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谈“人称”     
本文所谈的人称,就是指用某种人称去写作的“人称”。即我把“我”写进作品中去,称为第一人称;我把“你”写进作品中去,称为第二人称;我把“他”写进作品中去,称为第三人称。  相似文献   

2.
祁彪佳在《远山堂曲品》和《远山堂剧品》中多次运用“境界”这一术语品评戏曲作品。“境界”具有不同的内涵,或指情节或事件,或指戏曲作品所达到的某种艺术境地,或指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艺术空间。同时,祁彪佳还赋予“境界”说现代关学品格。  相似文献   

3.
“所”字结构(或叫“所”字短语)前有“之”的形式在古代作品中经常出现,选入中学语文课本的古典文学作品中也有十几处。我在教学过程中,曾见过不少“教学参考资料”把这个“之”说成是联系主语调语两部分,使原来可以成为句子的结构成为词组的结构助词,这是不妥的。“所”和动词组合,构成的“所”字结构,是名词性词组,它具有指代作用。“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伶官传序》),这里的“所立”即是指“所立之人”。有时在“所”字结构后面把所指代的  相似文献   

4.
较为单纯的作品和作品局部的比兴、象征之义,往往是“一义”的。不宜用“多义性”原理调和各种歧解。文学作品的“多义性”,指的是较为复杂作品的整体意义之丰富性。它为批评一度颇为盛行的单一“主题”说,提供了理论依据。“多义性”潜在于作品之中.并在不同时代、不同读者的阅读中得以展开,呈现出或显或隐、或被接受或被拒斥的复杂情况。它也是优秀文学作品历久弥新、具有“永久的魅力”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淘猫妈 《家长》2009,(2):9-10
每位到我家的朋友只要经过小崽子的房门都会被门上打的七七八八的“补丁”所吸引,那是小崽子不同时期的绘画作品,这些大大小小的“补丁”常常让我想起曾经发生在我与孩子之间的一段往事。  相似文献   

6.
我在南京、苏州和上海市的几所中学里听了一些汉语和文学课,参加了上述几个地方或学校所召集的一些语文教学座谈会,感到目前我们的语文教学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这里先谈其中的一个。我在听文学课中感到一个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关于作品本身的语言方面的教学和练习太少。这不禁使我回想到1953年苏联专家普希金教授在北京第六女中分析“红领巾”那一课时所说的一句话:“这堂课,语文的因素很少。”  相似文献   

7.
我是来自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的蒋浩识。很荣幸能作为学生代表在这里同大家交流与分享电脑制作活动的经验和成果,今天我的发言题目是:“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这里我所指的“做”,当然就是指在制作作品中所需的方法及技术:而当中的“想”则是指作品制作前期所需要的题材和创意,也就是我们俗称的“金点子”。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传统的诗歌美学中,意境美是艺术美的最高层次的美.从艺术的发展来看,越到现代越注重心灵,越注重意境,作家不仅在诗歌里创造了意境,就是在叙事的散文和小说里意境的创造和渲染也受到很大的重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对“意境”理论的研究就是非常迫切和需要的了.究竟什么样的作品,或作品中有什么样的描写,才称得上有意境呢?前提条件,我以为还是“情景交融”,把意境解释为“情景交融”当然还不完善.不过,凡有意境的作品,我觉得的确还都是情景交融的.这不仅已为多数论者所首肯,而且也已为无数欣赏实践所证明.那么“情景交  相似文献   

9.
在包括散文、小说和诗歌等多种文体在内的语文教材回忆性选文中,普遍存在两重叙述视角的运用,用以表现经验自我和叙述自我在一段历史进程中发展变化着的情感、态度和认知的相互交织。“过去的”和“当下的”两个“我”对同一人物、同一事物等叙述对象在不同时期的体察和认知存在很大差异,表现了“我”这个个体在历史的不同瞬间所特有的多样的生命体验和感触。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此进行精准辨析,有助于他们深入细致地领会作品丰厚的内涵,因而在教学中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一在鲁迅的散文中,多数都有一个人物“我”出现,这些作品,从第一人称角度展开叙事。这个“我”,在回忆性的或怀人的作品中,无疑就是鲁迅自己。但在《野草》集中一些以梦境为主要内容的篇章里,则不一定(如《颓败线的颤动》等);也有时,“我”则分明另有所指(如《腊叶》中的“我”,是指关心作者的青年们)。  相似文献   

11.
盲人饮水器     
自从“创新实践”栏目举办“我出题你发明”活动后,不少同学针对栏目提出的发明课题,自己动手、动脑研制出发明作品,并写成稿件寄给我们。我们从中选出几件作品刊登在本期上。你认为这些发明作品怎么样?如果你对这些发明作品又有一些新的或不同的想法,也可来信告诉我们,也许下期刊登的就是你的作品呢!  相似文献   

