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玲玲 《考试周刊》2012,(60):181-182
基于对罗杰斯的自我理论与弗洛伊德的本我心理学中的“自我概念”的理解和梳理,文章对两者有关幼儿自我概念的形成及影响因素、幼儿自我概念对人格建构的影响进行对比.分析促进幼儿积极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健康人格建构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2.
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我的能力(包括认知能力、身体运动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的看法和知识及对自我的总体评价。引导幼儿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是幼儿社会化教育的重要内容,教师的一些无意识行为会在不知不觉中对幼儿产生影响。教师喜欢儿童,与儿童建立良好的关系,都是对儿童的一种认可。我们的研究表明,教师对幼儿的认可程度是影响幼儿自我概念的因素之一。教师认可程度高的幼儿(即教师眼中的“好生”)在认知、同伴接受、教师接受领域方面的自我概念明显高于教师认可程度低的幼儿(即教师眼中的“差生”)。为了进一步探索教师对幼儿的认可程度如何…  相似文献   

3.
自2000年4月起,日本各所幼儿园开始实行由文部省(现文部科学省)颁布的新改订的《幼儿园教育要领》。新《要领》为21世纪日本的幼儿教育进行了明确的定位,也代表了新时代日本幼儿教育发展的总趋势。《要领》在总则中指出:“以幼儿园教育为基本的幼儿教育应让儿童在良好的环境中,进行以儿童自身为主体的游戏活动,使儿童萌发自我意识,认识他人的存在,并基本形成自我控制的能力”。幼儿期是儿童的自我概念形成的重要阶段,而对自我概  相似文献   

4.
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身的生理自我特征、心理自我特征、社会自我特征以及关联自我特征的态度.儿童自我概念的健康发展,是维持心理健康、形成健全人格的核心问题.了解自我概念的发展特点及影响因素,促进积极自我概念的形成,对儿童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我的能力,包括认知能力、身体运动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包括同伴接纳、教师接纳等)的看法和知识,及对自我的总体评价。引导幼儿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应成为儿童社会化教育的重要内容。因为自我概念就像一个过滤器,在知觉通过这一过滤器时,它会被赋予意义,而所赋予的意义则高度决定于个人已经形成的自我概念。幼儿阶段正是自我概念的形成时期,而改变已经形成并正在发挥作用的自我概念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因此"引导儿童一开始就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或自我看法就更是一种先定的教育定向。  相似文献   

6.
促进幼儿自我概念形成的教育技能张乙晖儿童的自我概念在学前阶段有很大的发展。儿童最终是如何看待自己的,是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是儿童与他人、环境不断产生联系,并体验这种联系的结果。如果其大多数的联系都是积极的,那么孩子会建立一个良好的自我感觉。相反,如果...  相似文献   

7.
吕惠娟 《师道》2023,(9):29-30
<正>所谓“服装造就人”,服装作为个人外表的一部分,包含于自我身体形象的评价之中,他人的直接评价或间接反应会对儿童自我概念的形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暗示作用。尤其学龄期儿童生活在学校这个大环境中,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只有选择与同龄人审美标准相一致的服装才会得到肯定的评价,也才能形成积极的自我评价。  相似文献   

8.
自我概念就是对自我的认识,是一个人在心理上所构建的自我形象。幼儿期是这种自我形象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期。这种人生最初的自我形象影响着幼儿对自我的感觉和期待,从而极大地影响幼儿现在和未来的发展。幼儿的自我概念是随着认知的发展、经验的丰富,在环境的影响之下逐渐构建起来的。  相似文献   

9.
彭杰 《少年世界》2018,(1):43-46
“我长什么样?我是男孩还是女孩?别人是怎么评价我的?”这一系列的问题聚焦于一个中心——儿童的自我感正在逐渐形成。“儿童通过与人和生活环境中物品的最初互动开始,形成了组成自我的三个关键因素:自我意识、自我概念、自尊。”  相似文献   

10.
新《纲要》突出强调儿童发喂的主体性、在儿童那里,主体性是以“潜能”的形式存在的,这种“潜能”在适宜的外部环境的影响下,在主客体的交互作用中逐渐得以显现、发展。教师应有选择地为幼儿提供材料,创造环境.促进幼儿与外部客体的交互作用,以有效地促进幼儿主体性的发展。幼儿的美工活动是教师引导下的幼儿通过自身的实践进行主动的自我构建的活动,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幼儿在认知、情感和个性发展方面的自主能动性。所以,教师正确分析、处理美工活动中影响幼儿主体性发挥的相关因素,对促进儿童的主体性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郭珣 《幼儿教育》2000,(11):11-11
首先,从主体性的生成机制看,活动是人的主体性生成的源泉,是主体存在和发展的方式。幼儿的活动包括对物的操作活动和与人的交往活动。在操作活动中,幼儿理所当然地处于主体地位,其主体性的发展就不言而喻了。幼儿的交往活动有同伴交往与非同伴交往两种形式。在同伴交往中,交往双方心智发展水平相近,身份、地位平等,气氛更为民主、活跃,更多地采取协商讨论的方式,双方在交流中构成平行的横向关系。在非同伴交往中,交往双方存在着较大的心理距离,语言交流较困难,身份有别,地位也并非完全平等,气氛更为严肃、凝重,幼儿更多地表现出对年长者的尊重与服从,交往双方建构成了垂直的纵向联系。可见,同伴交往更能促进幼儿主体性发展。其次,从主体性的发展阶段来看,儿童主体性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自我主体性、他我主体性和群体主体性)。最初,幼儿产生朦胧的自我意识,自我价值感、自我尊重感开始萌芽,凡事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同伴间的合作,表现出狭隘的“自我主体性”。三岁幼儿开始对同龄伙伴感兴趣,进行同伴交往,意识到他人的存在与需要,不将他人当作纯粹客体,而是视为平等主体,认识到自我与他人的依存与共生关系,通过自我调节,开始摆脱自我中心,进入“他我主体”状态。随着年龄的增大,幼儿的社交圈逐步扩  相似文献   

