,后来变成春游。主要时间是三月上己(魏时改为三月三日)。除灾求福是祓禊的目的。但有些地方把被楔与祭祖结合起来,同时举行游艺活动,意义更为深远。  相似文献   

7.
叶刚 《现代语文》2009,(7):19-20
魏晋南北朝时期,上巳集会因大量文人参与而使祓禊活动与诗歌紧密相连,因此造就了上巳诗作、兰亭梦想、诗酒人生,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从现存与祓禊相关的诗歌来看,当时上已节丈人活动应具备嘉时出游、曲水流觞、赋诗成章、音乐歌舞等成分,成为吸引文人士子目光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问:“修禊”到底是怎么回事 ?  答:“禊”是一种很古老的仪式,在暮春三月上旬的巳日到水边去洗濯,祓除不祥。上古的禊事带有某种原始宗教的色彩。魏晋以后情况有所变化,一是选定三月初三,不管它是不是巳日;二是迷信色彩淡化,以郊游、野餐为主要内容,当然总是在有水的地方进行。《晋书·礼志》说:   汉仪,季春上巳,官及百姓皆禊于东流水上,洗濯祓除去宿垢。而自魏以后,但用三日,不以上巳也。晋中朝公卿以下至于庶人,皆禊洛水之侧……本水流杯饮酒,亦不言曲水。元帝又诏罢三日弄具。海西于钟山立流杯曲水,延百僚,皆其…  相似文献   

9.
春秋郑国是居于中原的一个重要诸侯国,始都于郑(今陕西凤翔县一带),后迁都于拾(今陕西华县);春秋早期郑武公东迁于中原溱洧之间古郑城(今河南省新密市溱洧交流一带),称"新郑",后郑文公时迁于今新郑市郑韩故城,是为郑国四都三迁。但长期以来,郑国东迁溱洧之间古郑城却不为人重视。古郑城所在,不但文献记载颇多,而且遗存有众多文物遗迹,在春秋郑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0.
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说:“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这里的“修禊”是一种什么样的活动?为什么安排在“暮春之初”呢? 禊,原是古代的一种祭祀活动。远在周代,每逢三月的第一巳日,人们就到水边去祭祀,并且用香薰的草药沐浴,人们称之为禊,又称祓祭。修,是进行、从事的意思。修禊,后来就成了古代人们到水边洗濯、嬉游,并举行祈福消灾的仪式。《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记载曾皙的志向说:“莫(通“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  相似文献   

11.
再考溱洧水     
郑国东迁于溱洧二水之间,即今新郑市区一带,在古文献中多有记载。但是,有些文献却另有说法,引发争议至今未已。因此,以古文献为基础,结合现代考古发掘成果对溱洧水与郑国之地望进行新的考证,将有利于弄清真象,正本清源。  相似文献   

12.
踏青史话     
踏青,即春游,源于古代的“修禊”或“春禊”。每年古人在农历三月上旬到水边沐浴,以祛除不祥。《后汉书·礼仪志》中就有“是目上已,官民皆洁于东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痰,为大洁”的记载。到了魏晋以后,农历的三月初便固定为“修禊”的日子,并加进了聚饮取乐的成分。东晋永和九年,王羲之趁“修禊”之机在山阴兰亭和友人们集会,极尽曲水流觞之乐趣,酒酣耳热之际留下了书法珍品《兰亭集序》。南朝时期,这种“修禊”活动扩展到民间。梁代宗懔《荆楚岁时记》中说:“三月三日,士民并出诸池沼间,为流杯曲水之饮。”到了唐代,…  相似文献   

13.
《诗经》婚俗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诗经·国风》中有不少爱情诗,反映了一些地区及民族的婚俗,《诗经·郑风·溱洧》即是一例。但历来对其评论有异,大多认为是“淫奔者自叙”,作者认为这只是表象,而其实际是反映当时的一种禳灾,祀子巫风。  相似文献   

14.
《文心雕龙·乐府》六处引用《诗经》成辞,涵盖风、雅、颂三部分内容,涉及《邶风·简兮》《唐风·蟋蟀》《小雅·十月之交》《郑风·溱洧》《齐风·甫田》《鲁颂·坰》六篇作品,可分为用诗原辞、原意重组新句,以及调整《诗经》原文字句、保留原意另造新句,直接引用《诗经》原句等三种类型。这些既是刘勰"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文论思想的具体实践,又是刘勰创作理论指导创作实践,创作实践验证创作理论的主要凭藉。  相似文献   

15.
中原文化是华夏文化发祥地,也是数千年来中华各民族文化相互融合汇聚的中心,中原汉族文化的不断丰富,是由于四周辽阔地域中的各族文化源源不绝汇入的结果。在《郑风》21篇作品中,就有不少反映先秦时期中原文化的民俗因素,其中"令会男女","临水祓禊"表现得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16.
《褰裳》是《诗经·郑风》中的一首爱情诗,它写道:“子惠思我,褰裳涉溱。子不我思,岂无他人?狂童之狂也且!子惠思我,褰裳涉洧,子不我思,岂无他士?狂童之狂也且!”这首诗的意思很清楚,一对民间青年男女在幽会时,姑娘对小伙子  相似文献   

17.
“修禊事”通释田有成晋·王羲之《兰亭集序》中有:“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高校文科教材如《古代文学作品》、《古代汉语》、《大学语文》等,多选用了《兰亭集序》,不一而同的都对“修禊”注为:“古代一种风俗。人们欢聚水...  相似文献   

18.
曾姓起源于曾国。上古时期,以制甑闻名的曾人生活在中原增(溱)水流域,夏王少康初封其子曲烈于潧水,建立郎国,后东迁于山东苍山立国。鄯国灭亡后,其子民以国为姓,是为曾姓之由来。河南省新密市溱(潧)洧流域是中华曾姓的祖居地.也即曾姓的起源地。  相似文献   

19.
一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云:“清,朖也。澄水之貌。”清代段玉裁注:“朖者,明也。澄而后明,故云澄水之貌。引申之凡洁曰清;凡人洁之亦曰清。”这里,只是道出了“清”字最基本的两种含义。实际上,在中国古代,甚至在汉以前,它就已经具有丰富的含义了。诸如: ①水澄澈。与“浊”相对。《诗经·郑风·滦洧》:“溱与洧,浏其清矣。”《孟子·离娄上》:“有孺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②澄清。《周礼·考工记》:“清其灰,而盝之,而挥之。”  相似文献   

20.
在上古时期有一个古老的氏族大隗氏(鬼族部落),居于中原溱洧流域大隗山一带,炎黄时期曾与轩辕黄帝联姻。大隗氏后因战争等原因向北、向西迁徙,作为“鬼方”成为三代时期的一支重要力量,因长期与商周对抗而名载史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