12.
在写父亲的作品中,朱自清先生的《背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不仅在于作品中流露的父亲深厚情意感人至深,而且在于这种深情所投射的对象——“背影”上。随着阅历和年龄的增长,“背影”这两个字越来越引起了我对  相似文献   

13.
“互文本”教学应包含三个层面的对话:一是阅读者与“作品”的对话;二是阅读者与“文本”的对话;三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这是课堂作为一个特殊的对话场域,以文本为介质所产生的对话关系,也是群文教学目标赖以实现的最重要的对话关系。本文以《赤壁赋》《我与地坛》为例,诠释以“弱者道之用”为特质的东方散文写作范式与文化景观:在互文关系中确证主体:自然或弱“我”;在互文关系中确认结构形态:对举或对话;在互文关系中确立物我哲学关系:小我或大化——力量的获得。  相似文献   

14.
“我”是记叙中常用的人称。“我”在记叙中可谓“千姿百态”,或当主角,或充配角,时而自我“广告”,时而赞美别人等等。就因为章的思想、内容不同,“我”在中的作用也不同。  相似文献   

15.
同一本文由于注意类型和阅读态度的不同导致了读者对作品的多元价值的不同取向。钟嵘说:“每观其文,想其人德”,因此,人们在接近本文后,往往超过了对文学作品的欣赏,理解的是作者的人生态度。而这种“连类而及”的方法又往往在接受者与本文所构成的对象性关系中形成对作者的不同评价。钱钟书先生说,有人评价雪莱时,或描绘一大段燃烧的火焰,或大节摹状呼啸的西风,或刻划飞行自在的云雀,或说这三个混合物便是雪莱。那么,我是否也可以化用一下钱先生的话来对当前沈从文研究中的问题简单评  相似文献   

16.
朱清 《学语文》2003,(1):26-26
《我的叔叔于勒》的主人公到底是谁?有人认为是于勒,有人认为是菲利普夫妇,还有人认为是小弗朗士。真是众说纷坛,莫衷一是。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先看看《文学辞典》中给“主人公”下的定义:“主人公是文学作品的主要人物,即作者所着力刻画的一个或几个在作品中占居主导地位的中心人物。作品  相似文献   

17.
空白语言即作品中被省略了的语言。它是作者为讲求炼字炼句和语言的含蓄美而留下的语言空间。一部作品有了空白语言,势必造成许多意义特质的不确定性和意义空白。亦即或造成作品的意义特质出现不可捉摸的真空,或造成作品内在逻辑出现意义承续上的断层,或造成作品的意境出现歧义,从而给读者带来阅读上的疑惑与障碍。而这种现象在文学作品中可谓比比皆是。那么,在阅读赏析时,读者应如何破释作品中的“空白语言”呢?一、立足文本,探求“创意”“创意”即作者在作品中对现实生活所作的最初审美表现,是所有读者对文本(作品)进行阅读赏析时所必须…  相似文献   

18.
“旧红学”的“抉微”和“索隐”《红楼梦》经程伟元和高鹗订补刊行之后,象插上了翅膀一样,很快“遍于海内”,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众所周知,在清乾隆、嘉庆年间研究《红楼梦》就成为一种专门的学问——“红学”。从《红楼梦》问世到“五四”运动这一个半世纪中,各个阶级和阶层的人对《红楼梦》从不同角度作出种种评论。人们把“五四”前的这一个半世纪中的《红楼梦》研究统称为“旧红学”。旧红学家,有案可稽者不下二百。他们或谓《红楼梦》为“经书”、“情书”,或谓《红楼梦》是“传己”、“传人”,各执一词,聚讼纷纭,从而形成种种派别。先是评点派苦心孤诣,要抉剔出作品的“微言大义”和“千里伏线”;而后,索隐派广征博引,想从作品中求索出“所隐之事,所隐之人”。  相似文献   

19.
作文中,以当事人“我(或“我们”)的口吻来叙述的叫第一人称。使用第一人称叙述的文章,所叙述的都是叙述者“我”的所见、所闻、所做、所感,或“我”亲身接触的人和经历的事。  相似文献   

20.
鲁迅的《风筝》一文,近年来有不少注释、讲解的文章,就作品中的“我”以及作品的主题,发表了不同的见解。现就我们所能搜集到的资料,整理出来,供大家参考。一、关于作品中的“我”《风筝》中的“我”和作者自己究竟是什么关系?归纳起来有三种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反对小兄弟放风筝不过是一种艺术‘虚构’”,“《风筝》中的‘我’,根本不是鲁迅。”(闵杭生:《谈<风筝>中的“我”》,载《语文战线》80.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