12.
<正>一、辩证地看待幼儿的冲突心理学家认为,冲突能促进个体变化、适应和发展,尤其在社会认知的发展上。冲突不仅有助于认知的发展,而且有助于提高个人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其实幼儿同伴冲突是有一定价值的,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同伴冲突有利于幼儿建立自我概念。幼儿自我概念的形成是幼儿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也是从他人的评价逐步过渡到自我评价的过程。有一次我在小舞台观看幼儿的表演,在小舞台的化妆间我听到了这样一段对话:乐乐:"这  相似文献   

13.
赵燕 《教育导刊》2005,(5):23-25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自我概念指的是人对自己的认识,对自身与客体的关系和区别的认识及对人的价值标准的认识,它是在自我的发展过程中由人与环境或他人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自我概念有积极和消极之分,它制约着每个人的行为表现、身心健康、人际关系和发展状况等.自我概念不是生来就有的.  相似文献   

14.
自我概念及其发展   总被引:46,自引:0,他引:46  
自我概念是国际60年代以来有关自我问题研究的核心课题。研究者在自我概念结构方面的提法不尽一致,但各种观点的相容与共通性很高。自我概念在多方面的重要作用,客观地决定了积极自我概念的养成在儿童教育目标中具有特殊地位,自我概念的发展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核心构成部分,而发展的核心机制,是儿童在认知能力不断提高的同时存在与他人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5.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上海学前教育课程指南》中也提出了发展幼儿基本运动能力的教育理念,并在课程目标中将促进幼儿健康水平的发展放在了首位,明确指出幼儿园的课程应使幼儿能够“积极活动,增强体质,提高运动能力和行动的安全性”。依据《纲要》和《上海学前教育课程指南》的思想理念,我园依托浓厚的运动文化历史底蕴和多年的经验传承,对幼儿运动活动进行了积极的实践和探索,逐渐形成了以“睿智运动”为特色的运动文化,并构建了以整合式运动教学活动、主题背景下的幼儿户外运动区域活动及幼儿定向运动为主体的园本运动课程。  相似文献   

16.
环境塑造人,环境中形形色色的人与事构成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幼儿的心态正是在这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发展形成的,所以要重视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开展能够促进幼儿积极心态形成的各项活动,在各项活动中更要重视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正确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促进幼儿积极自我概念和积极心态形成,为幼儿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的素质基础。  相似文献   

17.
幼儿自我评价是一种健康人格的重要影响因素,幼儿可通过自我评价来对自身发展形成清晰的认知。但受到幼儿年龄因素的影响,在幼儿发展中未能自主形成自我评价能力,这就要求幼儿园教师应对其进行积极引导,在幼儿成长过程中与幼儿构建良好关系,重新搭建师幼观,以便于对幼儿发展进行科学引导,促进幼儿良好发展。基于此,以后现代主义师幼观为着手点,探究后现代主义师幼观视野下幼儿自我评价的再定位。  相似文献   

18.
儿童社会性行为发展的长期观察和研究表明,要使品德培养切合实际确实有效,就应该教给幼儿一些与人和睦相处的社会性行为,也就是人闪常说的“亲社会行为”,它是一种积极良好的社会行为,它包括了帮助、友爱、合作、分享、谦让、同情、关心、援助、捐献、抚慰等等。心理学研究又告诉我们,社会性情感是幼儿品德形成的心理基础,而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我认为与幼儿园人际关系有着密切的联系,幼儿园人际环境主要包括幼儿园教师之间的关系,幼儿园教师与幼儿之间的关系,幼儿与同伴之间的关系,本文就这三种人际关系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9.
自我评价是指主体对自己在认知活动中的行为表现的判断与评估。自我评价是自我意识的一种表现,是一种自我对象化、自我否定和自我揭短的过程,是一种需要学习的能力,也是幼儿元认知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本文所涉及的自我评价主要基于幼儿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的认知表现,不包括幼儿对自己在社会认知方面的评价。问题自我评价具有主体二重性,即幼儿既是主体,又是客体,所以幼儿在评价过程中无法摆脱由这种身份二重性导致的评价的模糊性。这种模糊性不仅表现在评价内容上,也表现在评价过程中,甚至还表现在评价结果上。1郾“现实的我”和“理想…  相似文献   

20.
自我概念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核心构成部分,因此积极自我概念的养成在儿童教育目标中占有特殊的地位,但到目前为之,实施这一目标的具体操作程序却鲜见诸于著述.本文引入了美国心理学“自我意象训练”的概念,意在引“他山之石,以攻玉”为儿童积极自我概念的养成辟出一条蹊径.文中从证明自我概念和自我意象的高度相关入手,论证了自我意象训练对改善自我意象和自我概念的同质性,并进而论述了自我意象训练在学校教育中的普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